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语言服务产业翻译人才供求现状调查研究
2018-05-14刘莹谢丽霞
刘莹 谢丽霞
2010年6月,我国出台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将大力扶持文化企业的发展,促使中国文化走出去。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经济区开放。以翻译为核心的语言服务与对外文化贸易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将推动湖南省语言文化服务产业的迅速发展,而湖南省语言服务产业的发展将对翻译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因此,调查湖南省语言服务产业人才供求现状是创新型翻译人才培养的基础。
1 翻译与语言服务产业链
语言服务产业链是由语言服务提供方、购买方、技术开发方、人才培养方构成的闭合产业链。构成语言服务业的各要素以需求与供给为主线,以分工与合作为特征,形成了需求、供应、服务和支持的利益共同体。在语言服务产业中,翻译占主体部分。翻译专业通过搭建翻译资源中心与翻译公共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为社会和企业提供翻译服务、咨询和培训服务。具体包括:①社会培训。开展面向企业或事业单位员工以及周边地区学校的学生的外语培训。同时依托湖南省翻译协会,有步骤地展开面向全省高等院校的翻译教师的培训。②翻译服务。利用翻译专业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为社会及企业提供翻译咨询和服务,尽早占领湖南省翻译市场。③辐射带动。利用翻译协会每年开展1-2次翻译教学研讨会,在教学改革经验的交流推广、教学资源的共享、教材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对相关专业和学校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同时开发优质核心课程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通过网络平台使同类专业、相近专业或学校受益。
2 市场需求理论
市场需求是人才培养的导向和课程设置的依据。因此,在对翻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始终要以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对翻译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恰当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先后有学者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研究翻译人才培养。袁亦宁(2005)提出译者必须握基本的翻译技术。叶苗(2007)、苗菊(2008)、胡东平,王建辉(2009)指出,翻译人才培养必须和翻译行业、翻译市场联系起来。王传英,崔启亮(2010)、仲伟合(2011)提出译者应当有团队合作精神等。穆雷,杨冬敏(2012)提出要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翻译人才培养机制,根据市场对翻译人才的要求设置课程。穆雷,仲伟和(2013) 分析了语言服务发展与职业化进程的关系,从职业化角度考察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
3 语言服务产业翻译人才供求现状
3.1语言服务产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
在语言服务产业中,翻译所占比重较大,其中商务翻译和旅游翻译为翻译市场主体,文学翻译多以出版社的形式出现。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深入,国际交流、对外贸易和涉外旅游日益频繁,翻译市场产值不断增加。据国家外事局统计,2015年中国翻译市场需求达到约人民币612亿元。近几年,随着湖南省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语言服务市场日益繁荣,目前长沙地区已经批准成立了20多家翻譯公司,翻译行业的繁荣意味着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随着翻译人才的需求迅速发展,语言服务产业对优质翻译的需求与日俱增,高质量的口笔译人才存在缺口。但是,专职翻译较少。例如传神翻译公司,专职不超过800人,主要负责审校,任务通过发包给大量兼职翻译完成。项目组在湘中、湘南、湘西、湘北及湘东各选取1-2家语言服务企事业单位作为样本,了解到当前语言服务市场对翻译人才的具体要求如下:①综合素质。译者沟通能力强,有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②英语语言技能。译者英语语言功底扎实,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③翻译技能。译者能熟练使用翻译软件,双语转换能力强。
3.2高等院校翻译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翻译专业的办学层次主要可以分为研究生和本科两个层面。本科层面,由于翻译学是否可以作为一门学科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因而本科翻译专业成立较晚。1997年1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率先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翻译系,把翻译作为一门专业,培养高层次的翻译专门人才。以后在复旦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大学相继成立翻译系,培养本科层次的翻译专门人才。项目组在湘中、湘南、湘西、湘北及湘东各选取1-2所高等院校为样本,了解当前湖南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情况有以下七个基本特征:
①翻译专业定位以就业为导向,与学校特色挂钩。例如,翻译专业朝应用翻译方向调整,设置外贸翻译方向等。
②将语言技能放在首位。例如,衡阳师范学院推行大一大二英语语言技能训练之过关证,要求学生必须获得语音证、语法证、阅读证、写作证和翻译证。
③强调实践教学。比如,要求学生在第五、六学期从事200学时的专业实践。根据专业定位,首先与翻译公司合作,建立实训平台;其次,建立相应的实训中心,如外贸实训中心,进行B-B、B-C相关业务实训。再次,开展为期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或者每年抽派30-40学生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集体实习。
④实施定向型人才培养。一方面根据行业细分,成立专门的项目训练团队,如口译工作坊、笔译工作坊;另一方面,与校企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企业在校内建立专门的实习中心,在二年级开设相关课程,进行专业培训。
⑤重视双师型队伍建设。提供条件让专业教师从校园到企业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见习。
⑥重视人文素养,开设人文类课程。比如,听专家解读《圣经》。
⑦重视实验室建设。例如,与传神公司合作,使用翻译能力测试系统、智能字母翻译系统、视频翻译系统等。
3.3创新型翻译人才必备技能与素质
根据语言服务产业翻译人才供求现状调查,我们看到:一方面,作为需求方的语言服务市场需要大量高质量的口笔译职业人才,另一方面,作为供应方的高等院校重视产学研结合和实践教学,但是创新教育理念和高质量的翻译人才的技能与素质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具体说来,高等院校要加强创新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明确创新型翻译人才必备的技能与素质。
创新型翻译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能产生创新性成果的翻译人才。能力培养是创新型翻译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十分关注创新理论的研究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强调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应注重开发其个性、原创精神和创新能力。文秋芳、周燕(2006)指出,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要充分发挥语言学习的技能培训、知识传授和思维训练三重功能。基于语言服务产业翻译人才供需分析,创新型翻译人才应当具备以下技能与素质:
(1)双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翻译专业要求双语互换,强调双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创新型翻译人才首先应当是具有坚实的双语语言基础、中西文化知识和较强的英语语言实践能力。
(2)口笔译技能和创新能力。译者必须握基本的翻译技术,方能高效处理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此外,优质翻译人才应当具有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创造出独创性的翻译成果。
(3)综合素质。译者应当有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人文素质和国际视野等,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等院校创新型翻译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基于语言服务产业(项目编号:XJK104CZY099)
(作者单位:1长沙师范学院外语系;2湖南省溆浦县圣达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