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比”部分参评案例的析与思
2018-05-14翟俊辉
翟俊辉
为适应当前体育教育改革和体育教师发展的需求,切实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思想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可操作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于2014年、2016年、2018年举办了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比活动。笔者有幸担任了后两届案例评比的评委,通过评审发现,参赛作品中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现有针对地提出本人的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一、两届参评案例的体例分析
从表1的统计结果中发现,51%的参赛教师能够按照规范案例的标题、案例背景、情境或过程描述、分析反思或评析等结构框架提交作品。49%的教师提交的是一节课的教学实录加课后反思、教学设计、教案、教案加反思、论文、教育教学叙事等。参评案例中,有以体育技能教学与训练、组织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技巧、场地器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主题式的教学过程、教学片段、身体素质训练等为主题的教学案例,也有以转变学生思想与行为的德育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案例。
二、案例评审结果分析
(一)优秀案例占5%
这些案例不仅能够按照规范案例的标题、案例背景、案例情境或过程描述、分析反思或评析等结构框架提交作品,而且案例具有代表性、内容真实、主题鲜明、情节完整、描述清晰、详略得当、分析准确、策略巧妙,具有创新性和啟发性。这些案例能够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给人以深刻的启示,通过《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平台展示出来,将会让更多的体育教师从中受益。
这些优秀的作品反映出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的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写作能力都较强,善于捕捉教学活动中的典型事件,并能对事件进行独到的处理,分析反思挖掘出案例背后蕴藏的教育理念,把教学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生成新知,形成独具特色、可供他人借鉴的优秀案例。
(二)良好案例占20%
这些案例能够按照规范案例的结构框架提交作品,都是教学过程中比较典型的事件,标题准确、主题鲜明。有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过程的表述,但表述得过于笼统、简单;有效果很好的教学方法,但缺少总结归纳与提炼;有对案例的分析或反思,但不够深刻,过于空洞,缺少针对性。根据上述现象分析,这些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在平时的教学研究活动中,接受过相关的培训,接触过案例写作研究形式,了解规范案例的结构框架与写作要求,有教学研究的意识,在日常体育教学实践中能够捕捉到典型的教学事件。
(三)一般案例占26%
这些案例虽然能够按照规范案例的结构框架提交作品,但是存在案例不够典型、标题不准确、主题不明确、主题与标题不一致、案例背景信息量太大、案例过程描述不清晰、问题解决方式太普通、分析反思不深刻、归纳不清晰、缺少创新等问题。这些教师对教学案例写作这种研究形式相对陌生,不善于捕捉教学中的典型事件,缺少有价值的素材,对案例写作的具体要求一知半解;缺少案例写作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缺少较系统的培训与引领。
(四)不是案例的案例占总数49%
从表1中可以看出,这些作品是一节课的教学实录加课后反思、教学设计或教案加反思、论文或教育教学叙事等。这说明提交这些作品的教师,还不清楚这些表述主题与形式同案例的区别,不知道什么是案例,不了解案例的基本特点、不清楚案例写作的基本结构,不懂得怎么去撰写教育教学案例。
面对49%这样不容忽视、触目惊心的数据,有悲哀也有欣慰。悲哀的是教学案例写作这么常见常用,既能提高写作能力,又能提高教学能力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居然有这么多教师一点儿都不会;欣慰的是这些教师能够积极参与到案例评比中来,说明他们是积极向上的、充满对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热爱,笔者十分敬佩这种积极参与的精神,同时也相信只要一线教师用心去学习、去练习,就可以实现从不会写到会写、写得不好到写得好的转变。
三、提升案例写作能力的措施
(一)了解教学案例与其他教学作品的区别
1.教学案例与教学实录。教学案例与教学实录有相似之处,都是已经发生的教学真实事件。教学案例是有目的地选择典型素材,全文围绕主题进行背景简介、过程描述和分析反思;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记录全过程的全部内容,没有内容上的选择与取舍。
2.教学案例与教学设计、教案。教学案例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事件的真实描述,有学生的真实反应,写在教学之后,呈现出来的是教学结果;而教学设计、教案是教学之前预设的教学思路与实施方案,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描述,没有学生的真实反应,写在教学之前,呈现的是教学预期。
3.教学案例与论文。论文是以说理、议论为主,是为理论找事例,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思维;而案例是以记叙为主,兼有说明和议论,是为故事找理论依据,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思维。
4.教学案例与教育教学叙事。教学案例与教育教学叙事有相同之处,都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现。教学案例是背景+故事+点评,强调分析、提炼和升华;教育教学叙事是故事+心理描述,强调叙述,更生活化。
