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小学生在“玩”中学数学

2018-05-14郑月娥

考试与评价 2018年3期
关键词:快乐学习游戏教学激发兴趣

郑月娥

【摘 要】“玩中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强调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孩子增强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和做事,学会合作和尊重他人,在小学阶段,以“玩中学”为主,以“游戏”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在玩中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学会与其他的小朋友合作分享。

【关键词】小学数学 激发兴趣 游戏教学 快乐学习

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人类的本能,是一种自我满足和成长的需要。学生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就必须“玩”好,老师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成绩就要让学生会“玩”。作为教师,我认为我们要真正地做到以生为本,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调动起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想方设法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快乐学习数学。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不断地探索、总结和反思,努力做到以下几点,教学效果非常好。

一、认识数学是好玩的

世界上好玩的事物,很多要有了感受体验才能食髓知味。有酒仙之称的诗人李白写道:“但得此中味,勿为醒者传”,不喝酒的人是很难理解酒中乐趣的。要想使孩子们喜欢数学,老师一定要对数学感兴趣。很难想象:一个不喜欢数学的老师能够教育出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因此,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亲身经历、体验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并且善于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数学问题。

如六年级下册最后的2次实践活动《制定旅游计划》和《绘制平面图》,许多老师根本不会带领孩子去完成。因为老师自己没有去亲身体验过,没有感受到数学带给自己的乐趣,也就不可能带着孩子一起去经历。我们的孩子也就不会感觉到数学好玩。

二、使用学具在“玩”中学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让学生在玩中学,就可以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

例如:三年级学生学习两位数除法,用一位數除两位数,商是两位,十位上除后出现有余数的情况,如:72÷6,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可采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7捆(7个10)平均分6份,每份是1捆(l个10),十位商 1;剩下1捆表示1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拆开和2根合并成12根,再平均分6份,每份是2根(2个1),个位商2。通过摆小棒体会剩下一捆继续平均分,怎么分,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以此让学生把动手操作活动和竖式相对照,数形结合,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三、在玩中探索新知

有一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学习是对新知的探索,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想方设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创造各种动手、动脑的实践机会,放开手让学生从玩中学,从玩中掌握数学知识。

比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把学生带出教室,让学生在沙堆边把某一个物体的一个面印压在细沙上。随后,我抓住时机说:“老师想把你们刚才印下的图形拿起来让全体小朋友看,你们谁能把图形拿起来?”这样,学生产生了兴趣,知道不能把印在细沙上的图形拿起来让全体学生看,但又不服输。这就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好胜心,他们开始动脑想办法。于是,我让学生自主探索,看谁能想出好办法让同学都能看见自己印的图形。学生这时开始主动合作,经过一番交流讨论,得出了许多办法:用硬纸片剪一个图形,把沙子撒在涂浆糊的纸板上,用彩笔描图形等。接下来,我让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去做,看谁的方法最巧妙。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又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所以,我们要“以动诱思,以思促动”,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感悟,获得知识,感受乐趣。一定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的氛围中,在玩的过程中,锻炼并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在玩中诱导学生兴趣

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教学中,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使学生在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这有利于保证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促进学生从动作思维向具体的形象思维过度也是十分有利的。

例如在上一年级的《找位置》一课,是让学生辨认方位,学习前后左右,行和列的概念。教师首先是从各自的座位开始,把每一列学生看成是一个小组,从左到右,按几排几列来分,让学生明确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然后老师出示一张设计好的教室座位图,挂在黑板上,让每个学生从图中找出自己的位置并贴上自己的照片,贴对了奖励一张红苹果画片。……最后设计的是让小朋友们去“电影院”看电影,每个人手里都拿着教师设计的有座位号的电影票,让学生自己去跟事先设计好的座位对号,学生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找到了自己的座位,老师则为学生放映了动画片《猫和老鼠》的片断,这一节课就在学生的笑声中结束了。

总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数学,教学的着眼点是学生如何学,而不是教师如何教。教师走进儿童学习的真实世界,结合学生的实际,尊重孩子的天性,遵从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儿童数学学习的心理发展规律而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建构数学知识,形成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这也许是这节课给我们的一点启示。

参考文献

[1]向成书.有效"数学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关爱明天》,2016 (4);

[2]李占平.浅谈如何让小学生从玩中学数学. 《学周刊》 ,2014(29)

猜你喜欢

快乐学习游戏教学激发兴趣
让学生在高效课堂中快乐学习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