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渗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分析

2018-05-14李洁

读天下 2018年20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初中地理教学实践

摘要:我国经济水平以及社会发展正保持着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而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始终处于欣欣向荣的状态,初中地理教学由于其有效的实用性特点,受到了社会各个领域人们的日益关注。我国向来是一个非常注重思想品德的国家,因此将德育教育同初中地理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然而,根据目前对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相关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并没有取得突出的品德教学成果,这就需要地理教师们不断探索,将德育元素同地理教学进行良好融合。

关键词:德育渗透;初中地理;教学实践

初中时期是学生们成长道路上至关重要的阶段,他们在这一时期逐渐开始形成个人品德并树立三观,然而许多初中教师都过于重视学生们的成绩,让他们过早地背负起应试教育的大山,严重忽略了对学生们品德的指导。因此,初中地理教师们不但要重视地理知识的传授,还要在日常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让学生们从小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一、 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楷模

韩愈曾在其著名的作品《师说》中点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句话将传授道理放置于传授知识之前,明确了教师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即教导学生做人。我国又有俗语如是说道“为业师易,为人师难”,这又充分体现了指导学生品德修养的养成对于教师而言更加重要。教师是长期陪伴在学生们身边的人,是学生们的第二任父母,更是学生在人生道路上的指向标。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是非观念,无法对社会的各种现象进行鞭辟入里的评判,那么教师就应当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楷模,让他们懂得明辨是非,培养他们良好的品德。在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要用一颗赤诚的真心教导学生,使得他们不仅能够获得丰富的学识,还可以养成健全的人格,使得人生更加光明美好。例如,在教导学生们《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章时,我就由衷地表达了对党的崇敬与赞扬,教导他们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才能够走向美好的明天,从而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而在介绍诸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时,我又会带领着学生们用辩证的眼光去了解世界,并不能一味地否定或崇洋媚外,必须要找到我国同他们相比存在的优势与差距,这样才能使学生们对各个国家有相对客观的认识。

二、 挖掘地理教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划分为世界地理以及中国地理两个板块,让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初中地理教材中也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教育、经济教育以及政治教育内容,可以让学生们建立丰富的情感以及完整的价值观。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必须要通过素材展开切入,找出知识背后的道德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品德。例如,在教授人教版教材中《地球和地图》这一章节内容时,学生们首次对地理课程进行认知与了解。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正确使用地球仪,了解地球的运动方向,我开展了小组学习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在互相合作中攻克知识难点,这样可以让他们在认识美丽地球的同时,感受到小组产生的凝聚力,明白与人合作的重要性,树立起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三、 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德育渗透教学

(一)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越发繁荣,而为此付出的代价则是我国的自然环境因过快的发展与保护不善遭到了剧烈的打击与破坏。土地资源、水资源、空气质量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这片土地变得越来越不适宜人类生存。因此,地理教师必须要教导学生们从小培养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敬畏自然的道理,并在教学中突出这一理念。例如,在教授人教版教材中《水资源》一课时,针对水污染与其治理问题,我列举了许多生活中的案例,比如很多公园的池塘由于游客乱扔垃圾而变得脏乱不堪,并对这些行为进行了严厉的谴责,让学生们树立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的良好意识,进而能够同大自然和谐相处。

(二) 通过比较法展开教学

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涉及了诸多国家以及地区,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治理之道,而全世界各国之间也有着共同点与差异之处。带领着学生们进行对比分析,可以让他们明白我国的优势以及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让他们学会如何看待问题,如何正视我国现阶段的国际地位,顺势巩固德育教育。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我国同印度展开了对比:我国同印度的共同点在于人口数量巨大,然而印度的耕地面积却远远多于我国,其自然条件与地理因素都比我国更加优质,但粮食的总产量却不及我国的一半。我带领学生们一同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经济因素、政策因素等,让学生们感受到我国发展的迅猛、實力的壮大,从而使得他们的爱国之情与民族自豪感更加浓厚。

(三) 开展课外活动,保障德育渗透

为了真正树立学生们良好的品想思想,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加强实践教育,才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良好品德的魅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到敬老院活动,让他们在服务老人时明白尊老爱幼的良好品行;开展民族交流活动,让他们在团结之中感受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在生活实际之中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总而言之,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初中地理老师们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展现个人的情感态度,引领学生们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这需要地理教师们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深挖教材背后蕴含的道德内涵,真正实现德育与地理教学的良好融合。

参考文献:

[1]杨大朋.初中地理课堂对学生德育的渗透[J].地理教育,2017(21):102.

[2]王志强.让德育之花开在初中地理课堂[J].成才之路,2014(17):93.

[3]李亭.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也能进行德育[J].散文百家,2016(05):35.

作者简介:

李洁,四川省宜宾市,宜宾市翠屏区天立学校。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初中地理教学实践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