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增强党的“四自”能力建设研究
2018-05-14王一琦张尔可
王一琦 张尔可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判断,同时也明确提出我们党在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因此,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四自”能力建设之后,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了“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四自”能力建设要求,指明了新时代从严治党的着力点,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指导性和针对性。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充分认清增强党的“四自”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更加笃信自觉的党性修养,更加踏实有力的工作实际,把十九大报告提出的这一党的建设落到实处。研究新时代增强党的“四自”能力建设,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进行阐述:一是站在历史高度,认清新时代增强党的“四自”能力建设的深刻内涵;二是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增强党的“四自”能力需要依靠全党上下的共同努力;三是坚持把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能力作为增强其他三个能力的基础,是坚持新时代党的建设主线的紧迫需要;四是新时代增强党的“四自”能力建设必须进一步强化末端落实,党的各级组织要以更加得力的行动来持续推进。通过阐发新时代增强党的“四自”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建设方略、重塑重点和落实推进等方面,为新时代党的“四自”能力建设提供基本依据和方法遵循,也为进一步深刻领会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新时代;“四自”能力;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8)02-0043-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判断意味着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正逐步创造从无到有、从穷到富、从弱到强的伟大历史,勾画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行百里者半九十”,总书记也深深地意识到,目前党内部分问题依旧突出,各项工作依然存在很多的困难和挑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因此,自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四自”能力建设之后,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了“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的“四自”能力要求,进一步突出强调了新时代从严治党的着力点,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指导性和针对性,体现了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不断增强党的各种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都必须充分认清增强党的“四自”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更加坚实的行动,更加坚定的信仰,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这一重要指示真正落到实处。
一、站在历史高度,认清新时代增强党的“四自”能力建设的深刻内涵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长期保持着“四自”能力建设的行动自觉。毛泽东同志早在延安时期就已经指出:“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其内在要求就是共产党人要不断追求自我净化。近年来,随着生产力大幅提高、人民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我们党的队伍沾染了不少灰尘,腐败的不良风气和懒政的负面形象时常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十八大以来,党重拳出击惩治腐败、扫除积弊、革故鼎新,虽然卓有成效,但仍然任重道远。今天,我们站在十九大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在迎接新时代新发展新机遇的同时,首先必须面对党的自身能力建设的挑战,必须认清增强“四自”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充分认清新时代增强“四自”能力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
增强“四自”能力建设,首要的是发挥党的主体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强调的是一个政党或组织通过激发内在动力和活力,始终保持其先进性和纯洁性。“四自”能力作为一个有机整體,自我净化是纠错机制,自我完善是方法,自我革新是驱动力,自我提高是最终目标。通过不断发现、反思、整改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主动求变、求新、求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坚持信仰,并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创造了伟大的中国奇迹。对于我们这一支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增强“四自”能力建设是我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因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来都是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由先进分子组成的为人类崇高事业和远大理想而奋斗的党。放眼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及运动,苏共垮台的教训殷鉴不远。可以看出,凡是能够具有强烈的“四自”意识,并自觉增强“四自”能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就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能勇立潮头,具备旺盛的生命力,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带领人民和国家走向富强;反之,则会变质腐化乃至消亡。历史经验表明,增强“四自”建设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兴衰存亡的攸关之事。
(二)“四自”能力是我党多年来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历史经验,需要大力继承和发扬
