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作业的创意布置

2018-05-14许海洋

知识文库 2018年24期
关键词:布置作业探究

许海洋

作业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优质的作业一方面能巩固已学知识,另一方面能有效反馈教学效果。长期以来,在应试教学的背景下,作业往往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未能发挥巩固新知、反馈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当在结合具体实际的基础上进行创意布置,丰富作业形式,开拓学生思维,使学生不再将作业视作一种负担,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1 实践类作业,巩固已学知识

实践类作业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借助测量、试验等多种手段,化抽象为具体,将书本上的计量单位化为实际生活中的物品的计量单位,根据在实践过程中得到的数值,合理、有效解决问题。例如:在计量单位的学习中,主要内容有长度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和体积单位、种类单位、速度单位等。在实际生活中,这些计量单位用处较大,但较为抽象,学生的理解不够透彻。在“长度单位”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为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长度这一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单位,教师可以布置让学生测量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作业,如床、沙发、茶几等。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有效感受到长度是无处不在的,不只是书本上的线条。通过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巩固新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手工类作业,培养动手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图形的环节较多,在该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布置手工类作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手工类作业具有培养学习学习兴趣的特点,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例如:在学习“角”知识过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角,通过将书本上角的图像还原为具体实物,从而有效观察角的特性,巩固角的知识,并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布置手工类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启迪学生,如:角是什么?角有什么特性?可以选用哪些材料等等。通过有效的指导,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完成手工作业。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通过对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进行点评,并选取完成效果最佳的手工类作品作为教学用具,进行教学活动。通过将书本上的角化为现实中的具体实物,有效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掌握到角的知识。

3 探究类作业,培养探究思维

数学是一门充满探究性的学科,探究类作业是需要学生充分利用探究思维,在掌握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探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提出合理的策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能有效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充分培养探究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完成“估算”的学习后,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布置探究类作业,学生通过从课本估算与精算的适用范围等知识入手,在面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时候,合理选择应当采取估算还是精算。如,去超市购物时,带了50元钱,玩具18.6元,文具16.9元,零食14.2元,在购物过程中和结账时两种情况下判断钱是否够需要采取何种计算方法。通过书本知识,学生基本可以合理采用计算方法,在购物过程中,可以采取估算方法,即18+17+14=49,即够用;在结账时,收银员则采取精算,得到准确数值,即18.6+16.9+14.2=49.7,即够用。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探究思维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在探究完成后,既利用所学知识合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又充分培养了探究思维。

4 调查类作业,培养实践能力

调查类作业是指通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调查的数据、资料,合理设计方案,解决实际问题。调查类作业作为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有效让学生在完成作业、巩固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参与社会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完成“平均数”知识的学习后,教师可以布置让学生调查社会生活中的相关数据,并求平均数。由于社会生活的不同,学生调查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有些学生会选择调查市场上某种蔬菜的九阿哥,根据调查结果得到平均数;有些同学会选择分时段调查小区出入人口数量,通过调查结果计算平均每小时通过的人口。在第二种调查中,由于选择的调查方法不对,不具备合理性,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如让学生通过连续一周调查同一时段小区人口出入数量,从而计算平均每天該时段人口出入数量。调查类作业需要学生融入实际生活,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业作为巩固新知、检验学习学习效果、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需要进行创意布置。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创意十足的作业,既能有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又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思维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善成小学)

猜你喜欢

布置作业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快来写作业
特别号都有了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
坦克的组成和总体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