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对策研究

2018-05-14姜玉华张翠玲江佳蕾

知识文库 2018年21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信息大学生

姜玉华 张翠玲 江佳蕾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解决好我国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问题,提出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成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重点。本文以南京晓庄学院为例,分析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提出就业指导的对策。

1909年,帕森斯的《职业的选择》出版,该书首次系统的阐述了有关职业指导理论的知识,开创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先河。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深圳大学是第一个成立就业指导中心的大学。随着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就业困难也成为社会主要问题之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日趋成为各高校的重点工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在不断地渗入人们生活,不断改变社会经济、人们生活方式。在网络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90后大学生受“互联网+”的影响尤为明显,研究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尤为重要。

1 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现存问题研究

1.1 指导团队专业性不足

经调研,发现很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还保持在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中,没有配备专业的就业指导人员,很多就业指导工作由辅导员来承担。以南京晓庄学院为例,目前全校就业指导工作均由各院系的辅导员承担,就业指导工作也均由辅导员承担,充分显示了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团队的专业性不足。

1.2 就业指导内容单一化

目前,各高校的就业指导一般以课程化教学为依托,主要从就业形势、简历制作、面试等相关内容安排课程,内容上偏理论,缺乏实践应用性;且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内容都是千篇一律,大同小异,不具有各自专业特色及学校特色。

1.3 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

在问卷调查中,对于 “高校就业指导是否完善?”这一问题,仅22.78%的学生认为是完善的,31.68%的学生认为不完善,46.53%的学生则认为一般,同时85.1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完善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并会给高校学生带来实际性的帮助。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就业指导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完善的内容还有很多。

1.4 “互联网+”利用率不足

从问卷调查中发现,63.37%的大学生会使用互联网时去了解就业工作前景状况,并且大多数人认为高校发布就业信息的最好方式有以下三种:校园微信平台、学校官网、学校就业信息专栏;但是同时也发现新媒体技术及微信公众平台在管理上存在缺陷,22.77%的人认为平台信息过于杂乱,36.63%的人对该平台的了解度不高,2.97%的人完全不关注,这些问题说明对互联网的利用率存在问题,管理上也存在不合理。

2 解决目前就业指导问题的对策

2.1 建立专业化就业指导队伍,提升团队专业性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教学[2002]18 号)》文件中指出要提高指导团队业务素质,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对此,首先可以通过引入优秀的就业指导工作者,以教研室集体备课等形式不断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精细化;其次可以通过北森等专业生涯指导、就业指导团队力量的引入,提高校内专业指导队伍的专业性;也可以像国外优秀的就业指导团队学习,学习他们的就业指导模式,并结合当下现状进行就业培训,让学生拥有正确的就业观是就业指导团队的重要任务之一;就业指导团队通过专业性的知识以及观察瞬息万变的社会状态,不断地对就业指导工作进行完善,从就业心理、职业技能、自我评测等多方面来全面服务学生,从而建立专业高效的就业指导团队。

2.2 提供充足有效的就业信息,完善就业指导内容

教育目的明确性。高校的就业指导团队应明确自身指导的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就业指导规划为责任,从各个角度剖析并以合适的方式提供良好的指导方案,例如以不同专业、不同家庭条件、不同志向等多方面因素出发,通过专业的指导团队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来制定准确的就业指导方案。

高校的择业观指导,正确审视自己的能力,确定正确的择业观;就业信息指导,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信息库,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就业信息获取效率;择业技巧指导,收集择业信息,制作求职材料,甄选岗位优劣;就业心理指导,缓解就业压力,合理规划就业计划,正确对待岗位竞争。

2.3 新媒体与传统相结合,保障就业制度体系的全面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让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有了新的突破,为就业指导辅助工作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互联网本身信息交换具有时域性、互动性、成本低、以及个性化和使用者多等特点。利用互联网加强就业观念,来对自己的实力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为自己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加以弥补。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服务与管理系统,提高服务有效性,有专业人士为就业过程迷惑者进行交流解惑,让这个平台变的有吸引力而不再是一个死板的网站。

在构建互联网就业指导体系下创造新型的就业指导方式,从而为传统的就业指导体系创造全新的模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出台新的就业创业政策,让人们在劳动中实现财富和价值;高校事业的蓬勃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当代大学生在不断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下也应该加强创新创业工作,培养自主创业意识,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以我认知,可以利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高校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广泛宣传政府对鼓励当代大学生创业的新政策,让学生通过多途径了解创业知识,增强创业意识和提高创业兴趣度,并且要把创业知识增添到就业指导课程中,从课程中产生创业意识,改变就业难的现状,解决民生问题。

2.4 合理利用互联网平台,全面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海量信息的更新換代,都指明了就业指导工作发展的新方向,搭建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完善互联网信息收集分类系统,学生在平台上进行筛选、检索,通过分析判断选取适合自己的信息并予以利用;就业指导工作者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类似于淘宝客服的后台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为有疑问的学生进行24小时线上答疑解惑,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也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就业市场状况。同时搭建校友互动交流平台,让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向毕业生询问就业问题,毕业生也可以通过平台分享求职实习经验;完善就业指导平台做到一应俱全,使得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服务更加全面。

3 结论

高校招生人数的扩大使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多,同时毕业生的就业困难形势也日趋严峻,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已经不能更好的解决现有的就业问题,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团队专业性不强、就业指导内容单一、就业指导制度不完善造成了就业指导工作效果止步不前的现状。结合当下的“互联网+”的新型创新力量,通过开拓新方法增强就业指导工作效率,提高学生就业的综合能力,来挖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校整体就业指导工作水平,解决就业困难的社会问题。

本文系南京晓庄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为2017XSKY117。

通讯作者:张翠玲

(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环境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信息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大学生就业趋势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订阅信息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