回顾我党90多年的风雨历程,也可以说就是一部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历史。在党的思想建设上,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古田会议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为夺取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指明了方向;创造性地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为改革开放全面发展,提供了思想理论支撑。在党领导的组织建设上,从指导军队“三湾改编”确立支部建在连上,到今天主动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创新党的基层组织设置方式,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使党的基层组织不断巩固和发展。在作风建设历史上,从延安时期的整风运动,到今天提出的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党总是能够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现实情况,实事求是地反思并解决作风上出现的问题;在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历史中,始终保持了对腐败分子零容忍的态度,并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维护了党的纯洁和光辉形象,在国家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这一历史进程中,实现党的领导干部从“不敢腐”“不能腐”到“不想腐”的思想转变,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环境。当下,我党引领着中国航船昂首挺进新时代,对我党历史上的这些成功做法和经验,必须予以大力继承和发扬,对于不断增强党的“四自”能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三)增强“四自”能力建设是党引领新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时期,“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稳步迈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入新时代的欢欣鼓舞中,我们还必须看到,影响党的先进性和廉洁性的因素错综复杂,对党增强“四自”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打铁必须自身硬。”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对增强党的“四自”能力建设多次指出,我们党执政多年来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也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如今,我们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即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严峻复杂,我们党面临的“赶考”还远未结束。因此,让全党警醒起来是迫切的要求,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警惕自我陶醉、自我满足的不良思潮,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零容忍的态度要惩治腐败,坚持“打虎”“灭蝇”“猎狐”,把权力关进不断加固的制度之笼里,全面系统地改革和改进,一定要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的限制。这些重要论述,既阐明了增强党的“四自”能力的重要性、紧迫性,又指出了增强党的“四自”能力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二、新时代增强党的“四自”能力建设需要全党上下的共同努力
增强党的“四自”能力,必须结合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刻理解其内涵与精神实质,深入领会,整体把握。理解领会“四自”能力的本质属性,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建设目标发挥保证作用,尤其是要重点抓好党员队伍中的“关键少数”的“四自”能力建设,确保党的领导干部人人拥有金刚钻、铁刷子。全党上下一盘棋,在“四自”能力建设上持续努力,久久为功,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迈出坚实步伐。
(一)全党要深刻理解领会“四自”能力的本质属性
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党的建设问题提出了新的总要求,这一要求为未来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振聋发聩,语重心长,在总要求的最后提出了:“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新时代党的建设终极目标,而这一系列要求的实现,离不开“四自”能力的强大支撑。党的“四自”能力,从来都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能力,就是要增强党内清除各种“灰尘污染”和“病毒感染”的能力,在党内形成运转和创新的自我净化机制,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证顺利完成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增强党的自我完善能力,就是要加强促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与时倶进,不断完善党的理论体系,丰富党的建设思想,创新党的建设内容;增强党的自我革新能力,就是要结合新环境新情况新任务,不断地解放思想,谋求创新,积极主动地去寻求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改革创新党的领导制度、管理制度和执政制度,推动党的建设持续进步;增强党的自我提高的能力,也就是党的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通过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党的组织优势、党的理论优势、党的制度优势和党群关系的优势,促进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在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实践中,加强党的“四自”能力的有机结合和有效运用,就能够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发展发挥强大的政治保证和推动作用。
(二)抓好党员队伍中的“关键少数”的“四自”能力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中曾强调要抓住“关键少数”,尤其要以高级干部为重点,同时还指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必须从这些“关键少数”抓起。所谓“关键少数”,通常是指影响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因素,是发展变化中发挥最大作用的部分,对于党的队伍来说,“关键少数”就是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手握重权,身份关键,如果将全党比作一张大渔网,那么“关键少数”就是渔网上的大绳,提起大绳,整个大网就会张开,就会带动整体发挥作用,重要性不言而喩。
