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

2018-05-14张拥

考试与评价 2018年7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应用

张拥

【摘 要】初中数学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问题的多样化引导,在初中数学的课堂上扩展学生的认知空间,消除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困惑,众所周知,数学的抽象性较强,且与生活内容的关联较大,教师应摒弃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导入新鲜的元素,激发数学的课堂兴趣,以灵活的处理形式,使得数学的枯燥内容也充满活力。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教师应在课堂上扭转学生的被动求知状态,赋予学生畅所欲言的表述机会,应用问题导学法,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现数学难点,提高课堂质量。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 初中数学 教学 应用

初中数学做为一门基础的课程,应衔接学生的前期基础,基于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知识的铺陈,梳理数学的各个条件,完成前后知识的融会贯通,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在构建与学生互通的桥梁,自由的互动空间下,学生的掌握情况就会一览无遗,教师可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在数学的课堂上查漏补缺,针对学生的困惑点,有序地完成知识的由浅入深探究,感知数学的魅力。

一、分层提问

数学课堂的提问应避免千篇一律,统一化的教学中,学生面对同样的问题,一些学生能够脱口作答,但部分的后进生总是苦思冥想不得其解,长此以往,优生难以获得思维的启发,后进生的求知信心不足,教师应关注初中生的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对应性的提问,使得学生在数学的问题下,循序渐进获得自主探究的内心满足。例如在一堂“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用10米长的木条制作一个长方形风筝架ABCD,为使风筝不变形在中间订一根平行于长方形长AB的木条,当宽AD长为多少时,长方形面积为4平方米?这时老师便不可让学生们一次性的去回答所提问的问题,而要由浅入深,去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去深入,第一,先询问用一根10米长的木条制作长方形风筝架有几种方法;第二,在询问这几种制作方法中,他们的长宽发生了什么变化,第三,什么时候面积最大;第四,为使风筝不变形在中间订一根平行于长方形长AB的木条,设宽AD=x,则AB等于多少;第五,当x等于多少时,风筝架是一个正方形;第六,当宽AD长为多少时,风筝架面积为4平方米;第七,风筝架面积能达到5平方米吗,为什么。这样的设计既降低了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又使得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当他们在考场上遇到问题时,也就会不自觉地使用这种问题拆分法,将问题由难化易。

二、扩展提问

问题的提出并非简单的为引出数学的重点难点,同时也是学生思维的不断延伸的过程,有效的提问可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从不同的层面获得多維视角的数学认知,迁移教材中的数学内容到实际利用中,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比如,对函数图像的理解以及从函数角度看方程与不等式对学生而言一直是让学生比较头疼的问题,也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为此,课前可设置以下问题串:“复习一下函数图像部分,你能说出函数图像是如何得到的?”“如果点P(a,b)在函数图像上,它代表什么意义?”“如果函数y=f(x)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是(m ,0),那么方程f(x)=0的解是什么?”“如右图所示,你能快速说出一元一次方程-x-3=0及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解吗?你能说出不等式-x2-2x+3>0(或<0)的解集吗?方程-x2-2x+3=-x-3的解是什么?不等式-x2-2x+3>-x-3(或<0)的解集你能从图像上看出来吗?”通过一系列问题串的解决,能够让学生透彻理解函数图像的本质,并能顺利解读函数图像信息,并能够让学生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是很有帮助的。

三、循序提问

提问应注意循序渐进,直截了当的难点往往造成学生的认知障碍,教师可在数学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反馈,围绕数学的中心环节,展开深入浅出的数学对答。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问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同样不可忽视这一教学环节,在进行教学问题设计时,要与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充分结合,设计多层次的教学问题,并且要根据学生的心智发展规律进行设计,让设计出的数学问题更具有针对性,才能够让学生找出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比如,在讲解“图形的平移”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首先从基础的教学问题开始设计,向学生提出图形平移的概念以及需要的条件等基础问题,随着教学活动的推进,教师便提出更具启发性的教学问题去引发学生思考,比如图形平移的具体过程,让学生能够对教学问题进行积极主动且深入的探究。由此可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问题,才能够让学生在层层递进的学习过程中去发散自己的数学思维,进而提升数学能力。

四、情境提问

初中数学教师在应用问题导学法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去快速思考数学问题,同时给出正确的答案,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变得更为顺畅,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开展问题导学,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究欲望,促进数学素养的形成。比如,在讲解“几何图形”相关内容时,教师为了让学生对丰富多彩的图形产生兴趣并加深理解,可采用多媒体去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播放形状各异的图形,让学生仔细观察不同图形的特点,并且让学生找出图形之间的不同,然后教师在提出相关的教学问题,让学生总结图形的概念与特点。只有教学方法得当,教师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问题导学法与创设情境相结合便是较为实用的一种。

综上所述,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对此给予一定的重视与关注,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此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以及解题的技能水平。这对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琴.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203-204.

[2]邹金贵.关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运用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4):109.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应用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