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美育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8-05-14韩燕秋

知识文库 2018年21期
关键词:团结合作徐悲鸿美术

韩燕秋

新课程标准下,要学生们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伴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学校对于学生们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学校不仅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还注重发展学生们的综合素质。然而初中阶段,美术课程的设立,不仅培养学生们的欣赏美、鉴赏美,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情趣。也可以为初中生的学习过程增添一些色彩。本篇文章对美育在初中的美术课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进行分析,以及在初中的美术教学当中怎样可以使得美育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出来相应的解决方案。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新课改下要求学生们要全面的发展。学校也越来越重视美术在教学事业中的地位,要想让学生们在美术中得到全面发展,必须改变原来的教学观念,并且应该以学生作为主体,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从而使学生们审美情趣得以提高。

1 激发美术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体作用,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意义的建构者,教师的巧妙导入课堂,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还具有不定向性。还有很多的发展潜力。对美术课堂中遇到的一些专业名词还不能够了解和掌握。更不能很好的理解抽象派的作品中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和情感。美术老师应该基于学生的这一点设计教学的方法,运用多种导入法,如视频、图片、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使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还可以在播放作品的背景或者关于作者的一些故事,引导学生们对作者和作品的关注,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对作者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对作者的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讲《蒙娜丽莎》的时候,可以先对作者达·芬奇的时代背景简单的介绍一下,让学生们对作品的时代环境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从蒙娜丽莎迷人般的微笑导入课堂。引出一连串的问题,她的微笑为什么迷人?当时人们对女性的美的审美追求是没有眉毛吗?蒙娜丽莎微笑的背后发生什么事?是什么引起她微笑中,眼神又带有一丝忧郁?然后,给学生们独立思考的空间,各抒已见。再慢慢引导学生们欣赏画中的人物的造型、色彩、技法等。课堂导入环节尤为重要,如果老师能够把握好这一部分,那么就很好的吸引学生们美术学习的兴趣,激化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轻松自然地跟着老师的思维模式走。在老师的逐步引导中学习,学生们才能快速的进入学习的状态。

2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1 分小组进行学习,团结合作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团结合作,因此在初中的美术老师应该以培养学生们的团结合作的意识为重点,提高学生们的团结合作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课程需要,将同学们合理的分为几个小组,根据课程的实际需要,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课程内容进行讨论,即增加同学之间的团结意识,又锻炼了同学彼此之间的交流能力。比如说,美术老师在讲到徐悲鸿的《马》的时候,老师可以先介绍一下徐悲鸿, 他这一生都有哪些创作,在创作马的时候处于什么历史背景下或者通过徐悲鸿的故事吸引学生们。给同学们自由思考的空间,小组分工合作,讨论一下徐悲鸿画的这个马代表着什么含义,想要表达什么情感。学生们在讨论中热火朝天,小组讨论后,由组长派组员回答问题。这样的课堂气氛才活跃。然后再引导到学生感知他的笔墨运用,如何运用油画技法融于中國画中,创造独特新颖的风格。最后引申到徐悲鸿笔下的马的精神。

2.2 勤于动手,勇于创新

传统教学中,老师们仅对美术的知识带领同学们分析理解,这种比较枯燥的教学方式,学生们也渐渐的对学习失去兴趣,学生们的课堂学习效果课不明显,学生们有时候对老师讲解的知识并不能很好的理解。长期以来,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们对美术逐渐失去兴趣,更严重的是厌恶美术,以至于放弃了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最佳时期。因此,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老师的任何教学方案都应该一切从学生出发。比如说,老师在讲到中国画的时候,课前准备就应该布置学生们准备好笔墨等工具。除了欣赏国画大师作品的技法,另外老师这个时候,示范国画中有哪几种墨色;笔锋的如何运笔等方法。讲完后让学生们在动手感受水加的多与少的时候,墨色的变化。这样学生们更能体验到国画中笔墨趣味。所以美术课中一定要学生参与其中,动起手来,体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能力。

3 美术的内容与实际相结合

初中的美术老师们应该注重在讲课过程中要将理论和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为学生们打造出一个适合于美术课堂的良好环境。比如造型单元中,有些内容涉及到生活中的建筑、风景等,这时老师可以带领着学生们走出教室,去户外观赏大自然中的美,引导学生们以速写的形式画下来。这样学生们可以在愉快的情景中,也可以锻炼动手动脑的能力。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并懂得了生活中的美。

综上所述,美育最终的目的不是塑造一个个绘画能手,而是塑造学生们能用美的眼睛发现美、欣赏美,丰富学生们的精神世界。老师们应该充分利用美术的独特魅力,改变原来的传统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所以老师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们欣赏美、感知美,创造美,提高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城南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团结合作徐悲鸿美术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美术篇
《墨猪图》
高中教师职业道德方向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提升英语后进生初中英语教学成绩的方法
徐悲鸿的底线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