增强新时代党的“四自”能力建设,离不开“关键少数”的指导和统筹,更需要“关键少数”的率先垂范。因此,抓好“关键少数”的“四自”能力建设,关系到全党建设总要求能否顺利实现的根基。一是确保“关键少数”要有足够的纯度。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全党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从报告中我们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虽然近年来我党对党员的思想教育、作风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问题依然持续存在,贪污腐败层出不穷,主要是高级干部,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关键少数”,对我党的执政形象造成了极大的损害。有人将其归结为外因,诱惑太多、风气太差、政治生态的不健康,殊不知事物的外因也需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正所谓“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因此,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必须从增强“关键少数”的“四自”能力抓起,从内因抓起。二是确保“关键少数”要有足够的硬度。我党作为执政党,有着先改造自身再改造社会、先管好自己再管好国家的先进执政逻辑和传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关键少数”作为打铁的重锤,想要自己“硬”就要不断地锤炼自身、去除杂质,提高自身的纯度和硬度,其自身的硬度决定着打出来的“铁”的硬度,也就是党的领导干部自身能力高低,就决定了执政的水平。这部分“关键少数”没发挥好作用,就会造成巨大的难以挽回的损失。邓小平同志说过:“在中国来说,谁有资格犯大错误?就是中国共产党。那么在党内,谁有资格犯大错误?我看还是高级干部。”要想高级干部少犯错、不犯错,就需要“四自”能力的不断修正和推动。
(三)“四自”能力建设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在党的“四自”能力建设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常警常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深刻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党的“四自”能力建设亦如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又如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滯,全党上下必须更加坚定地持续努力、久久为功。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全党要持续面对国际国内社会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面对党内党外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侵蚀与冲击,面对党内腐败现象和社会不良风气滋生蔓延的风险与挑战,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指:“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因此,为提升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党员干部必须主动迎难而上,锤炼党性,提升修养,确保能够在大风大浪面前坚定意志,在大是大非面前确保头脑清醒,在不断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中得到堅定、过滤、提纯、净化和升华,筑牢思想防线,守住行为底线,让党性如灯塔一般在时代的风浪中勇立潮头,为未来的道路指明航程。
三、坚持以提高自我净化能力为基础,是新时代增强党的“四自”能力建设主线的根本要求
十九大报告提出:“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这一新时代党的建设主线对我党的建设方向有了清晰的描述,长期执政能力是目标,先进性是动力,纯洁性是基础。近年来,我党部分高级干部严重违纪、违法,塌方式腐败,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部分高级领导干部在党内高层盘踞多年,带坏了一大批人,造成了“上梁不正下梁歪”的不良风气,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揭露的很多案例,让人扼腕叹息。随着党中央以“猛药去疴、刮骨疗伤”之精神的重典落实,党内风气有了一定的好转,但影响是否彻底消除,答案是否定的。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党要有所作为,必自身的纯洁性,这是一切进步的基础。因此,坚持把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能力作为增强其他三个能力的基础,也是实现新时代党的建设主线所必须完成的基础工作,是当前党内建设的迫切需求。
(一)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是“四自”能力中的基础能力
党的“四自”能力建设,首要的就是自我净化能力建设。自我净化能力,是增强其他三个能力的基础,也是根本前提。党员队伍要想始终保持思想上的纯净、组织上的纯洁、作风上的纯正,就必须要抓好建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同志的自我净化能力,使其具备严苛的“滤芯”,能够有效地过滤杂质,祛除污垢,将附着在党的肢体上的不良细菌及时清除,切实确保党的整个肌体始终能够保持健康和纯洁。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对于党的建设来说,亦是如此。只有纯洁性有了保证,具备了强大的自我净化能力,才能在党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及时纠错,做出正确判断;才能在更大的机遇和挑战面前从容应对、屹立不倒;才能在不断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大众监督。”增强党员干部的自我净化能力是基本要求,不能守住内心的纯净,外界的诱惑和风险就会入侵。因此,在党的长期执政过程中,全党上下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坚持做到:一是以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做人做事。“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党员干部要始终正确看待个人的名利得失,不计小利,分清是非;对待党的事业和人民的重托,要始终心怀敬畏之心,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常反思常自省,确保诱惑面前能够稳住心神、管住行为、守住清白,以“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的铁一般信仰,做到两袖清风、一身正气,以高度的责任意识,树立起党员队伍的光辉形象。二是党员干部要增强接受监督的自觉意识,乐于把自己置于党和人民的各种监督之下,坚持在阳光下执政,接受全社会的监督,防止不公开、不透明、行为失范的情况出现。三是党员干部要切实强化纪律意识,尤其要增强政治纪律意识。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切实把党的各项纪律规定转化为党员自身的行为规范,毫不动揺地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在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内力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党员自我净化的能力就能够稳步提高,就能为进一步增强党的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能力奠定基础。
