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在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8-05-14钱锋
钱锋
选择在中职机电课程体系中贯穿融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大幅度提升该类课程乃至整个院校的教学水准。基于此,笔者决定在客观阐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特征基础上,探讨其在现代中职机电课程中的有效应用策略,希望能够引起相关教师的重视。
所谓中职机电教育,实际上就是结合机电专业理论来引导学生完成不同类型实践操作任务的教学过程,其核心点在于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应用型人才。须知传统的中职机电教学,强调以项目化为主,往往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顺利执行,教学效果更加是不尽人意,目前最为有效的整改调试途径便是融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至于翻转课堂的概念和特征,以及其究竟怎样在中职机电课程中妥善应用,相关细节将会在后续予以补充。
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和特征
翻转课堂,主要由美国教育学家发明、完善的,其主张在摒弃传统鸭架式灌输习惯的基础上,大力地推广信息技术,确保学生能够在自主获取重要知识点的前提下,和教师、同学进行深入性互动,进一步加快不同教学活动的完成进度,提升学习实效性。须知以往教师习惯于进行单方讲解,之后为学生设置一定难度的课后作业与复习任务,许多学生因为整个过程枯燥乏味而丧失了跟进动力。翻转课堂则不同,其主张令学生充分使用晚自习等时间自主研究后续全新的知识点,归纳梳理重点问题,之后在课堂中进行集中性地互动探讨;还有就是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所有阶段的自学任务,之后再在课堂中由教师、学生合作进行知识内化。如今这类教学模式在国外得以大力推广使用,其间学生被作为学习活动的直接参与主体,教师的职责就是辅助他们进行一系列知识点深入性探究,而目前我国中职机电课程中沿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始终停滞在初步探索阶段,日后还须结合一系列教学实践经历予以针对性调整改进。
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现代我国中职机电课程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2.1 课前准备方面
想要更加高效率地展开翻转课堂教学,第一要务就是做足课前准备工作,归根结底,就是提前录制或是筛选优秀的教学视频。作为一名合格的中职机电专业教师,必须结合各类教学内容预先录制生动完善的教学视频,或是筛选使用网络中开放共享的一系列教学资源。
第一,强力关注教学视频的视觉效应和质素,避免影响到机电教学课前准备的有效性。
第二,教学视频中适当添加互动交流环节,令学生能够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学会边做边思考。
第三,要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重点的教学内容梳理和讲解完毕,一旦说持续时间过长,便会令学生注意力分散,导致视频教学效率的低下。
至于这部分教学视频,通常要求教师利用专门的网络教学平臺或是邮箱传播给学生,或是由学生自行拿U盘上前拷贝;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创建师生互动交流群,保证及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进一步增强机电教学课前准备的实效性。
2.2 课中教学引导方面
经过上述准备工作之后,能够令学生了解一些基础性的机电专业知识,而后教师的任务,则是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集中性收集各类问题,在特定时间内和学生合作探究来解决,再然后便是向学生布置一些难度适当且实用的项目,进一步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效。如在进行电渣压力焊课题内容讲解期间,教师的目标便是辅助学生熟悉电渣压力焊的工序流程基础上,知道怎样判定该类焊接接头是否合格,基于此,教师就必须结合课程目标设计丰富的学习单元,从而促成学习目标的转换。
首先,依照学生各自的特征进行有序的分组,随后依次布置适当难度的项目任务,令小组成员凭借各自知识掌握状况进行分工协作,进一步加快整个任务的完成进度。在此期间,教师主要就是扮演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更加正确的指导,直到任务完成后,由小组组长负责加以展示和汇报,当中一旦说存在不足的部分,将统一交由教师补充,促使学生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其次,在合理把控课堂教学进度的同时,教师须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效果予以认证,换句话说,就是要客观评价学生在完成不同翻转课堂项目中的实际表现,确保从中总结经验,为后续教学活动高效率组织,提供指导性依据。不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始终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因此就要求教师布置项目任务时,利用表格快速收集相关类型信息并展开深入性地数据分析,最终全面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状况。
另外,课后共享方面。持续到翻转课堂教学部分处理妥当之后,教师就有必要配合现代信息技术来收集并解答教学中的各类问题,之后联合任务完成度和学生表现等,创建完善且实用的电子教学资源,并且透过专门的教育网络平台和学习交流群加以共享,确保学生能够更加快捷便利地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尤其是对于一些内向的学生来讲,他们可以随时透过共享资源观看来消除学习中的盲点,或是利用网络和教师进行即时性沟通交流,持续到每个学生的问题顺利消化掉后,使得班级整体的机电学习效果得以改进。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属于一类全新的教学模式,选择将其融入到现代中职机电教学活动中,将有助于大幅度提升整个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水平,主要原因就是基于此学生能够有目标性地进行课前自主学习,课内问题解答,并在课后凭借教师共享的资源实现自我巩固。希望日后相关指导教师能够大力推广这类教学模式,久而久之,为我国实时性培养出更多职业技能高超、素质完善的机电专业人才。
(作者单位:无锡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