APP下载

让孩子在习作中张扬个性

2018-05-14陈育平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教者想象力习作

陈育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不愿意用自己的真语实言,不愿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平日的习作训练,成为学生为得高分而充塞伪圣化情感、功利化思想、成人化语言的文字游戏而已。“表达自己的意思”更是无从谈起。这跟素质教育的目标无疑是相违背的。因此,作为教者,应该冲破传统约束,更新思维及教法。让习作成为培养、展现学生个性的方式。下面,我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尝试性做法。

一、纯化写作动机,让孩子写“放胆文”

尽人皆知,兴趣和自信是习作的内驱力。内驱力大,写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学生为应试而作文则会束缚了手脚,写作动机不纯,兴趣全无。这就好比是幼儿学步,只有让他们有自己迈出第一步的勇气,以后才能走得更快更远。成人化的姿势、技巧对他们来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因此,从内容和实际发,让孩子大胆写,是培养学生个性的关键。

1.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

有教学实践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年龄愈小的儿童愈喜欢举手发言,这是儿童表现欲望强烈的充分体现。作为教者,应因势利导,尽量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同时积极让他们在愉快、轻松、活跃的气氛中说、写,让他们放松在作文中经常有的压力感。

2.让学生体验习作的快乐

学生争强好胜,一丝一毫的进步,对他们的自信心往往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而教者的态度是他们头脑中“好与坏”的衡尺:自己的作文,究竟合不合老师的口味?其实,习作都是学生的心血,若教者的眼只盯着作文是否词丽句华而忽视文章的实质,就会使学生“放胆去写”的兴趣和信心夭折在萌芽阶段。因此,老师评判学生习作时应多多肯定,对优劣习作同样关爱,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寫文章时的童心,从多角度特别是学生“是否是用心去写的”这个角度去多加肯定。

前几个星期,我班的后进生秋霞同学写《秋天的怀念》读后感时,虽然错字连篇,却有一段话让我发现了它的可贵之处:“想到我自己的母亲,她也经常,不,应该是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我,教育着我。我的母亲跟课文中的母亲不是同一个人吗?”我立即给予较高的评价:能用真情,用真心去写作文,难得!结果,她经常会把心里话写在要批改的日记上,内容也丰富了很多,而且能尽量不写错别字。

二、为学生说真话提供条件,让孩子写“诚实文”

写老师,即写“我”病了,老师冒雨送去医院;写同学,即写路上帮老奶奶背一袋沉甸甸的东西,最后不留名字走了;写学校,即写那里像个大花园……相信语文老师都批改过最多类似这样的作文。的确,不少学生已养成“作文是一套,内心是另一套”的双重人格,甚至可以说这是青少年人格扭曲的一种表现,极不利于其个性的健康发展。写真实文,有助于克服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作文“空、大、假”的毛病。教者应正确引导学生在作文中不断审视自己,校正精神的航向。在现实中,我鼓励学生放下精神包袱,自由表达或有创意地表达,为学生习作减缚。譬如,我在班上创设“心语心愿”论坛,让学生把最想告诉大家的话写在上面:可以是善意地批评同学或自我批评;可表扬先进的,亦可以是自己的得意之作;甚至可以是批评老师的……学生对此极感兴趣,每天都写得满满的,内容五花八门,充满童趣。其中不少具有创造性的表达。例如我班的易秋华同学写道:“望着眼前萧条破败的家,想起爸爸那愚蠢的行为,我心里在滴血:爸爸,别赌了……可自从您迷上了‘六合彩以后,每天回到家里,我们的肚子早就饿得‘咕咕直叫了,只有在门口等您回来……妈妈为了供我们上学,在地里从早干到晚,可您却花钱如流水……”虽文朴字简,却是学生的真情流露。显然,经常用各种方法让学生在文中说实话,他们自然会抛弃那种模式化的写作思想,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三、培养想象能力,让孩子写“想象文”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的确,造成学生习作模式化现象严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学生缺少想象力特别是缺乏创造想象力。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甚至是大胆、希奇的。然而现实中教者往往无情地扼杀这些使成人觉得的“不正常”的天性。相反,学生若展开想象的翅膀,脑中会浮现生动、新颖的意象。每写一次这样的习作,想象力便得到一次锻炼,生命体验便得到一次拓展,创新的萌芽便又一次破土而出。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我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情感,另一方面让学生注意积累丰富的记忆表象。譬如指导学生写日记《升旗》时,我在升旗前提示学生要用心去听《义勇军进行曲》并小声地唱;要用心去看五星红旗;要用心去想。升旗仪式结束后,我让学生立即把想到的写在纸上。有的同学写“我想到运动员在赛场上顽强拼搏,流血流汗”;有的写“我想到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有的写“我想到香港回归那庄严、洗刷中华民族百年耻辱的一刻”……多么可爱的孩子!多么纯洁的心灵!经过我因势利导的进一步启发,学生都兴致勃勃地写这篇日记,孩子的真情实感跃然于纸上。

《语文课程标准》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习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的确,纯化学生的写作动机,让学生敢于写、大胆写,在当前小学生中普遍存在写作恐惧心理的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教者想象力习作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想象力
习作展示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知识漫画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