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要切合学生实情

2018-05-14郑春耀

知识文库 2018年2期
关键词:组内学情趣味

郑春耀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是一刀切的模式,或者是让同学们一起进行重复的训练,或者是散漫的游戏活动。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契合每位同学的认知需求,也不能吸引同学积极主动地探究体育知识,体验体育训练。所以本文注重体育教学要注意切合学生实情。

体育课一直被认为是副科,所以一直以来没受到重视,多数都是整堂课除了热身就是让学生进行机械训练,或者就是散漫的游戏、比赛。这样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势必不能满足所有同学的认知需求。初中生处于身心飞速发育的青春期,他们对机械的重复训练往往有抗拒心理。所以,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益,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来整合教学模式。鉴于此,我就结合教学经验,对怎样结合学生实情,设置契合学生认知发展的体育课堂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结合学生实情,设计教学目标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是体育教学的目的。要想达成这一要求,我们就不能填鸭式被动塞给学生,要能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教学内容,让体育知识和训练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现在的初中生多是独生子女,平时体力劳动比较少,对艰苦的体育锻炼比较抗拒。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要进行调查研究,然后根据实际学情来设置教学方式:第一,参照学生以往的运动成绩和最近的身体状况,作出相应的层次划分;第二,课前通过讲解和沟通,摸清学生对将要学习的运动技能的了解情况;最后,根据不同体能和认知能力的学生,适当调整分层教学目标。所有这些,都要服从基本的学习目标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解读》和《体育课程标准》,以期让新课改背景下的体育教学能够面向全体学生,能促进不同身体状况的学生共同进步和发展。

二、结合认知情趣,设置趣味活动

爱玩是人的天性,枯燥机械的训练枯燥,强度大,容易让学生丧失兴趣。为了吸引学生能坚持体育技能训练。我们可以结合爱玩的天性,将体育技能训练融合到趣味的体育游戏中来。比如,耐久跑是一项枯燥的体育项目,还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点要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情趣来整合教学方式,讲耐久跑训练融合到活动中来。教学中我发现同学们都喜欢打篮球,那我们可以让他们通过篮球游戏来强化跑跳训练,这样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对耐久跑的基础训练要求。我在教学过程中就常结合球类来整合趣味游戏。如:将同学们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分别站在两边,每队1球;各队出一名队员站在三分线附近。开始后,第一个队员运球传给线附近队员,再跑到另一个方向接球上篮,以此类推,循环训练。当然,還可以设置其他形式的趣味活动,比如“青蛙跳跳跳”,让同学们3人一组学青蛙跳,看谁跳得远,跳得快。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通过兴奋的游戏活动,完善基本的体能训练,为耐久跑奠定耐力和体力的物质基础。

三、结合学生特点,搭配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当前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一个人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角度是有限的,但是经过合作和交流就能更多地融合知识。体育课堂不但需要讨论切磋训练技巧,还能通过竞争让训练变得丰富多彩。

以耐久跑教学为例,小组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展开:首先,教师整合。虽然是训练耐久跑,但是为了吸引学生的参与度,我们可以“伪装”成其他项目,这样不至于让学生厌烦、枯燥。所以,小组训练的第一步是教师整合训练内容和方法,并能通过示范让同学们掌握关键训练活动要领。如:我们可以将耐久跑整合成小组接力赛活动训练,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掌握站立起跑的要点、拐弯时候的技巧等。其实这与耐久跑是相通的,一样可以达到教学目的。第二步,要组织学生小组内训练。具体训练过程中可以根据我们活动要求开展,比如是以接力赛的模式训练的话,四个同学一起跑,其他组内成员除了加油助威以外,还要帮同学们寻找优点和缺点,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增长耐久跑技能。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针对普遍性的问题,要及时给与规范引导。例如:发现同学弯道跑时身体没有内倾。这样的细节并不是无关紧要,我们要注意及时给同学们指点改正方法:沿分道线内侧加速跑,强调躯干内倾和外侧摆臂用力,多做下弯道跑练习,消除动作紧张状态,或沿10米直径圆圈跑体会动作。第三步,组内自由练习。自由练习环节其实是切磋的环节。这个环节组内成员可以根据前面步骤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整合,然后根据组员的缺点,设置针对性的专项环节训练。如:专门针对耐久跑中途呼吸问题进行探讨,组内通过反复的实践,找出每个组员适合的方法和技巧。如此设置,不但可以将枯燥、机械的耐久跑训练趣味化、集约化,还可以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让大家互相监督,共同学习和提高。

四、小结

本文是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体育教学以生为本结合学情提高教学效率的几点研究。总得来说,学生是课堂的根本,体育教学要能全面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学习能力和知识背景。这样结合实际学情设置灵活的教学方式才能充分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训练中来,才能完善体育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作者单位:广东省普宁市梅塘镇梅峰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组内学情趣味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午睡的趣味
六步教学,合作出数学的精彩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