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升途径探讨
2018-05-14盛曦
盛曦
近年来,大学教育已经步入了一个全面创新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数量不断增长,人才要求不断提高,这也就对我们的大学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不仅仅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要具备高素质,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无限的创造力。所以,当代大学教育工作应该越来越值得我们深思,笔者投入大量精力进行调研和探讨,在本文中力图阐明自己的观点,为这一教育管理工作的问题提出见解,希望能有所参考价值。
目前,如何做好学生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每一位高校老师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如何培养出社会需要、国家需要并且具备实现自我价值的德才兼备的当代大学生,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 当代大学生行为心理特点分析
1.1 思维活跃,反应敏捷
当代大学生身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思维活跃,反应敏捷,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并且提出多种多样的解决办法。在现代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熟练掌握的各项技能也为他们的思想开拓了一扇光明的大门。他们大都富有极强的好奇心,会广泛涉猎弥补自己的知识性不足,也能够找到行之有效地方法促进自己的提升。
1.2 善于创新,想法突出
对于目前高校的大学生群体来说,他们大都是“90后”的一代,处在世纪之交出生的他们,经历了新中国以来发展最高效、最快速的阶段,所以他们的创新意识是非常突出的。现在高校大学生的方法都比较独到而且突出,这也就显示出了他们身上的另一方面显著特点。他们敢想、敢做、有胆识、有谋略,他们身上带有着这个时代的创新气息和文化烙印。这个大学生群体也是我们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的青春洋溢、朝气蓬勃,我们的社会也会随之变得富有无限生机。
1.3 偏重个性,缺乏合作
当代大学生是成长的一代,是偏重个性的一代,他们每个人身上都带有不同的标签,他们也排斥和别人雷同。在这些大学生的心里,“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这样的个性化标签是很多人都具有的,这种个性化能够给每个人都带来不同的发展,但也正是这样的个性化,使得有一部分人过分注重自我,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显得有些自私。也许是独生子女的缘故,当代大学生中很多人都不会与人合作,缺乏与人的沟通交流。这一问题如果把握不好,可能很难做好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1.4 实践不足,欠缺经验
大学生群体都是一批有活力、有想法、有干劲的年轻人,他们具有很强的参与意识,一方面渴求施展才能,得到认可;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经验,实践能力不足。他们喜欢参与各种活动,可往往又流于表面,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挖掘。他们对社会了解不够深刻,往往只按照自己的意志做事情,所以会导致常常出现“无用功”,这不仅仅会使得他们的心理产生矛盾,而且会打击到他们的信心。因此,更需要我们高校教育管理实行良性引导。
2 大学教育管理工作者角色定位
2.1 学生教育的引导者
在当代大学教育管理工作中,管理者的身份定位是否准确关系着这一工作是否能切实做好。管理者在学生教育中首先应该充当的是引导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有前途的道路,引导学生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勇敢作出决定。
2.2 学生心理的疏通者
大学生基本都已经是成年人了,他们的身心发展都逐步趋向成熟。但是,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仍然避免不了会遇到很多困惑,会有心理上的一些问题。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要当好他们心灵上的疏通者,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我们不仅仅要重视对他们的教学,更要注重他们的心理变化,多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同学生真正交朋友。
2.3 学生背后的服务者
当代大学教育管理工作,要求我们管理者做好在学生背后的支持工作,当好一个“服务者”。他们是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所以我们要鼓励他们不断创新,多进行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学校、家庭都应该是这个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陪伴者和支持者,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要尽可能地为他们做好服务。
3 当代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现状
3.1 管理观念更新落后
前面说到对于当代大学教育管理者的角色定位要准确,所以我们的管理观念也要与时俱进。作为一个管理者或者一个管理团队,我们必须要站在改革的前沿才能推动其进步,我们要了解到最新的思想动态,把握最优的理论观点,只有我们的管理观念更新了,我们才能制定优质的管理办法,实施优质的管理制度。根据笔者对目前部分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调研发现,很多都存在教育管理观念滞后的现象,管理者的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现状。所以陈旧的观念教育不了现代的学生,导致教育管理工作出现无法预估的问题,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管理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3.2 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教育管理观念的落后,所以也导致我们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如果处理不好这两个问题,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就无法做好,也无法管理好学生。在我们现在的大学教育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很多大学还固守着传统的制度模式,没有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获取经验教训,所以这一方面亟待加强。只有我们的教育管理制度以学校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位,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3.3 管理方式不夠科学
在当代大学教育管理工作中,科学的管理方式是最为重要的环节,是能否坚持践行下去的保障。现在的大学教育管理工作中,很多都不能达到这一保障,他们的管理中出现的很多漏洞都是由于管理方式的不科学。很多高校都秉承着原来的管理模式,把管理者的身份放在绝对专权的位置,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他们的管理方式都缺乏科学性,没有深入研究,无法真正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参考性的建设意见。
4 如何做好当代大学教育管理
4.1 树立“学生为本”意识
如何做好当代大学教育管理工作,首要的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当做工作中的主体,这样才能做好引导者、服务者。我们在工作中,在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状态,包括他们所遇到的一些问题等,摸清楚他们所想,才能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帮助。我们的管理者不能只是“空想者”,应该多与学生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当好学生的良师益友,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我们的教育管理中应该倾注更多的爱心,尊重学生。每一位教育管理者都要明白自己在当代大学教育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并努力靠近它。
4.2 善于规划,总结创新
面对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除了清晰的认识以外,还应该善于规划,高瞻远瞩,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大学生面临的不仅仅是学校,还有社会群体,所以我们在管理中也要注意不能仅仅把他们当做学生,我们的思想也要与时俱进。根据学生面临的不同学习和实践环境,我们在规划管理方式的时候也要用勇敢创新,摒弃传统。
4.3 注重多元化综合分析
在当代大学教育管理工作中,由于学生群体特点的不稳定性,所以要求我们在进行工作时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考虑问题,注重多元化综合分析问题。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往往是繁琐的,但是我们的工作者在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必须要沉着冷静,做到有条不紊。我们看待问题要全面,保持头脑清晰。
结语:大学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个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的过程,新形势下对我们的要求也更加严峻。我们唯有仔细钻研,用心对待,做好每一个当代大学教育管理工作,才能对得起国家、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学生。我们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创造出有效的管理方法。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