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俄罗斯为何改名“白罗斯”

2018-05-14

新传奇 2018年15期
关键词:国名驻华使馆颤音

前不久,白俄罗斯驻华使馆发布声明,要求将中文国名“白俄罗斯”改为“白罗斯”。声明引发了热议,有观点认为改名更符合音译规则,也有观点认为改后可能会造成新的不便。那么,白俄罗斯为何要求改名呢?

3月16日,白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公开发文《“白罗斯”而不是“白俄罗斯”》,要求更改他们的中文国名。文章称,“白俄罗斯”中的“白”是白色的白;“俄”是个形容词,“俄罗斯”是其含义之一;而“罗斯”是古代巴尔特人、芬兰乌戈人和东斯拉夫人的土地上的国名。汉语的“白俄罗斯”是个错误的国名,该国并不是俄罗斯的一部分,也不是俄罗斯的某个区域,更是没有“黑俄罗斯”这样的国家。“从语言和语义的角度来讲,要把我国名称翻成中文的话,应用‘白罗斯。这样就不会和俄罗斯联邦混为一谈”。

汉语中“俄罗斯”的读音是怎么来的

从翻译史的角度来说,俄罗斯的俄字并非形容词,而是源自蒙古语。为什么蒙古语称罗斯为俄罗斯?因为,“俄罗斯Poccия”的首字母是大舌颤音p(俄文字母,国际音标为/r/)。而蒙古语的本国词汇中,大舌颤音/r/是不出现在词首的,出现在词首的都是外来词,而且词首的/r/前必须有元音。俄语的“俄罗斯”正好是大舌颤音/r/作词首,发音时前面就加了元音“俄”。因为蒙古语特殊的语法,元代汉语转译过来就是“斡罗思”等。

明末,汉族人与俄罗斯人开始有了直接接触,在对俄罗斯的称呼上,从文字记载的史料中可以看到一些变化。因为是直接交往,有时就不再根据蒙古语翻译,而直接称为“罗斯”,但也有因习惯而保留“俄罗斯”的称法。

清朝乾隆以前,随着中俄交往日益频繁,对俄罗斯的称呼在官方与民间、中央与地方更是多种多样。有直接根据语音翻译成“罗刹”“罗禅”的,也有受蒙古文化影响较深而译成“俄罗斯”“鄂罗斯”的。

同时期,清初礼部尚书胡世安上报的几份有关俄兵侵占我领土的材料,均称其为“罗禅国”或“罗禅人”。但顺治年间也有记载用“俄罗斯”的,如顺治帝致沙皇的敕书用了“俄罗斯国”这个国名。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清朝出版了钦定《元史语解》,针对《元史》中由于语音不同出现的俄罗斯国名分歧问题,进行了统一的规范,其中分两类名称做了如下规定:一、把作为部族的斡罗斯、兀鲁斯、阿罗思等划一,统称为乌鲁;二、把斡罗斯、兀鲁斯统一作为国名,称作俄罗斯。

自此至今,汉语里就一直沿用了“俄罗斯”的称呼。可以说,俄罗斯的“俄”字,体现了蒙古语译名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有分析称“白罗斯”更接近语音原貌

白俄罗斯驻华使馆发表声明后就引發了热议,有观点认为白俄罗斯改名为“白罗斯”更符合音译规则。有观点称,白俄罗斯国名是Belarus,前面的bela,俄语的意思就是“白色”,也许跟英语pale(脸色白)有同源关系。白俄罗斯的这个“白”,意思是指血统上白俄罗斯是最纯正的斯拉夫人,有别于现在的俄罗斯人较多混有蒙古的血统。所以,白俄罗斯在汉语里是意译。由于在Belarus里大舌颤音r已经不是词首音,发音无需前置元音辅助,因此去掉“俄”而称“白罗斯”则更接近语音的原貌。

有分析认为,白俄罗斯驻华使馆为了声明自己不是白俄罗斯,说“更没有黑俄罗斯这个国家”,事实上,不能因为没有“黑俄罗斯”就不能有“白俄罗斯”。历史上,白俄罗斯与俄罗斯、乌克兰都起源于“基辅罗斯”,乌克兰历史上还有过“小俄罗斯”的叫法,1709年,彼得大帝为了在乌克兰推行全面俄罗斯化的政策,专门组成了小俄罗斯部,按照俄罗斯的社会模式重新构建乌克兰的社会结构。

有观点认为二者没有本质区别,突然废止通行多年的翻译名称,采用全新的译名,可能会造成新的不便。

改名有树立国家独立形象的考量

既然会带来不便,白俄罗斯驻华使馆为什么还要主动修改中文国名呢?有分析认为,这主要出自树立国家独立形象的考量。

中俄战略协作高端智库常任理事王海运表示,在以前的交往中,并没有听到过白俄罗斯方面对国名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此事是个翻译问题,从语言规范上来说,是翻译成“白俄罗斯”还是“白罗斯”,需要语言专家来解决。不过,如果深究,译名去掉“俄”,是想要树立国家独立形象。

王海运说,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关系存在两个层面,一方面他们同文同种,都属于东斯拉夫民族,文化也非常相近。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直想把白俄罗斯拉进自己的怀抱,所以,就“俄白联盟”来说,双方都愿意通过联盟的形式强化在区域中的地位,一同应对外部安全威胁。但另一方面,白俄罗斯一直希望维护自己的独立性,坚持要以独立国家身份加入“俄白联盟”,而俄罗斯曾一度提出白俄罗斯作为一个自治共和国的身份加入。所以,他们之间联系的纽带很紧密,但分歧也客观存在。

他还指出,白俄罗斯驻华使馆声明将中文译名改为“白罗斯”,至少从字面上来看,“白罗斯”和俄罗斯就变成了两个都源于罗斯的国家,避免了部分不了解两国情况的国人将白俄罗斯视为俄罗斯一部分的望文生义的联想。如此一来,白俄罗斯在中文世界就能进一步树立其家独一无二的国家形象。

此外,有分析认为,白俄罗斯此番修改中文国名,也显示了对中国的重视,对中白两国友好关系的重视。说明他们很关注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希望以更加独立自主的姿态与中国交往。

猜你喜欢

国名驻华使馆颤音
浅谈驻华使馆工程开缝式幕墙防水体系
春天的证词(外二首)
国名之争
一千零一个愿望
林怡副会长会见新任印度驻华使馆副馆长林凡
解读钢琴作品《筝箫吟》
浅谈肖邦夜曲Op.9No.2颤音技巧的训练
驻华使馆工程项目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杞人忧天
国名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