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职业教育“校社合作,服务农民”模式的实践研究

2018-05-14王晓燕张启超

今日财富 2018年9期
关键词:工种职教农民工

王晓燕 张启超

农民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非常关键,也是我国社会关系构成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和群体。但农民工在专业技能方面非常薄弱,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具有局限性。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大多数地方政府往往会依靠基层职业教育这一社会力量,构建“校社合作、服务农民”的模式提升农民工整体技能,从而让农民工以更专业的技术水平,为农村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杠杆作用。为此,本文对职教中心这一基层职业教育组织在构建“校社合作、服务农民”模式以提升农民工整体技能水平方面展开研究,希望在进一步提升其培训质量的同时,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

河北省丰宁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在这里的老百姓至今仍未完全摆脱贫困的阴影。鉴于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严峻形势,探索一条既符合丰宁县实际情况,又能较快、较好实现脱贫的途径非常关键。当前大多数地方政府在提升农民工专业技能方面,往往会依靠基层职业教育这一社会力量,构建“校社合作、服务农民”的模式,所以本文对该模式在丰宁县的实践情况进行研究,以进一步促进丰宁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依托基层职业教育“校社合作,服务农民”模式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的现实意义

河北省丰宁县地处我国京津冀周边,具有明显的地区优势。但是,该县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一直非常低。导致丰宁县致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实力弱。

丰宁开放开发晚( 1998年才被批准对外开放)、经济总量小、产业层级低(三次产业比重为1:1.5:1.4),基本以初级产品为主,缺少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点企业,造成致富能力弱。

第二,贫困程度深。

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尤其是素质低、无致富能力人口多。另外,丰宁肩负着为京津阻沙源、涵水源的政治任务,经济项目受到限制,群众增收压力大。

第三,自然条件较差。

年均降水量仅为434.7毫米,无霜期最短为100天,土壤沙漠化严重,加上自然灾害多发,使农业生产投入大、产出少,效益低而且不稳,影响了农民脱贫致富。

第四,基础设施缺。

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公共服务设施欠缺,基础设施普遍落后于周边县区,公路密度仅为35.72公里/百平方公里(河北省公路密度为102.38公里/百平方公里,承德市公路密度為54.97公里/百平方公里),尤其缺少高等级公路,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

第五,技能水平低。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小城镇的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业领域转移出来,进城务工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不少务工的农民“经商没票子、搞企业没技术,出去打工没路子、拿不到工钱没法子”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二、利用基层职业教育“校社合作,服务农民”模式培训农民工技能的具体措施

第一,健全组织机制。

为做好农民技能培训,丰宁成立县农民培训领导小组,县长亲自挂帅,下发红头文件,建立“政府统筹、人社部门牵头、乡镇负责招生、职教中心承担培训”的运行机制。把农民培训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十大民心工程,把农民工培训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有机结合。把做好农民工技能培训作为百姓脱贫、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就业、统筹城乡的重要措施,形成政府重视、行业企业参与、社会支持良好发展氛围。

第二,合理安排时间。

为适应农民工培训需求,丰宁尽量做到不耽误农时农事。对返乡农民工抓住春节返乡时机,不占用外出打工时间,在春节前后进行培训。对于在本地打工的农民工,避开农忙和打工时间。对于普通农民,做到不占用农忙时间。对于有特殊需求的行业和工种,具备开班条件的立马开班培训。做到了依据工种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每期培训时间掌握在10到25天。

第三,按需设置工种。

根据农民工需求设置培训工种,对缺少就业技能或就业技能单一的外出务工人员,设置木瓦工、钢筋工、水暖工、电工、焊工、计算机、月嫂、婚纱摄影、庆典服务、月嫂、护工等十几个工种。对从事特种行业需要的人员,设置了低压电工、建筑电工等工种。

第四,提供专用场所。

丰宁职教中心不断创造条件,为培训提供专用场所。学校设有5个专用培训教室、1个大多媒体阶梯教室,可容纳500人学习。学校有70个实训室,面向培训开放,确保实践需求。设有考核训练车间,可对17个工种进行技能鉴定。2016年12月学校又投入15万元,高标准建设了月嫂、护工两个实训室。学校建有专用的农民工培训宿舍楼,可容纳300人住宿。两个餐厅可保证1000人同时就餐。

第五,选聘师资队伍。

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技能教师人才库。按照“能者为师、按需聘用”的原则,选聘一批校内外优秀专业教师、行业企业能工巧匠、技术能手,成为农民工技能培训兼职教师。通过建立技能教师“人才库”,源源不断地为做好培训提供人才支撑。

第六,完善培训模式。

不断总结,制定并完善了“理论+实践+技能鉴定”的培训教学模式,有效保证了培训质量。理论课教学采用易于接受的多媒体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实践教学,注重教师示范指导、学员动手操作,实践课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降低了农民工学习的难度,有效促进了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

第七,开展技能鉴定。

学校申请建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所,开展职业技能鉴定。鉴定工种有木工、管道工、钢筋工、混凝土工、瓦工、月嫂、护工等17个鉴定项目,43名教师考取了考评员资格证书。每期培训后,即在校开展技能鉴定考核,考核合格者颁发职业资格证书。

三、通过基层职业教育“校社合作,服务农民”模式培训农民工技能获得的实际效果

经过职教中心不遗余力地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仅能对丰宁县的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对丰宁县周边各地区、市、县都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第一,服务京津,协同发展。

丰宁教育局副局长、职教中心常务副校长白光军经常接触到丰宁招聘家政服务及各种工种的公司,他介绍“仅就家政服务行业为例,北京几家家政服务公司粗略调查,北京和天津月嫂岗位就缺几万名,所以我们采取菜单式培训月嫂,也是在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做贡献。”

第二,就业向好,工资增加。

通过培训拿到技术等级证书后,务工人员的就业门路呈现出“柳暗花明”。卜冀鲁是丰宁县城的一位下岗女工,曾在私人的小旅馆里打杂,培训后已经成为县城一家大型酒店的服务人员。卜冀鲁腼腆地说:“我拿到资格证后工作环境好了,比原来多挣几百块钱,更重要的是给我上了三险,我的生活有了保障,生活的更踏实了。”

第三,上级肯定,群众认可。

积极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丰富了学校办学职能,提高了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创新了技能扶贫工作的方法,走出一条助推农民奔小康的创新发展模式,受到上级领导的赞誉,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农民工通过培训,成为有技能的劳动者,持证外出务工,既有尊严又提高了待遇,为更好融入现代化城市搭建了金桥。

四、结语

“技多不压身”是对我国当前人才发展需求的高度概括。农民工只有更好的掌握了专业技能,才能摆脱现在的贫困状态,拥有质量更高、幸福感更强的生活。丰宁县探索出了的一条依托职教中心以“校社合作,服务农民”模式对农民工专业技能进行培训的特殊途径,有效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给我国其他地区贫困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作用。(作者单位为丰宁满族自治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工种职教农民工
5G通信技术在特殊工种工作中的应用实践
新时代铁路职教工作如何满足职工培训的需求
机器人让人们更具同情心
“工匠之师”从何而来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
我能按照从事有毒有害特殊工种办理提前退休吗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制度,应该取消吗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