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2018-05-14张婷黄淑敏郑娇

知识文库 2018年21期
关键词:学时学期课程体系

张婷 黄淑敏 郑娇

引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本课题研究力求在实践中摸索一条连环式课程群建设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之路,打造创新创业精品课程,形成品牌效应。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指出:“创新创业课程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载体。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本课题研究着眼于从素质教育入手,在实践中摸索一条以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率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创业能力为主线,以打造优质教师队伍为基础,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前提,以教育、培训为抓手,打造“新生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职业形象塑造、SYB培训”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连环式课程群,形成品牌效应的特色课程群。

1 建设创新创业专门课程群,形成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积极探索河北省高校创新创业类课程与专业课程分阶段、分层次、分任务紧密结合的教育教学路径,使就业创业系列课程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按照专门课程建设计划分五个学期对学生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第一学期,开设《专业认知》(30学时)、《职业形象塑造与创新意识培养》(26学时);第二学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32学时);第三学期,开设《创业项目策划》(16学时);第四学期开设《创业案例分析》(8学时);第五学期开设创业实践(8学时)。除此之外,开设《合同法》、《劳动法律维权》等选修课。开展《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针对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打造创业精品班。上半年已开设六期,共19个班,人数达700余人。课程组6名SYB创业培训师、6名助讲参与其中,点燃了学生创业激情,增强了创业信心,为今后的创业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从而形成“新生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职业形象塑造、SYB培训”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连环式课程群,打造创新创业精品课程,形成品牌效应。

2 创新教学方法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持续有效地开展集体备课,采用共同分析90后学生的特点、本周教学体会和亮点交流、下周单元设计的研讨和完善,共同达成最佳教学方案“四步走”的形式,促进课程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同时针对课程特点和我院学生实际,因材施教,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原有精品课网站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建设精品资源开放课程。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手段与技术,推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的深入开展。鼓励教师将最新研究成果和创新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精神。

3 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形成实践活动效果评价

针对学生特点,鼓励学生走出去,通过节假日或暑期兼职,使学生在岗位上历练,积累实践经验,逐步走向职业化;支持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意活动,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技能大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培育创新创业精神;依托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对有创业想法的学生重点培养,帮助寻找创业项目,争取资金支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将学生的创业项目策划与专业项目结合起来,通过专业优势带动学生成功创业;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读书月活动、就业创业实践经验分享,提升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和理论水平。

每学期举办一次就业创业课程相关的竞赛、评比,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意作品评比、求职面试考核、创业项目成果展示等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并將学生成功自主创业作为考核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教师、企业人员、学生代表共同组成考核主体,参与考核,实现考核方式多元化。

近年来,我课题组专心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探索出了一条以创新创业课程群的科学建构、单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课上课下的实践活动、创业成果的科学评价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之路。

注:本文隶属于2017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就业创业专项)《大学生创业指导类课程群建设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YCY201714。

(作者单位: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学时学期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学习不是“刷学时”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八年级上学期易错题
试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学时问题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
高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分/学时换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