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应用型院校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创新思考

2018-05-14周晓红

教育与职业(上) 2018年4期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顶岗实习管理体系

[摘要]为深化教学改革,创新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应用型院校管理者必须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校企师生互动管理机制。针对当前顶岗实习管理中存在的目标模糊、方法失当、缺乏考评以及保障不足等问题,应用型院校需通过面向未来、以人为本、重视成果、完善条件等方式,创新管理体系建设,提升顶岗实习教学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 校企合作 应用型院校 顶岗实习 管理体系

[作者简介]周晓红(1980- ),女,江苏宿迁人,宿迁学院文理学院,讲师,硕士。(江苏 宿迁 22380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07-0100-04

一、“互联网+”时代应用型院校创新顶岗实习管理体系的意义

(一)提高应用型院校教育质量,有必要创新顶岗实习管理

《2016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显示,不论就业结构还是就业观念,当前我国应用型院校毕业生都与市场需求存在严重脱节,二者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行业面临大洗牌,岗位需求迅速调整,为适应市场变化,应用型院校教育管理必须进行改革。顶岗实习既是应用型院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心,也是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应用型院校需将顶岗实习视为学生培养的关键手段,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真正内化。应用型院校也要将顶岗实習作为检验自身教学水平的重要工具,基于学生在岗位中的实际表现,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而,目前部分应用型院校对顶岗实习的关注度并不高,导致实习内容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存在冲突;实习管理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盛行形式主义,实习质量不容乐观。这些弊端也使得企业缺乏提供实习岗位的热情,实习指导工作粗放,学生沦为廉价劳动力,削弱了学生的实习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实习寻求对口工作的热情大打折扣。为避免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错位,适应应用型院校的教育体制改革,创新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二)“互联网+”教育促进了应用型院校顶岗实习的动态管理

互联网在过去十余年间的发展为教育产业带来了巨大变革,在线学习逐渐成为主流学习方式之一。对于应用型院校来说,“互联网+”应当成为校方、企业与学生间的沟通桥梁。应用型院校需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构建有效的多方互动机制和实习管理平台。

对于应用型院校学生而言,通过互联网技术制作微课程,有利于将较难掌握的、枯燥的理论知识分解为碎片化的小视频,短小精干的内容可以减少学生注意力消退的现象,提升学习效果,同时又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即便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也能够继续参与学习,而且便于院校进行动态管理。

二、应用型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顶岗实习管理目标有待进一步落实

顶岗实习过程中,应用型院校的管理目标应当是协助企业完成学生的培养目标。然而,不少应用型院校相关管理者与学生仅仅把顶岗实习当作一项任务去完成。此外,顶岗实习的专业区分不明晰,同系不同专业的学生使用完全相同的实习方案,在培训目标上也未体现出应用型院校的特色与优势。

(二)顶岗实习管理缺乏适当方法

第一,应用型院校对于顶岗实习的管理过于强硬,容易使学生产生压迫感、挫败感,难以对自身进行客观评价。第二,部分应用型院校热衷于危机式管理,反映在实际管理中时常体现为缺乏预见性。例如,顶岗实习应当通过协议明确参与各方的责任与权利,然而现实中学生缺乏协议保障,即便有相关协议事项,多数学生也不了解,一旦出现问题,校方将置身纠纷之中,影响校企合作。同时,实习指导教师的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加剧了学生管理的无序。第三,大多数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未确立学习目标,缺乏实习动力,只是一味按照要求机械地工作,遇到问题不会主动寻求答案,而是尽可能逃避。更有甚者,由于部分实习基地条件较差,一些学生会出现不到岗或到岗不服从安排的情况,严重缺乏自觉性。

(三)顶岗实习管理缺乏科学考评

第一,考核实施形式化。顶岗实习的具体考核多属于定性考核,评价只是寥寥数语,学生之间的评语既无多少差异,也无实质作用,如“敬岗爱业、表现突出”等,无法准确概括学生的实际表现。第二,奖惩制度不完善。顶岗实习各参与主体应全部参与考核,由考核方给予奖惩,然而多数应用型院校持“包容”态度,对学生的实习效果无任何有效反馈。

