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中国画笔墨的写意性

2018-05-14魏锦蓉

知识文库 2018年14期
关键词:水墨画技法笔墨

魏锦蓉

在中国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民族传统的审美主要表现在意象美学中,具有抽象和具象的双重特点。意象美学主要是通过具体的事物表达创作者的感情,也是中华文化几千年的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中国画笔墨则是运用这种手法去完成相关的作品,使之具有中国画“审美形式”的意味。“写意精神”中的“意”是将某种特定的精神状态以一些物象的形态完美地体现出来,写意画是情感呈现的载体,品味与格调也尽然表现在其中,是具有灵魂性的艺术作品。鲁迅在《且介亭杂文末编 .记苏联版画展览会》曾经提出:“我们的绘画,从宋以来就盛行写意。”

1 笔墨技法功能性分析

笔墨从狭义的角度讲是绘画中的一些基础技法,从广义的角度看主要这些技法所具有的优势性。很多画家倾向于笔墨的主要原因是可在技法的前提下表现情感更具有绝对的优势。这些笔墨技法通常会遵循审美法则,若脱离此法则,对于观者则没有说服力。

相较于西方绘画而言,中国绘画技法的逻辑发展线图有一些区别。中国画主要是在一定的空间内以固有的修饰色来绘画,西方主要是以素描的形式營造出立体的感觉,从而以色彩的修饰,给予视觉的观赏。第二:中西绘画语言体系之科学性比较。

2 中国画笔墨得到材料属性具备了写意的潜能

2.1 中国画使用毛笔这种特殊工具是中国画写意的基础

自有书契以来,毛笔就应运而生,中国人创造了毛笔字,用毛笔这种工具,可以抒写胸中意趣。从外形看,是由圆锥形笔头和类似圆柱形的笔杆组成,这两部分为毛笔的主要部分,其余则是装饰的部分,其中的毛主要是用黄鼠狼毛、羊毛、鸡毛等,一般会以“尖、圆、齐、健”为评价的标准。笔杆主要是以挺而直的杆为基准,原材料上是以竹、木、角、骨为主,以方便执握。从毛笔的使用来看有一个比喻,用笔的人是帅,笔杆则是将,笔头则是兵,帅去指挥兵和将,将心意传达其中则会全面击溃敌手。因此,这种具有柔而健的圆锥头从某种程度上具有写意的潜能。

2.2 墨的黑的颜色属性和材质性能,成就了中国画笔墨语言的写意性

从墨的颜色属性看,“知其白而守其黑”则是中国人的颜色观,“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古人从此悟出最高境界的美,在绘画的运用中,具有真的美,与那些不可胜数的缤纷色彩相比,具有朴素单纯的特点,因此古人作画选用了黑色,即为墨色,寄托出人类一些微妙含蓄的情思,成就了中国画笔墨语言的写意性。

3 当下国画笔墨争论的误区

3.1 强调用笔的造型功能

“骨法用笔”是强调软笔的书写能力,之后推测书笔墨的最深内涵,更是对书法所呈现的效果有一个控制与调和的作用。

3.2 强调用墨的色调辅助功能

“墨分五色”,即运用笔墨,黑色、白色、灰色这三种素描应用技巧,在色调方面上起到辅助的作用。

3.3 笔墨技法诸多观点的问题

笔墨技法的写意性,主要体现在笔精墨妙,也是许多画家追求的最终目标,笔墨画的优势就在于小尺寸的画幅中。在平时的作画过程中,不要刻意在意笔墨的写意性,否则会使得画面内容过于浅显,情感表达不够清晰。在古代,对于绘画传统文化的继承,笔墨精华是最其重中之重,需要在细节上注意,一些表现技巧的表达很重要。虚实变化中,我们也可以让作品体现出“道”的这种自由状态,一些朴素原理,比如:开合、虚实,是笔墨技法的具体形式,侧面体现出“道”的精神。刚、柔、强等一些含有精神状态的词语,可以很好地去阐释人类的精神境界以及一些社会现象,而这种具有“情感的心电图”可在画面以一些景观用缜密的构思去完成,色彩规律的使用也可以体现出创作者的心境。笔墨传统与时代的关系,绝不是生搬硬套,笔墨画者不应固守陈旧传统技法,是情感的驾驭在创作的过程中完成作品。