(二)学习掌握教育教学案例的相关知识
要想写好教育教学案例,一定要知道什么是案例,并了解案例的基本特点,掌握案例写作的基本结构与要求。
1.案例的界定。关于什么是案例,中外学者至今似乎还没有提出被公认的、权威的定义。张肇丰认为:案例是一个教育情境的故事。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同时,人们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因此,一篇优质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加点评。易凌峰认为:案例是有价值的教育教学事件与情境,是有启发性的“教育故事”。郑金洲教授认为:所有的案例都是事件,但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所有的案例都是故事,但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可以成为案例;所有的案例都是对某一事例的描绘,但并不是所有事例的描绘都可以成为案例,即“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体育教育教学案例是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真实发生且包含疑难情境及有效解决方法,能引发思考的典型事件。这些典型事件可以是体育活动过程中的组织方式与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技巧、课堂调控、组织管理、教学安全、场地器材开发与利用等实例;也可以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体育意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经历或者是突发情况的解决过程等诸多成功与失败之处的动态素材。这些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事件,形成案例原型,加上背景介绍和分析反思便形成了一篇完整的教育教学案例。
2.案例的基本特点。案例至少具有以下4个特点:(1)真实性。案例必须是来自教育教学实践的真实的故事,不允许虚构。(2)情境性。根据案例的基本要素,情境性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即对相关情境的描述和对问题情境的揭示。(3)典型性。案例所描述的事件是作者严加选择的,有一定的典型意义,能以小见大,有较强的研究价值,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升教育理念。(4)启发性。案例要使人思有所得、学有所获,这是案例的灵魂所在。
3.案例的基本结构与要求。一篇完整的案例,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标题。标题用来揭示教学案例的主题和中心内容。一般是用事件定标题或者用主题定标题。案例的标题有单一式和复合式2种,单一式标题只有一个标题,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语体现主题;复合式标题是除主标题外,还有一个副标题作为补充或说明。(2)案例背景。这部分主要交代事件发生的大致场景,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案例内容和后面的讨论与分析。描述不用面面俱到,需简明扼要地对案例内容、背景、主题等进行概述和提要。(3)情境描述或案例描述、案例过程。这是案例的主体部分,是案例写作成败的关键。这个环节,主要描述问题情境,不只包含问题,还有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具体措施,并包含着解决问题的详细过程,这是案例写作的重点。在案例过程或情景描述时,事件要真实、要有相对完整的情节、要围绕主题;写好关键的细节,描述要具体、清晰;策略要巧妙;方法既要新颖有创意,又要简便易行、有实效。(4)分析与反思或案例分析、案例反思、案例评价。案例分析是针对典型事件和问题解决方法、手段、处理方式以及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的理性反思、分析、有效评价,揭示案例所蕴含的教育理念以及事件的意义和价值,在深刻的层面上挖掘出蕴含在案例中的教学启示和育人真谛。撰写案例,一定要在分析与反思上下功夫。分析时不要面面俱到、长篇大论,需简明扼要;不要就事论事,要以事论理、以理析事,凸显出从案例中所悟到的道理。
(三)研读他人教学案例,积累写作经验
一个人的思维,处理问题的方法、手段是有局限性的。因此,在案例写作的初始阶段,可以通过期刊、网络等途径搜寻优秀案例,阅读、研究、学习他人典型案例,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积累案例写作的间接经验。研读他人的教学案例,不是拿来主义,不能单纯地模仿,而是要在众多的案例中提炼的有效信息,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举一反三,集众人之智慧,有意识地再实验、再创造。研读他人的教案例,是提高案例写作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四)善捕捉、勤思考、多动笔,切实提升案例写作能力
1.将一线课堂作为案例收集素材的基地,善于捕捉自己体育教学活动中有研究价值的故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并对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案例。
2.案例写作可以写自己的故事,也可以写别人的故事。可以通過同行间的教学竞赛、观摩、听评课,及时捕捉他人教学中的事件,记录他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策略等,并对此进行思考、分析,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提出建议与方法,为自己的案例写作提供更多更有用的素材。
3.案例写作能力是教师必备的技能之一,必须通过实践、训练而习得。要想写出好的体育教学案例,一定要善于动笔、勤于反思;只要坚持写作练习,定会熟能生巧,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切实提升案例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