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指导大学生自主创业选题

2018-05-14魏煊贾晶雯

知识文库 2018年14期
关键词:创业项目生态圈选题

魏煊 贾晶雯

大学生创业项目选题往往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自主创业选题,这类选题往往来源于学生自发的灵感和想法。二是专业学习衍生的课题,这类课题往往是学生和指导老师在专业深入学习或研究中提炼出的产品、技术。三是校企合作中,根据企业提出的需求进行创业项目选题。在这三个方面的选题中,自主创业选题在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比赛中比重很大,但是真正精彩且成功落地的自主创业项目却远远低于其它两类选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作为大学生的创业者,创新创业学习时间有限,创业思考不够深入,同时受到学校环境限制对外界商业活动接触较少,导致其战略思维偏弱,无法正确评估创业项目风险。同样,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对于如何指导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选题也缺少系统化的研究。因此对大学生自主创业选题的深入研究是紧急且必要的。

1 大学生自主创业选题的特点

1.1 自主创业选题更具有“社会性”。自主创业选题极大地应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关注环境中人们的痛点,得到的创业选题往往也是很现实的社会问题。

1.2 自主创业选题更具有“交叉性”。这种交叉性来源于大学生接触的多元文化。这是专业学习衍生的课题和企业需求衍生的课题所无法比拟的,学科的发展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这也导致了专业的发展相较于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具有滞后性。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种类繁多,接受新事物的渠道极其丰富,微信、网络、手机App、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图片信息不断扩大着人们的认知圈。在此影响下,源于学生自发的灵感和想法的创业选题往往具有“交互性”,能够打破原有的行业壁垒,创造出新的事物。

1.3自主创业选题也具有更大的“不可控性”。由于选题来源于学生自发的灵感和想法,部分创业项目在目前社会中可能并不具备实施的条件。此外,在创业过程中,部分自主创业选题在落地后市场并不能及时给予反应,既不知道创业成功,也不清楚创业失败,在这个没有反应的创业背后,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被浪费,最终导致大学生创业的失败。

2 自主创业选题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要求

由于自主创业选题自身的“社会型”、“交互性”、“不可控性”的特征,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重视学生全局思维的教育。目前高校创新创业选题的思维方法侧重于战术,对全局思维的引导教学手段很少。在讲解创新创业案例时,容易忽视创新创业所处环境,单纯考虑创新的方式,甚至是在不确定需求的情况下进行创业选题,这种不确定性对创业项目的落地是极大的考验。

全局意识还体现在时间的延续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重视案例的延续性,要重视对创业选题潜力和未来走向的评估。这个评估需要有科学的方法,而不是借鉴大公司发展的道路用案例作为范本直接“引用”。

2.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注重贴近实际。高校学生所处的环境相对封闭,学生对商业环境和创业信息关注程度普遍不够。对社会创业“风口”不了解,创业案例积累偏少都会导致盲目选择创业选题。随着社会科技和风投资本的发展,现阶段的创业已经大大区别于当年硅谷式的创业,尤其是大学生创业需要更加注重轻资产的商业模式。贴近实际在课程中的要求是明确且具体的,既要求学生去了解大量的创业案例,也要求学生能够区分表面化的、虚假的、不实用的创业信息。

2.3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注重价值追求。在网络文化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全面渗透下,自主创业的创新创业项目往往呈现“快餐化”,现金流、净利润的分析固然重要,但同样不能忽视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斯坦福大学的“拥抱(Embrace)”的团队研发了一个价格不到25美金的保温袋,有效减少了尼泊尔与北印度的早产儿死亡率,这样的创业选题是值得鼓励和推广的,同时也是极具商业价值的。然而,对高校中的大学生进行创业课程作业的统计中,绝大部分创业选题是基于校园环境的,表明学生的思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鼓励有情怀的创业选题,也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开创的新局面。

3 一种指导大学生自主创业选题的新方法

自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首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以来,研究人员往往会将创业活动放在对应的生态系统中进行研究,从整体系统的协同演进状况来推断个体行为发展,这同样也为寻找用户需求、提炼创业选题,尤其是大学生创业选题提供了新的思考方法和评估手段。

生态圈的概念源于生態学,指的是特定区域内的有机体与其生存环境构成的共同体,他们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在商业生态圈中,通过简化、演进的方式构造一个拥有生产者、消费者及其它利益相关组织的生态系统,既为大学生传递了一种正向思考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有利于寻找自主创业机会,提炼自主创业课题,对自主创业项目进行正确的评估。

完整的商业生态圈具有专业性、自洽性、进化性三个主要特征。

(1)专业性。是指高度发展的生态圈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精细,生态圈中每个角色都在倾向于保留自己最具竞争力的分工部分,将自身不擅长或者不营利的部分采用外包的方式给到已有的角色或新的角色。专业化细分是生态圈发展的必然出路,是一个组织从无序到有序、低效到高效的重要手段。

(2)自洽性。是指商业生态圈内的各个角色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闭环,每个角色都有从生态圈中某一个或某几个角色获取资源的输入端以及将自身资源输送给某一个或某几个角色的输出端。生态圈内各个角色的交易均在内部直接完成。由于自洽性的存在,商业生态圈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这种封闭一方面作为壁垒的存在,使其对外部资源具有排斥性,另一方面,商业生态圈由于内部资源总量有限 ,在无外部资源引入的情况下,各个角色最终将稳定在某一种状态。

