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向性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5-14胡文茜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传统教学法基础护理教学

胡文茜

【摘 要】 目的:研究导向性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校2016届护理专业两个班共10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一个班为对照组,一个班为观察组,每组分别53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导向性教学法,分析两组学生的成绩考核情况和教学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教学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教学效果(P<0.05)。结论:将导向性教学法应用于基础护理教学中,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护理能力,同时值得教学应用中推广。

【关键词】 导向性教学法;传统教学法;基础护理;教学

基础护理作为护理专业学生的基本课程[1],一直是近年来医学类院校改革的重点。而传统教学法自身存在的很多缺陷,加之社会水平的不断发展,使得它不能顺应历史的发展。而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护理专业毕业生的综合护理能力,我们将导向性教学法应用于基础护理教学中,希望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为此,我校将对导向性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2016届护理专业两个班共10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一个班为对照组,一个班为观察组,每组分别53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导向性教学法,其中男28例,女78例,年龄17~20岁,平均(18.50±1.76)岁。其中对照组男13例,女40例,年龄17~19岁,平均(18.00±1.55)岁;观察组男15例,女38例,年龄18~20岁,平均(19.00±2.15)岁,其中对比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教学方法

1)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以课本为载体,以老师为中心,通过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讲授,基本技能的示教、回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2)观察组采用导向性教学法,①课前准备:老师课前需明确导向性教学的方法,并充分做好教学知识及相关技能的准备,同时要布置导学任务,让学生预习,以便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②课堂阶段:课程上要以“以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3],让老师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然后使用模拟操作、文本引导、项目引导等方法对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进行讲授,引导学生心、手、脑并用,教、学、做相结合,全面深入掌握基础护理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自主轻松地学习基础护理知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护理能力。同时要着重讲解学生产生的误区,确定需要讲解的重点等[3]。③课后讨论总结:课后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或者同学间讨论,若对老师的教学方法和讲课方式有不同观点,可以课后及时反应给老师,可进一步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④期末考核:在期末时,对两组学生进行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进行考核。

1.3 观察指标

1)成绩考核情况:记录两组学生在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三个方面的评分情况,每项100分,统计每个学生的分值,并求取总平均数,其中分值越高,说明教学方法越好。

2)教学效果情况:对两组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三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分值越多,说明教学方法越好,而综合护理能力表明能力也越强。总有效率=(好+一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s)作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的成绩考核情况分析比较

由表1可知:观察组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评分(P<0.05)。

2.2 两组学生教学效果情况分析比较

由表2可知:观察组的教学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教学效果(P<0.05)。

3 讨论

基础护理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性课程,是连接基础和临床的重要桥梁[4],但是传统教学法上还存在着很多的缺陷,而导向性教学作为一种在老师的引导下,做到“教、学、做”相结合,很好地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5],若将其应用于基础护理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而相对于传统护理教学而言,导向性教学法是一种“做中学、学中做”的行动教学模式,它是通过教学活动基本规律的理性分析[6],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让老师引导性地指导学生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不足,然后通过模拟示范、协同合作、真实体验、讨论交流等全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7]。同时这种教学法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基础护理能力。而研究也表明:观察组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教学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教学效果(P<0.05)。

综上所述,将导向性教学法应用于基础护理教学中,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更能提高他们的综合护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燕燕.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教育,2015,(15):823-825.

[2] 章淑萍.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课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7):76-77.

[3] 平英英.浅谈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基础护理教学中的运用[J].群文天地,2013,(08):120-121.

[4] 陈荣芝.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25):2332-2333.

[5] 陈梓珊.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密闭式静脉输液教学设计[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4,(04):65-67.

[6] 蒋建敏,黄静芸,王明慧.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护理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护理,2017,(17):73.

[7] 周杰.行动导向性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9):28-30.

猜你喜欢

传统教学法基础护理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钻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分析
PBL教学法对肝胆外科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评价
谈项目化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案例教学法在高等职业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临床基础护理落实现状调查分析与策略应对
大学排球普修课教学方法研究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