(四)顶岗实习管理保障不足

第一,从认识角度看,部分应用型院校只是将顶岗实习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并没认识到其实际价值,因此在顶岗实习期间对学生的关注远远不够。第二,从制度角度看,由于缺乏制度性规制,许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处于放任状态,使得顶岗实习成效大打折扣。第三,从人力资源角度看,由于指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指导水平堪忧,对学生的管理显得捉襟见肘。第四,从资金角度看,由于资金匮乏,应用型院校难以实现奖惩制度的稳定运行。第五,从实训基地看,由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不高,应用型院校能够选择的实训基地数量极其有限,顶岗实习质量可想而知。

三、如何创新应用型院校顶岗实习管理体系

(一)面向未来,建立完善的顶岗实习管理目标体系

1.目标的构建原则。制定管理目标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1)适应性原则。第一,制定的管理目标应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应用型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应紧随社会发展步伐,为社会发展提供所需人才,也才能得到社会各方的支持。第二,制定的管理目标应符合院系、专业实际情况。管理目标应突出应用型院校的办学特色与专业特点,不同专业区别对待,不能笼统制定,以免淡化专业特色。第三,制定的目标应适合应用型院校学生。学生是管理的客体,其本身特性与管理目标存在紧密联系,这也决定了管理的目标定位。(2)先进性与可行性原则。先进性指管理目标需具有前瞻性,要能够吸引学生、激励人心,同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行性指学生能够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管理目标。此外,可行性原则还要求管理目标应由各主体共同制定。应用型院校倘若将制定的管理目标强加给学生,势必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因此应由参与各方共同制定,如由校方提出大纲,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尤其是“双师型”教师的意见,也要参考学生的想法。(3)可衡量性原则。可衡量性原则要求制定的目标必须便于考核,倘若不能对目标进行考核,则无法判断目标是否达成。同时,目标的考核标准应尽可能量化,实在无法量化则应质化,将一个个具体项目的达成与否转化为各项顶岗实习考核指标。(4)时效性原则。时间是衡量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脱离了时间,目标的达成与否便失去了意义,因此除了明确目标的具体内容,还应当确定时限,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拟定时间要求,以便监控工作进度,适时调整计划。

2.顶岗实习管理的目标体系。(1)顶岗实习管理总目标。顶岗实习管理总目标即管理人员的工作目标,也是参与学生应当获得的学习成果。应从实际出发,以学生特点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发掘各项资源的价值。具体而言,应用型院校顶岗实习管理的总目标应当包括:借助科学的管理手段确保学生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促使学生有效完成实习目标,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技术和岗位适应能力,使其赢得就业优势。(2)学校的管理目标。应用型院校在制定顶岗实习管理目标时,应根据不同专业区别对待。对于理工科专业学生,应由校方集中安排实习岗位,其实习目标也易于制定,一般多为熟练掌握何种技能,例如可以将机械设计专业学生的实习目标制定为熟练掌握一种加工设备的操作技能,达到中级以上水平等。对于文科专业学生而言,则难以集中安排实习,岗位适应期也较长,岗位种类繁多,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应按岗位分别制定管理目标。(3)教师管理目标。教师是实习管理的重要实施主体,负责各项具体事务,可根据具体任务将其管理目标划分为:为学生提供信息、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为学生解决疑难、充当校方与企业及家长之间的沟通桥梁、实习记录与评定等。同时,教师还应当根据管理总目标制定自身目标,以便更好地安排管理工作。(4)企业管理目标。学生到岗实习后,多数时间归属企业,因此,企业必须协助校方共同承担管理责任。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安排教育培訓达成安全教育目标,通过岗位指导达成技能培训目标,通过与实习生深入访谈留住人才等。(5)学生自我管理目标。学生也是顶岗实习管理的实施主体,应当通过自我管理促进管理总目标的达成,校企应协助学生完成自我管理,实现对自身的约束。

(二)以人为本,进行有效的顶岗实习过程管理

1.加强学生管理。(1)培养学生的专业热情。专业是应用型院校学生发展的基础,对于自身专业是否热爱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效。应用型院校应在学生入学伊始、专业集中授课期间至顶岗实习前,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专业解读,包括专业特征、职业生涯规划等,提升学生对于本专业的信心,认可学校的培养规划,继而提升顶岗实习的培训效果。(2)加强学生对顶岗实习的了解。实习前,学校应通过各种手段强化学生对顶岗实习的了解,例如,通过PPT讲解实习目的与具体安排,通过拍摄宣传片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正面回答疑问,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