(二)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是坚持新时代党的建设主线的核心要求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明确指出,要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而纯洁性这一主线目标要求的提出,需要我党必须具备强大的自我净化能力才能实现。在建设道路上不断净化党员干部的思想,最根本就是要把牢共产主义坚定信仰的方向盘,坚定不移地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根基,不能动揺。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的执政环境、内外部条件和历史方位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坚持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和创新净化机制,持续做好党的自我净化工作,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相比都要更加重要和迫切。
近年来,随着党员队伍持续壮大,党员队伍的来源日趋多样,人员组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给净化党员思想、整治党内风气带来了新的难题:如何能够有效地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如何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如何保证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这些诸如此类问题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受不良社会风气和错误思想的误导,目前我们党内存在部分党员干部党性觉悟差、思想层次低、目光短浅、利益至上等现象,他们以党的事业作为其攫取利益、追求名利的平台;有的党员领导干部能够在掌权之初严格要求,但随着利益砝码的加重,并受人情社会、官场习气的侵蚀,理想信念开始动摇,在各种诱惑和贪图享受面前走向了堕落,使党的铁的纪律变软;面对长期执政的严峻考验,面对党内“滥竽充数”持续存在,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受到挑战,党的执政形象连连受损的现状,党中央提出增强党员的自我净化能力,这是适应党所处历史阶段,符合执政现状和党员队伍结构的一次科学决策,任务紧迫,意义重大,各级党员干部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抓好学习贯彻。
(三)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是立足实事求是,引领新时代建设的客观需要
提出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能力建设要求,这本身就是我党立足实事求是之后,结合十八大以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需求,进行的一次自我净化行动。其内在要求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凝神聚气;外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赋予党的神圣使命。历史是面镜子,世界各国各党建设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党的自身净化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一支政党的队伍建设,涉及这支政党的声誉和形象,更关系到在政党带领下的历史时期所主导的事业兴衰。世界上亡党亡国的沉痛教训,我们必须牢记在心、时刻警惕。不断增强党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忘使命,不断提高党内增强自我净化能力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全面树好党的执政形象,全面汇聚党员干部的凝聚力与战斗力,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将这些目标变为现实,就必须要真正做到党的各级组织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作為一种行动准则并持续运用,而着力增强立足实事求是、刀口向内的自我净化能力,是永葆我们党的肌体健康和党员队伍纯洁的根本所在。
四、新时代增强党的“四自”能力建设必须进一步强化末端落实,以更加得力的行动来持续推进
党要发挥引领作用必须党员做先锋,党员的先进性作用最终是要从基层开始、从末端着力,要从扎扎实实的具体工作行动中体现出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因此,落实新时代增强党的“四自”能力建设要求,就必须强化末端落实,以更加得力的行动,自下而上地推动党的“四自”能力建设,坚持“三严三实”的工作作风,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坚持严肃执纪的行动纲领,在源头上定好标准,在思想上提升觉悟,在行动上加强约束,多措并举,形成合力,确保党的“四自”能力建设在行动中得到良好的贯彻落实。
(一)严控入口,疏通出口,从净化体系开始
党的队伍建设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要确保体系运作的健康,就必须保证从入口到出口的科学统筹。增强党的“四自”能力的基础在于自我净化能力,实施净化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环节就在源头,从入口把关。一是科学筹划,控制党员队伍发展。近年来,有部分党组织私自降低入党门槛,监管不严,大量品行不合格的人员充斥其中,出现了“野蛮生长”的现象。因此,作为一级党组织,一定要科学筹划发展党员的清晰目标,合理确定党员比重,正确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二是严格把握入党条件。坚持按原则办事,按党章发展党员,严格执行新党章中关于党员的标准和入党条件,制订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细则,确保各基层组织在执行中标准一致。三是严格组织程序。对于审核不能够做做样子、走走程序,要认真细致调查,深入分析研判发展对象的入党动机,把牢标准,严密组织,坚决防止“带病入党”的现象发生。
多渠道疏通党员的出口,是净化党员队伍的必要举措,也是自我净化能力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作为先锋队组织,其自身所具备的先进性决定了我们党内不允许有不合格的党员存在,更不能容许违法乱纪特别是腐败分子的存在。因此,党组织要时刻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准绳,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力度,在“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指导下,对不合格党员按照“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培养思想,限期纠正错误,督促帮助其回归到合格党员的行列中;对于党员队伍中那些屡教不改的顽固分子,必须按照党章、党规和党纪予以严肃处理;对那些彻底腐化变质、毫无党性,甚至违反国家法律的所谓共产党员要坚决从党的队伍中清除出去。当前,尤其还要注意一类人,就是那些不思进取、不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性意识淡薄的党员,懒于公事、勤于私事,对这类人要及时予以清理和劝退,以定期开展党员民主评议活动、完善自愿退党的体制机制等措施来保障实施。
(二)坚持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的常态化和制度化
党员的培养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接受教育和管理。不断增强党的“四自”能力,必须在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中下大力气,党的工作最终还是要依靠党员,依靠人才,要引导党员成才。
