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话让警察抓你”——吓唬式教育要不得
2018-05-14
长期拿警察来吓唬孩子,会影响孩子对警察这个职业的认知。警察是惩治犯罪、服务群众的,当有困难有危险的时候,警察并不是我们要害怕的人,而是可以信任、寻求帮助的人。
10岁娃体验:“警察很暖”
回忆我们的童年,“你再不乖就让警察叔叔把你抓走”这句话仿佛从我们记事开始就陪伴着我们。然而,当我们长大,当了父母,却又开始对孩子讲那样唬人的话。
10岁的谢雨霖从没跟警察打过交道,但他对这两个字却有些“反感”,因为“我犯错时,妈妈总会说要打110把我关进派出所”。然而,当他第一次走进派出所,警察叔叔却用真切的行动改变了妈妈对他的“误导”。
去年9月底,妈妈带小雨霖回达州老家办身份证。在老家的派出所拍照时,妈妈发现小雨霖价值800多元的视力矫正眼镜不见了,因为小雨霖之前就有丢三落四的习惯,妈妈忍不住吼了他几句。值班民警了解事情后,打了20多个电话,联系车站与司机,最终帮他找回了眼镜。
时隔20天,小雨霖把这件事写成作文,在文中写道“一本正经的警察是那么可爱”。
事实上,小雨霖对警察叔叔深深的“误会”,源于妈妈的“言传”。因为不听话,妈妈没有少打小雨霖。小雨霖也证实,很多时候妈妈管不住自己,就会说“打110,让警察抓到派出所去关几天。”
时间长了,小雨霖也对警察产生不好的印象。
这次小雨霖的作文,也让小雨霖的妈妈认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待改变。
她说:“我们更应该给他讲,警察在面对坏人时是严肃的;警察在面对好人时是保护我们的。”
恐惧紧张可导致“泛化”现象
事实上,长期拿警察来吓唬孩子,会讓有的孩子恐惧、紧张情绪不断叠加,只要看到警察就会莫名恐惧、紧张。如果这种情绪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出现“泛化”现象,即凡是自己感觉害怕的人或事,都会出现这样的情绪体验,更有甚者,可能会出现幻听等症状。
长期处于恐惧中的孩子,在情绪上极易紧张、焦虑,有的孩子可能有很大的无力感,而有的孩子则可能出现攻击性。
在行为上,有的孩子可能容易沉默、不爱说话,有的孩子可能好动、打人、摔东西、破坏物品等;在身体上,有的孩子可能会经常因紧张而导致睡眠不佳、胃口不好、饭量小。成年后,有的人可能会出现胆怯、懦弱的人格特征,有的人则可能会出现冲动、易怒的人格特征。
此前有一个案例,一个15岁女孩,父母在外打工,女孩小时候由奶奶抚养。奶奶经常给她讲鬼故事,奶奶说话的语气语调及行为也让孩子感受到恐惧和紧张。与奶奶一起的几年内,女孩这种恐惧和紧张不断加强,以至于后来一提到奶奶,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和紧张感。
中考前,由于升学压力,女孩潜在的恐惧紧张情绪被激发,情绪加重,就出现了“泛化”现象,形成了条件反射,一恐惧、紧张就想到所谓的“鬼”,无法继续学业。
这都是借助具象化的人或物或具有一定威慑力的东西,来制止孩子的行为。这种教育方式处理不当的话会形成一定的“链接”,从而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印刻效应。例如说利用警察的约束力和威慑力来吓唬孩子,一旦处理不好的话,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下意识的躯体反应,一看到警察就发慌、手心出汗、心跳加速、主动躲避等,这都是不利的方面。
吓唬式教育不应再传代
一些警察表示,平时执勤的时候,经常有家长带着哭闹的小孩来到巡逻车旁边说:“孩子不要哭了,再哭就让警察叔叔把你抓起来”。这个方法很管用,孩子有时立马就不哭了。警察制服本应该是安全感的象征,没想到却在孩子眼里变成了“可怕”的代表,长此以往,会影响孩子对警察这个职业的认知。
据统计,2010年至2014年,全国公安民警因公牺牲2129人,平均每年牺牲425人。“当代雷锋”、全国道德模范郭明义说:“面对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他们用忠诚捍卫国家利益,用奉献换来社会安宁,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警察是惩治犯罪、服务群众的,当有困难有危险的时候,警察并不是我们要害怕的人,而是可以信任、寻求帮助的人,其背后映射的家庭教育却值得反思。
教育小孩时,应该说有事情找警察,不要在小孩不听话时用警察来吓唬他。
相反,家长应该告知孩子,警察是充满正义、保护我们安全的,使孩子从小就形成对警察的正确认识。家长应该教会孩子正确识别警察的标识(如标志、制服、警车等),能够找到派出所等公安机关所在的具体位置,告知孩子警察是保护群众安全的,使孩子从小就形成对警察积极信任的印象,这样孩子遇到危难时才会向警察求助,才能避免孩子因害怕警察而错失求助的良机。
总之,家长要担负起家庭教育的首要责任,教会孩子明辨是非,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家长有耐心才会给孩子安全的心理和更好的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