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提升国际传播力

2018-05-14霍永哲

知与行 2018年5期
关键词:世界工作

霍永哲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为做好新时代新闻舆论和国际传播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目标,是新时期做好新闻传播、特别是国际传播工作的根本指引。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新闻思想一脉相承

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对意识形态和新闻宣传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创立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成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在新闻领域的根本体现。他们不仅对新闻舆论做了深入理论研究,同时还在革命生涯中拿起新闻的武器,成为职业新闻工作者,把报刊活动和革命活动结为一体,长期战斗在新闻一线,创立、指导或参与了社会主义报刊、工人报刊和党的报刊,并撰写了大量闪耀着时代精神和真理光辉的不朽文章。

毛泽东同志早在1948年《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就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意义给予明确说明:“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于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强调指出:“向人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把它变为人民群众自己的主张,并且组织人民群众加以执行。”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对新闻和国际传播工作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的“新闻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三贴近”理论,都对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和国际传播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内涵,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人民立场、坚持正确导向、坚持客观真实、坚持遵守职业操守等重要思想是自马克思恩格斯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出来的新闻思想,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是党的新闻舆论和国际传播工作需秉承的核心原则和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长期以来对做好党的新闻工作高度重视,他在福建和浙江工作期间就对做好新闻工作发表过专门文章,提出“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担负着反映舆论、引导舆论的重要任务”“我们党历来有一个传统,就是通过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人民,反映人民呼声,弘扬正气”等重要思想。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新闻舆论和国际传播工作做出过很多次重要指示。他先后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视察解放军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会见记协九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代表等场合发表重要讲话时对做好新闻舆论和国际传播工作都有全面系统论述,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和发展,是党的新闻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做好新闻舆论和国际传播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

二、做好新时代国际传播工作意义重大

新闻舆论工作本质是争取人心的工作,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是实现毛泽东同志“把我们的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要求的工作;国际传播工作核心又是以上工作从境内向境外、从国内群众到海外受众、从传统媒体到报网微端全媒体的延伸。国际传播工作以争取全世界人民的了解、理解、接受和认同为方向,为维护国家安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为目标。

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带领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作为拥有世界最多人口、最大市场、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一举一动、所思所为均为世界瞩目,世界关注度不断凸显,世界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持续增加。西方主流媒体从改革开放初期鲜有中国报道到当今对华报道充斥版面、汗牛充栋,充分说明海外市场对中国新闻信息和中国立场的真实客观巨大需求。

此外,新生代的90后、00后欧美青年,成长在后冷战时代,对意识形态严重对立的两大阵营没有他们父辈那么强烈和具有直观感受,对华态度相对中立好奇。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对2014—2016年对33个国家民众的调查显示,民众对华好感度已经达48%,非常接近对美好感度50%(三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大大超过俄罗斯的35%。此外,自新世纪开始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媒体的迅猛发展,这都为做好新时期国际传播工作提供了巨大历史性机遇。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要增强忧患意识,必须清醒认识到国际舆论传播格局“西强我弱”局面没有根本改观,西方主流媒体仍然抱有冷战思维,时常戴着有色眼镜看待我国发展与和平崛起,“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杂音噪音时而响起。而我新闻媒体的传播力不够强,影响力不够大,声音总体偏小偏弱,存在有理说不出、说出听不清、说了传不开的情况,“失语就要挨骂”情况突出。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实现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下大力气设置议题,引导国际舆论,讲好中国故事,说明中国立场。

做好新时代国际传播工作具有现实紧迫性。随着中国日渐和平崛起,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为世界广泛关注,影响力持续增大,西方霸权主义焦虑忧虑上升,美国维护其超级大国和世界霸主地位、打压中国和平崛起日渐成为其重要战略选项,中美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杂音不绝于耳。近期由美国挑起并出现反复升级趋向的中美贸易摩擦即是美国打压中国的具体举措。特朗普经济顾问、白宫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坚持冷战思维,在其《致命中国》一书中明确提出的针对中国的十大措施包括“推动中国进行一场茉莉花革命。通过广播、美国之音(VOA)等向中国公民传递美国的声音”。这就一方面逼迫中国必须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媒体影响力,对冲西方媒体污蔑中国、丑化中国的做法,同时要增强议题设置能力,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水平,传播融通中外的中国好故事,向世界更好说明中国,实现我们能把事情做好,也能把事情说明好的目标,增强我媒体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力、影响力。

三、“四个牢牢坚持”是做好新时代国际传播工作的根和魂

新闻工作作为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自然要为其依附的经济基础服务,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都是如此。6月初召开的G7峰会上,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其社交媒体和其他德文媒体刊发的默克尔G7峰会照片鲜明地体现了意识形态属性和导向作用。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党的媒体的根本,也是媒体和新闻人践行党媒姓党,践行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严明政治纪律的具体体现。党的新闻事业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基本观点,新闻传媒的喉舌性是由新闻传媒的阶级性和倾向性决定的。“喉舌”这一词确切表达了党的新闻事业的根本性质和基本职能,指明了党领导的新闻事业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出了做好党的新闻工作的关键所在,明确了党的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党,我们强调的党性,包含着人民性的深刻内涵,党对每一件事情的看法和主张,应该说就是人民愿望、要求的充分体现,就是人民的看法和主张。”把新闻工作中的党性和人民性、人民立场统一起来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属性,也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必然要求。