4 “水墨为上”是中国画笔墨绘画语言写意性形迹的客观显现

4.1 墨色是中国画设色法归类的结果,是中国人特殊的意象彩观

墨色即是色彩的运用,色彩的归类是将事物的特点融入到创作者所想表达的具有抽象的情感之中。中国画在色彩的使用中通常不会追求固有的色彩搭配,而是将物象的色彩归类,形成在“写生色彩法”与“装饰色彩法”之间的“归类色彩法”。墨的颜色是黑色,中国人对黑色很是偏爱,绘画中更是离不开黑色,墨色是固有色,可将一些其他颜色区分开来,同时它也可以代表红色、蓝色以及其他的颜色。墨色的运用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对一些浪漫主义、神秘主义的追求,也是对“静”意境的追求,这种形式在水墨画中也变现得淋漓尽致。

4.2 墨在水的媒介下与纸的结合形式的中国画笔墨的语言形式,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在如今这个社会群体交流的空间中,意念是摸不着,看不着的,这种抽象的东西需要借助一些物象得以传达。在传达的过程中,意念与材料在传达的过程中是一个奇妙的结合体,这便是符号。而中国画的笔墨的符号则是笔墨,单独存在的笔墨不会成为一种语言形态,要以水为载体,形成具有印迹的画面,即是墨的印迹,形成水墨画的语言形式。

“即笔求墨”,则是在“骨法用笔”的前提下进而形成笔墨,笔墨的形成不是简单形成的,是通过源于生活的灵感与感触对具体事物的描述抒发对某种生活的态度。

4.3 中国画笔墨语言形成渠道是写意的过程

“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可以看出水墨画的写意性通过创作者的“心”是水墨画形成笔墨语言的重要表达方式。水墨画的创作目的对最终完成作品有重要意义。首先:心要有物象,方才下笔,意象才会跃然纸上,内心的意象是其所想表达的水墨画的主旨,否则就是无病呻吟。其次:创作者的秉性素养,是创作的动力和源泉,“气”是创造中的最本质的东西,也可以看做是创作者的底气。“气韵藏于笔墨,笔墨都成气韵”就是水墨画形成的一种抽象的表达方式。

5 写意笔墨精神日渐式微的情况下,写意精神的复归

5.1 20世纪以来,我国笔墨画作为传统的文化的重要载体已经逐渐被西方美术思想的影响受到一定的冲击,这让很多文人墨客为此惋惜,即便这样,一些画家仍在守望者传统文人的精神家园,他们在守护的同时,不断对传统水墨画进行改革和创新,发掘探索出具有现代化的水墨语言,比如立足于传统水墨语言的黄宾虹,注重于水墨画的质感,徐悲鸿在创作是吸收西方具有明暗体量的表现形式……经过了百年的探索与改革,丰富了中国笔墨画表达技巧,却又不失为真情的流露。

5.2 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写意精神融合,是人与自然达到完美融合的精神自由境界。老庄哲学的“道法自然”与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倡的“回归自然”在本质上具有相同的指导法则。对于当代世界的一些自然现象,给人类有一些教导意义,“回归自然”即为主要概述的要点。中国对艺术的追求遵循老庄的“道法自然”,主要集中于超越时代隔阂、文化藩篱,扬长避短,为艺术的兴起与发展做出贡献,为水墨笔画的发展借鉴有利的价值信息。

5.3 艺术需要表现独特的性质,在民族性的特征通常表现不要很突出,其与国际的接轨和一致性的理念更应注重,在民族特性方面上过于注重会制约艺术的发展,更会限制水墨画写意的展现效果。中国因在传统文化与民族问题上较为重视,所以有些人在审美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崇尚之道上会有一些自我表现,这种现象很难被大众接受,所以齐白石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且结合现如今流行的“意象”理论,较符合中国现代水墨画创作的指导理念,希望在今后的发展可以以这种指导理念来完成水墨画的创作,使其展现出该有的写意性。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墨的写意化已有很长时间的发展与改进,在其历史的长河中,既有发展的巅峰时期,又有面临危机的发展时期。这种兴衰的轮回以习以为常,明清代以及近代的在写意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在中国,笔墨画在语言方面有其独特的一面,语言可以从侧面表现出想传达的精神。表现方式也较为直接,“写”可以体现其直接性,直抒胸臆的概述较为确切。再者笔墨画在性格的流露与品格的展现有异曲同工之妙。通常人品高的创作者不会信笔涂鸦,会在自己的作品里展示出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俗话说:“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这笔墨者无情”。

(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水墨画技法笔墨
手绘技法表现
作品一
神奇的水墨画
笔墨厨神
当古人穿越到现代水墨画
笔墨厨神
笔墨厨神
秀秀台
吴绪经水墨画
水墨画创作课:如果大树是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