一是要建立党员队伍教育管理的常态化机制。将集中教育、随机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在集中教育时,重点抓好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制度进行深化理解学习,同时,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集中学习;随机教育就是要结合实际工作,着重安排学习党章,重温党的基本知识,运用合适的教育时机重温入党誓词,发现并讨论党内学习生活中的热难点问题,不断寻求在党组织生活中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自我教育主要是采取谈心方式,结合自身出现的思想或工作问题,用好典型,运用现身说法、座谈交流等方法,为党员干部答疑解惑,引导排解思想问题,形成统一认识。二是要保证党员教育管理活动在过程和内容上的制度化。首先,在党员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加强规范性要求,防止出现游离于组织教育管理之外的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党的十八届纪委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权力越大,就越容易出现“灯下黑”,领导干部作为教育管理的主体,常常容易出现忽略自身不足、忽视自身问题等现象,能严格要求别人,却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教育管理活动形成制度规范,就是要求组织严密,程序规范,确保人人受教育,人人受监督。其次,党组织在确定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容上,要进一步突出规范性、系统性和针对性,严格按党的理论体系教育,按党的规章制度管理,实事求是,注重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党员加强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培养,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更加主动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不懈努力和奋斗。
(三)坚持有法必依、执纪必严
增强党的“四自”能力建设,必须要有足够严格的制度和环境来保证。过去对于我们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尤其是腐败、懒政等现象,为什么总是屡禁不止,甚至“前腐后继”,就是因为我们的部分党组织和执纪机关没有严格依法办事、依法执纪,没有落实有效发挥党组织的监督功能,不严格履行党的纪律检察机关相应职责,责任追究不到位,处理常常失之于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结果给党员队伍贻害无穷。因此,当前结合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除了要继续大力倡导党员干部加强自律、追求进步以外,还必须以完善配套的制度、严肃的党纪法规来辅佐配合,双管齐下杜绝违法乱纪、腐败丛生、损害党执政形象的事情发生。一是要建立有规必依、依法执政的法制环境。用完善的制度对执政过程进行规范,确保党内生活、党务工作有规可循,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制度,制定纠错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党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制度,强化组织监督、民主监督、同级监督,尤其是针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制度,使广大党员干部养成有规必依的高度自觉,形成制度规范权力、约束权力,人民监督权力,真正营造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法制环境,切切实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二是要建立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法制环境。各级党组织特别是被赋予有干部管理权限的一级组织,要深刻领会十九大精神,熟悉相应的纪律处分权限,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协同执纪部门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等各项政策规定,确保在执纪中不看背景、不留情面、不降标准,在问责轻重大小时,坚决把“板子”打到具体人身上,切实做到“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为增强党的“四自”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法纪和制度保障。
五、结论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当前形势下,增强我党的“四自”能力建设,就是要有主动“革自己的命”的政治觉悟。我们党作为全球第一大党,其改造的艰巨、困难和复杂程度可想而知。我党长期处于执政地位,在取得了巨大成绩的同时,往往容易忽视自身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全球地位不断上升,在社会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同时,大量的矛盾和问题也更加突出地显现了出来。在这个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的历史关口,不断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根除积弊,必须要有刮骨疗伤的精神。鸡蛋从外部打破是破碎,从内部打破是新生。坚持刀口向内,以“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解剖,向頑瘴痼疾开刀”的姿态和勇气,不断强化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意识和能力,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要积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不断增强向体内病灶开刀的自觉性,使积极开展监督、主动接受监督成为全党的自觉行动”。在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求将“严”字覆盖于党的思想作风、政治环境、组织体制、反腐倡廉等各方面,更要覆盖从党的中央机构到基层组织、从党员领导干部到所有党员,全方位纯洁净化党的全部肌体,提高党的执政和创新能力。
当前,全党、全国人民都处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奋斗的关键阶段,国家发展处于历史上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需要一个稳定发展的国内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面对时代的号召、人民的期待、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机遇,增强党的“四自”能力建设刻不容缓。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一定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切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朴素情怀,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历史担当,站在新时代历史起点上,净化、完善、革新、提高党的队伍,擘画我党建设发展愈加灿烂辉煌、波澜壮阔的美好前景。
[参 考 文 献]
[1] 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 全面从严治党党员干部读本[M].北京:联合出版社,2016.
[3]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R].2017.
[4]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R].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