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要做到习总书记强调的“四个牢牢坚持”,即牢牢坚持党性原则,新闻工作要体现党的意志、反应党的主张、维护中央权威、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不为错误思想提供传播渠道;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媒体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没有绝对的抽象的自由;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在“导”字上下功夫,引导和教育、影响海内外广大受众。

四、遵循好传播规律,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公信力与引导力

習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世界眼光去认识政治形势,把握经济走势,了解文化态势”。在国际传播中,要站在世界大的格局中,在历史交汇期的历程中,以全球视野遵循传播规律,要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创新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和表述,由点及面,由浅入深,逐步扩大共知,以共知谋求共识,通过建设和扩大利益交汇点,寻求情感交汇点、价值交汇点、梦想交汇点,不断化解分歧,扩大最大公约数。

通过讲事实故事,清晰说明中国同世界的利益交汇点。“既讲述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作为有着13亿多人口的国家,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的骄傲和自豪的故事,也讲述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中,国民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2/3、美国的1/7,还排在世界第80位左右;贫困人口还有3 000多万人,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有1 000多万人,几亿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和落户城镇;还有8 500多万残疾人,排在世界80位左右的事实故事。以事实说话,以数字说话,客观准确,以实动人。

讲好机遇故事,用事实讲好中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发展是世界人民的机遇,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超过美、日、欧的综合的中国机遇故事;要配合外交大局,讲好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故事;讲好中国是联合国维和人数最多的国家,一带一路是世界人民的机遇之路,欢迎伙伴国家搭乘中国发展机遇之快车的中国故事。

讲情感故事,构筑中国同世界人民的情感交汇点。以情感打动人心,激发人类对美好事物和真善美美好情感共同追求的心理共鸣。习总书记在2014年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的重要演讲中,使用精彩的“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来说明中国主张“和而不同”,而欧盟强调“多元一体”的相同性,说服力强,让欧洲受众感同身受。

中国日报和其他中国媒体2016年初曾广泛报道美国小男孩Dorian的故事就是讲好感情故事的生动案例。这个八岁的美国小男孩身患癌症,他父亲在互联网上发了一条让不少人心碎的博客,希望能有人在中国长城拍下一张带有“D-STRONG(坚强)”牌子的照片,让儿子没有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这条信息通过互联网从美国传到了中国,数十位热心的中国网友登上长城,给Dorian拍下了一张张带着鼓励的照片。这样的报道传递了中国人民的爱,体现了全人类的共同情感追求,打动人类心灵中最柔软的部分,有很强正面的传播效果。

讲道理故事,文以载道,探寻中国同世界人民的价值交汇点。习总书记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我们也清楚地知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写道: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等道理深入浅出地表明了中国人民追求的价值和受众国家人民共通之处,说服力强,让受众感同身受。

讲梦想故事,构建中国和世界人民的世界梦想交汇点。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传统天下大同思想和马克思主义“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共通之处,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故事,讲述更多人类共性追求,构建人类梦想交汇点。随着全球化的演进,整个世界在经济层面都联系在一起了。一方面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依赖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人类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地球村让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深刻剖析了世界市场形成后的相互依赖“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在国际传播中,力争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思想和理念的同心圆,谋求更多梦想和理念的共同追求。当然追求最大公约数不应该是迎合,更不是放弃原则的顺从和向西方价值观屈服。对西方新闻观和社会中继续保有冷战思维和霸权主义的观点和人物应态度鲜明,坚定自信,据理力争,不放弃原则,不珍惜“羽毛”,坚决斗争。

此外,要注重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真实、立体、全面”的要求,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在报道中应特别注重全面和片面真实、短期和长期真实、个别和普遍真实的关系,践行好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传播中空洞说教、生硬灌输不行,一套话语满足不了所有人,既要注重影响普通人群,又要特别加强影响关键少数,要以融通中外的方式讲述,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引人入胜、循循善诱,取得“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

按照与时俱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方法,在历史的长远格局下认识国际传播工作,是党的事业中较新且具巨大挑战性的工作。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际传播实践以扩大其软实力的经验来观察,软实力的构建和壮大也是需要较长时间量的积累后逐步形成质的突破,从而不断夯实整体国家软实力的。BBC和VOA等西方国家传播工具也有近百年历史,所以要秉持坚定定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水平。生逢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能见证、记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为国家软实力建设添砖加瓦、贡献点滴之力实属幸运,应坚持百姓情怀、人民本色,不断提升素质和能力,把工作做好。

(作者系中国日报社人力资源部副主任)

〔责任编辑:崔家善〕

猜你喜欢

世界工作
不工作,爽飞了?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彩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