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状况研究

2018-05-14任可李叶叶

知识文库 2018年24期
关键词:微文化利用微群体

任可 李叶叶

“微文化”已成为当前主流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人们的思想行为、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厘清“微文化”的形式与内涵,研究“微文化”环境下大学生群体思想行为状况,对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近年来,以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为背景、以智能手机等智能移动终端的全民普及为基础,以“微信”、“微博”、“微支付”等“微应用”的广泛使用为动力,“微文化”已成为当前主流文化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而作为新时代最为活跃的大学生群体,“微文化”的持续快速发展也对他们的思想行为、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厘清“微文化”的形式与内涵,研究“微文化”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状况,对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思想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1 “微文化”的形式与内涵

“微文化”目前尚无一个明确统一的概念,互动百科“微文化”词条提到 “此词经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机构专家审定入选2010年年度新词语,并收录到《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并给出了一个“提示性释义”:指由于微博这一网络平台的产生和普及而衍生出来的注重向个体和微观发展的文化现象。百度百科“微文化”词条提出“微文化”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由当时微乐队主唱麦子提出,并在2008年出版专著《微的哲学》,词条中对“微文化”给出的表述是:“它是一种积聚的力量,通过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不经意间却改变了人民的生活”。以上表述基本体现了“微文化”的某些特征但仍较为笼统,而结合“微文化”的发展特点进行梳理概括,“微文化”的概念应包含形式与内涵两个部分。从形式上看,“微文化”是网络时代的延伸与变革,是以移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为背景,以智能手机的全民普及各类APP软件的广泛应用为动力,注重个体表达、微观互动的一种新时代文化现象。从内涵上看,“微文化”是当今主流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阶段表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阶段标志,也是新时代个体需求的具体展现。

2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状况调查

2018年3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指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53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7.5%;10—39岁群体占整体网民的73.0%。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0%。网民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学生群体占比为25.4%。由此可见,学生群体已成为受“微文化”影响最深的群体之一,而学生群体中思想最成熟、自主性最高、接触社会最早的大学生群体理所当然成为“微文化”影响下最为活跃的群体,调查分析“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状况,对于加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大学生思想素质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

2018年6月,课题组对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发布到该校11个不同专业共30个班级的QQ群与微信群,调查总人数达1002人,学生层次为大一至大三年级的大专生或本科生,年龄阶段在18—22岁之间,最后回收有效问卷934份,回收率93.2%。从问卷收集分析的结果看,在“微文化”环境下大学生群体的思想与行为发生了一定变化,对其学习与生活方式产生了显著影响。

从上网时长来看,平均每天上网时长为2-5小时的为365人,5-8小时的为321人,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39.08%与34.37%。最常用上网设备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最多,达845人,占总人数的90.47%。同时开通微博与微信的人数达774人,占总人数的82.87%,两者皆未开通的仅有4人。在校期间最主要的了解时事新闻的手段,835人选择网络、手机媒体,占总人数的89.4%。对于微信微博的使用用途来看,大学生主要利用微博关注朋友(442人次)或明星动态(467人次),主要利用微信聊天交往、刷朋友圈(778人次),关注感兴趣的公众号(586人次),喜好微信支付(567人次)。对于微博微信使用频率调查来看,从不在微博微信上发布、评论或转发消息的仅60人,只占6.42%。被调查对象中有781人认为微博或微信已成为其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占总人数的83.62%。由此可见,“微文化”环境下大学生群体手机上网频度高、时间长,微博微信的应用已成生活常态;从利用微博微信的互动来看,被调查对象中有796人表示愿意使用微信或微博关注自己的学校和老师,占总人数的85.22%。利用微博微信经常或偶尔与班主任、辅导员、授课教师交流互动的有656人,占总人数的70.23%。被调查对象中有906人表示学校有必要开通官方微博与微信公众号,占总人数的97%。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乐于利用微博微信的方式关注学校与老师,利用微博微信进行沟通互动成为大学生群体常见的交流方式。而对于“微文化”总体概念的了解,有440人表示 “听说过但不太了解”,有374人表示“从来没听说过”,两者总共占到总人数的87.15%。而100%的调查对象对于具体的微应用概念,如“微信”、“微博”、“微电影”、“微整形”、“微支付”、“微公益”等中的全部或多个都有一定了解,其中有658人表示曾参加过“腾讯公益”、“百度公益”、“水滴筹”等“微公益”活动,占总人数的70.45%。由此可见,大学生群体对于“微文化”的总体概念并无深入了解,更多关注的是具体实际的应用。

3 “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产生的主要影响

3.1 “微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必然给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带来显著变化。“微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快捷”、“便利”、“碎片化”、“个体展现”等,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交等方式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首先,学习手段变得更加丰富,学习的时间空间不再受限,“微教学”的理念与方式在不断深化。高校设计与开发更多适合线上学习的课程,将传统课程“微课化”、“网络化”,将知识点打碎重组,学生可以利用智能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传统课堂教学的延伸,可以利用各种闲余碎片时间、各种场所地点学习,学习更加快捷方便。其次,手机及其“微应用”成为大学生群体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手机上选课选导师,手机上考试报名查分、上课签到,手机上购物消费,手机聊天、玩游戏,手机支付,手机上用微博、微信、QQ等网络平台发布、转发、评论消息,刷微博和朋友圈、智慧校园的手机应用等等不胜枚举,移动网络、智能手机和大学生个体形成了日常的固定组合。最后,“微文化”环境下大学生群体的社交手段变得更加主动和个性化,除了微博或微信公众号关注、微信朋友圈、QQ群等互动外,許多新颖的社交与个性展示方式不断呈现,如近年来“抖音”、“快手”、“微视”等短视频火爆兴起就是其中的代表。

3.2 “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微文化”的高自由性、高互动性、高便利性、泛娱乐化等特性对大学生产生了强烈吸引,导致部分大学生沉溺于网上交友、聊天、游戏、购物等,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影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大学生手机成瘾问题或称手机依赖症。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从简单的个体行为演化成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对不同背景的大学生的生活、健康、情绪、学习产生深刻影响。

3.3 “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总体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挑战与机遇是并存的。“微文化”从形式上看是互联网技术飞跃发展、市场环境日益成熟带来的必然发展阶段,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智能手机的全民普及、APP软件的广泛应用等等,这是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带给人们的福音。从内涵来看,“微文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具体表现,是文化体系发展完善的重要阶段,是新时期社会与个体的必然需求。从国家与政府层面完善立法执法与系统监控,从教育部门与高校层面加强管理与引导,从大学生个体层面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与方式,“微文化”带给大学生群体的将是更全面的知识体系、更快捷的信息获取、更丰富的学习手段、更宽裕的个人时间以及更先进的思想理念。

本文系2016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微文化”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立项登记号:16B17),课题组成员李叶叶、周若清、周勇、唐顺利、任可。

(作者单位:长沙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微文化利用微群体
利用微课实现课前与课上、自主与点拨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案例研究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调查
中间群体
微距镜头下的种子之美
微课辅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论网络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