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几种启发式
2018-05-14杨易
杨易
启发式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是否得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率的高低,语文课堂上教学环节多而杂,笔者难以进行面面俱到的论述,下面主要从导入艺术、提问艺术、情感交流艺术和板书艺术这四个方面来谈。
一、导入艺术
一个好的开头是一堂语文课成功的一半。要想使语文课堂导入更有启发性,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激发学生迅速进入课堂角色。
创设情境激趣法。创设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诱发他们的潜能和灵感。在教学《安塞腰鼓》时,笔者考虑到湖北的学生对陕北的民间艺术(安塞腰鼓)较为陌生。为此,笔者先简介“安塞腰鼓艺术”,再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片段。这样导入,学生兴致盎然,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了很好的伏笔。
设置悬念激趣法。笔者在教学《变色龙》时,精心设计了一段导语:同学们,有一种动物,它能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色,大家知道这种动物的名字吗?有的人也会变色,想认识这样的一个人吗?…………课堂上像平静的水面投下一块石子,泛起了美丽的涟漪。学生的好奇心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学生对课外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欲,从而在愉快而热烈的情绪中投入课堂活动。
二、提问艺术
提问是一个师生设疑交互作用的动太发展过程,而非简单的发问操作。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创造源于思考,循着学生思维规律设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边想边学,边学边疑,或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设置问题,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问题不宜太多,导致喧宾夺主。也不能为问而问,以问代教。提问方式要灵活多变,以激发学生思考為出发点,从发问手段看,可口头发问、板书发问、运用媒体发问等;从发问角度看,可开门见山地“直问”,可变中求新地“曲问”、“借问”、“串问”等。
三、情感交流艺术
语文课堂的人文色彩浓,师生的情感交流频繁。教师要善于通过情感交流,恰当调控、影响学生的情感,变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情感健康发展。具体表现在情绪感染、情趣沟通、情理交融和体情应变等四个方面。
情绪感染。课堂上语文教师的一言一行,总是有意无意地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使学生产生某种良好的或不良的情感体念。教师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情绪,对学生表达真诚的热爱、尊重和期待,对汉语表现迷恋和追求,就是对学生进行的潜移默化的启发。
情趣沟通。良好的情趣沟通能在师生间形成情感共鸣,让学生乐意接受你的观点,乐意赏析雅词、妙句、精段、美文,乐意走进文本。教师还要主动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学生打成一片。这与一些教育专家提出的“愉快教育”和“情境教育”等教育模式是不谋而合的。
情理交融。教师要以课文为载体,认真挖掘其中的情感因子,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然后,将这种情感体验转化为直观的语言、板书等。让学生从师生互动中既受到情感熏陶,又品到其中哲理。
体情应变。语文教师不仅要会咬文嚼字,还要会“察颜观色”,能从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等,准确、敏锐地捕捉其细微的情感变化,从而随机应变,调整教学节奏。
四、板书艺术
语文板书是教师配合教学用最凝练的文字和最简明的符号、图形等展示文章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教学手段。设计精妙的板书,有助于启发学生对字面的理解、对语言的感悟和对情感的体验。板书的选材要有目的性、简要性、科学性和启发性。板书的布局要脉络清晰、均称得体、计划严谨、水到渠成。板书还要字迹工整规范,图形美观形象,书画流利迅速,色彩醒目典雅。板书方式可活用,如挂板式、遮幅式、随堂式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