(3)进化性。是指商业生态圈状态会随着时间、环境的发展经历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同时也会出现竞争和消亡。进化性是专业性和自洽性衍生的产物。另外,在生态圈发展过程中由于角色之间的有限理性,实际的进化过程并非一步到位,而是具有一定的反复性。科技的发展对生态圈进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新角色能被创造出来的决定因素。

构建生态圈的目的,在于深入挖掘生态圈存在的问题,同时预测生态圈各个角色的未来走向。在创业项目选题过程中,构建生态圈的步骤可以归纳如下:

(1)挑选创业项目大类。创业选题的起点是创业大类的选择,在自主创业项目中,这部分的选择范围是极其广泛的。例如:租赁行业、二手交易、教育培训、保洁、母婴用品、宠物寄养、快递服务等。对于创业大类的选择,可以从一些平台类网站列出创业大类的清单,然后应用“海选”的方法,选出自己了解或者感兴趣的一些项目。

(2)确定初始状态的角色,通常只有原始生产者和原始消费者。以货币产生为例,以物易物的双方就是货币生态圈原始的生产方和消费方。另一个典型的案例是,租赁行业生态圈初始状态的角色是房东和租客。生态圈初始状态的角色一定是无法进一步细分的。

(3)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列举生态圈中角色之间会出现的问题。头脑风暴是一种思维发散的方法,在列举生态圈角色出现的问题时先不考虑角色自身能否解决这个问题,也不考虑问题和其它问题的关联性,仅仅是列举可能发生的问题。例如:以租赁市场为例,对于原始的房东和租客的角色,房东有限的房间数,租客有限的时间精力,租赁信息无法及时传达到位等都是这个生态圈会出现的问题。在头脑风暴后,要进行收敛思维,对所列举的问题进行归类和归因分析。

(4)引入能够解决问题的新角色或新方法,重复第3步操作,直至无法引入新的角色。以租赁市场为例,为解决租赁信息无法及时传达到位的问题,需要引入新的角色——线下租房媒介(中介),同样我们也能列舉租房媒介存在的问题,比如需要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需要支出一定的租房成本。因此,我们可以引入新的角色,线上租房媒介(如:58同城租房频道、乐租网、嗨住网等)。线上租房媒介也会存在假消息或无效消息泛滥的情况,这时同样能够引入新的角色,一个监督部门。这些问题都对应了角色的痛点,哪些角色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解决成本很高的问题就是我们创业选题的来源。

(5)确定固有问题,当引入其他角色或解决方案后,该角色仍然存在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这部分问题叫做这一角色的固有问题。固有问题是封闭生态圈中角色局限性的体现,解决角色固有问题的方法是一种跨越边界的方法,需要引入其他生态圈的角色,实现生态圈之间的“交叉”。例如,在搜索引擎的生态圈中,百度公司存在的问题是:是否要对使用百度的用户收费。这个问题是引入其他角色也无法解决的,所以只能将广告生态圈中的广告商引入进来,变相把对百度用户收取的费用转嫁到对广告商收取的费用上。对于固有问题的解决方案,也是一种创业选题的来源,这种创业选题是生态圈开放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值得说明的是,可以通过固有问题推测出角色未来的发展前景。当固有问题在现有科技或生产关系中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时,角色发展的瓶颈也得以窥见。例如,对线上购物平台来说,假货的存在是现阶段内无法解决的固有问题,对假货查证是平台必须要采取的措施,因为平台客户会因为对假货导致流失,这个流失速度会随着平台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如果平台要继续做大,就一定要控制假货在一定程度(现阶段无法完全杜绝假货)。因此查证假货对平台是个不得不投入成本来做的解决方案,并且这一成本随着假货的减少会逐渐增加。这一成本的增加又会闲置平台规模的发展。因此,平台靠自身是无法进行持续规模增长的。未来的线上购物平台,一定是需要有外部资金流入的平台。在现实中,淘宝平台拓展蚂蚁金服业务,京东平台拓展京东金融都是这一点的佐证。

(6)与现实社会中该类别中对应公司进行匹配,验证创业生态圈的合理性。一个完整生态圈的构建,在现实中都应该可以找到它的映射。如果无法找到对应映射时,也就是新的创新创业选题的机会点。

以上六个步骤构建一个行业的生态圈,根本目的是深入剖析行业需求,为创新创业选题提供一种遵循全局思维和正向思维的方法,同时能够对创新创业选题做出一定的前瞻性评估,避免目前自主创业选题的盲目性,更有利于创新创业项目的落地。

4 结语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自主新创业选题的重要性已经逐渐凸显,高校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创业选题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响应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要求,实现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初衷。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

猜你喜欢

创业项目生态圈选题
新年刊
重视生态圈建设 打造生态圈体系
传统产业也要拥抱生态圈
选题有误
探讨大学生实施创新创业项目可能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植树造林也破坏生态圈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首届大学生创业项目通过立项资助
创业生态及孵化器深耕“互联网+”
确定选题,渲染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