2.灵活运用多种管理方式。顶岗实习存在差异,为此应制定相应的管理方式。第一,对于集中安排的实习,应专门派遣教师参与实习管理,负责学生的在岗工作与日常生活。第二,对于分散实习的学生,应安排专门的教师定期巡岗,并要求所有实习学生每天汇报实习收获,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第三,构建在线管理平台,适时推送实习信息,回答学生提问。

3.突出实习育人功能。第一,企业应选派专人负责学生实习工作。企业要在充分了解学校管理总目标的情况下,积极配合,对学生进行企业规章、岗位知识、安全常识等相关培训。第二,企业应定期安排老员工座谈,解决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遇到的问题。第三,企业应将学生的实际情况定期反馈给学校,公正评价学生实习成绩,构建校企双重管理体系。

(三)重视成果,实施科学的顶岗实习管理考评

1.建立科学的顶岗实习管理考评体系。第一,考评主体多元化。为确保考评质量,应由企业与学校共同组建包括辅导员、专业课教师、企业技术骨干在内的评价考核队伍。第二,考核内容全面化。除了考核学生技能之外,还应了解学生的专业素质与品德操行。第三,考核方法多元化。应以更加客观的定量考评为主,无法实现定量考评的部分可以选择定性考评。定量考评包括技能、知识、考勤及奖惩等;定性考评包括态度、道德、素质及协作关系等。第四,严格考核实施过程。对于学生的实习成果应加以技术分析,做到科学、全面、公正。

2.合理奖惩。第一,校方或企业均可设置奖金,对学生实习成果进行评定分级。对特别突出的学生应拔高奖励层次,给予院级或校级荣誉。第二,对消极待岗或者不听安排的学生应给予警告处分、延迟毕业等相应处罚。

(四)完善条件,加强顶岗实习管理保障

1.认识保障。校方应树立发展观,将顶岗实习视为办学质量的保障和提升学校声誉与办学实力的重要举措,不断提升顶岗实习管理质量。企业应转变人力资源观念,将顶岗实习发展成为吸纳优秀人才的重要渠道和企业自身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重视顶岗实习管理。

2.制度保障。国家应完善校企合作相关法律制度,明确顶岗实习各主体的权、责、利。对于顶岗实习工作开展良好的企业,应当给予税收优惠;对于拒绝接收实习生或在顶岗实习中管理失责的企业,应当追究法律责任。教育主管部门还应完善实习协议内容,切实保障学生权益。

3.人力资源保障。校方除聘请有经历、资历的教师外,还应引进部分在岗技术骨干构建兼职教师队伍,并通过奖励措施留人。同时,学校也可选拔部分优秀教师组建实习指导队伍,鼓励教师进入企业进修,强化教师实践技能。

4.资金保障。由于国家教育拨款有限,应用型院校可开发多种渠道募集资金,包括开展创收项目、与企业合作开展员工继续教育、发动校友捐款等。应用型院校还可设置实习专用款,在学校资金宽裕时增加用于顶岗实习的储备资金比例,除必要开支外,大力邀请专家授课,引进“双师型”教师,落实奖惩制度,进而提升学生实习质量。

5.实习基地保障。应用型院校需多方考量,尽可能选择专业对口、管理水平高、技术声誉好的企业。而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前,应用型院校也应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快速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以更好地实现校企长期合作。同时,应安排专人负责,通过不定期邀请企业技术骨干或人力资源主管开展座谈、与企业洽谈项目合作等,建立学校与企业的长效联系,在维护好现有实习基地的同时,开拓更多的实习基地。

[参考文献]

[1]周菁.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肇庆学院学报,2014,35(4).

[2]杨美玲,刘政煌.基于AHP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6(10).

[3]李宁.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创新——以广西机电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0(8).

[4]梁润华.互联网时代: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顶岗实习风险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22).

猜你喜欢

应用型院校顶岗实习管理体系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地铁资产管理体系运行评估研究
基于ERP系统构建协同化的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体系
“珠江”荣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理念与框架设计
试论应用型院校教学与科研评价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