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中的美声唱法初探
2018-05-14曾霞
摘要:对民族声乐的学习能够增强学生对传统音乐艺术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自觉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艺术的意识,提高其声乐学习层次。在美声唱法的熏陶和积极影响下,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和教学发展都获得了很大的进步,而美声唱法当中的诸多优势也成为补充和完善民族声乐学习的要素。所以,在民族声乐课堂上,认识到美声唱法的突出作用十分关键。
关键词:美声唱法 民族声乐 作用
美声是一种起源于西方的音乐唱法,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受到了时代与历史的检验,是世界公认的科学发声法。在美声唱法当中有大量的技术与方法值得吸收和借鉴,有助于民族声乐艺术的科学化进步,有助于促进民族声乐教学的完善发展。为了让更多学生在学习和传承民族声乐艺术的过程中提升效果,就要加强对美声唱法的融合与应用,发挥其在民族声乐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一、美声唱法的积极作用
美声唱法拥有一套科学化的发声和演唱技法,对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起到良好的借鉴作用,还能够拓展民族声乐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声乐艺术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理解水平。美声唱法在呼吸运用、发声方法、声带共鸣等多个领域极具优势,也是值得民族声乐借鉴的要素,将美声唱法应用到民族声乐当中,可以显现出以下几个突出作用:第一,有助于为民族声乐艺术发展注入活力,为课堂创新提供动力支持,从而让民族声乐艺术显现出更大的艺术魅力。第二,有利于解决民族声乐发展过程中的缺陷与不足,更好地凸显民族声乐特色与风格,让民族艺术内涵更加丰富。第三,有助于推动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让民族声乐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增强学生对多元声乐艺术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音乐文化交流当中。
二、美声唱法与民族声乐相融合
(一)美声唱法的气息技术
气息运用技法是民族声乐学习的重点,在以往的课堂上,教师主要指导学生利用小气口的方法进行断句,控制演唱当中的气息流动,保证声音呈现的质量。但是这样的气息运用方法不够科学,常常会出现气息不足和断句不合理的情况。而美声唱法当中的横膈膜呼吸法则非常值得融合与借鉴,符合声乐演唱的需要,能够让学生对声音的把握和气息运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因此,要引导学生加强对横膈膜的利用,增强气息的持久性,利用肌肉群间的对抗支撑和持续不断的气息攻击,让演唱气息流动性增强,保证声音更加连贯、均匀与持久。而不同的音乐作品对于气息运用的要求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师也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好气息技术,并结合作品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二)美声唱法的共鸣技术
民族声乐演唱当中,常常运用到的共鸣技术是口腔共鸣,能够体现出对局部共鸣的重视。这样的共鸣技术运用方法在提高声音表现力和促进声音情感表达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不能将歌曲的整体意境进行完整的表达。而在这一方面,可以指导学生在共鸣技术学习当中借鉴美声唱法当中的混合共鸣。美声唱法当中强调的是头腔、口腔和胸腔共鸣的整合,而三者整合后呈现的效果是明显优于局部共鸣的。通过对混合共鸣技术的应用,能够让不同种类的共鸣腔体充分被调动,提高声音圆润度,增强音色表现力,还可以控制好真声和假声的比例,增强声音的艺术表现力。比如在演唱《中国大舞台》等歌曲时,运用混合共鸣方法可以呈现出宏大的气势,优化演唱效果。
(三)美声唱法的咬字技术
美声唱法是以意大利语言为基础形成的,在咬字技术方面非常地成熟,能够让咬字更加清楚,也能够辅助技术和情感的表达。而在演唱民族声乐时,要想把握声音的顺畅度,保证咬字清楚和发音清晰存在着很大的难度,无法进行有效协调。所以,可以在民族声乐的咬字方面,借鉴美声唱法当中的技巧,选用偏后咬字的方法促进稳固咽腔的形成。民族声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训练时,要让学生寻找声音的高位置,提高声音的统一度,确保唱法圆润和连贯。当学生在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后,会把汉字字音咬得更加清楚和轻松。比如在对《母爱》这首歌曲进行演唱时,可以将美声唱法当做重要的演唱技法,让演唱风格的把握更加准确,把中华民族面对亲情时的深刻体悟以及深入理解贯穿于演唱当中,让实际的歌曲作品演绎更加扣人心弦。
美声唱法当中,大量的演唱技巧都是值得在民族声乐的学习当中借鉴融合的。而且,正是在美声唱法的支持和推動之下,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才更加繁荣。因此,在学习民族声乐的同时,要加强对美声唱法的吸收借鉴,培养学生自觉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艺术的意识,提高其声乐学习层次,进而为传承发扬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艳节.浅析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结合与运用[J].成功教育,2015(12).
[2]彭芳.试论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J].科教文汇,2017(28).
(作者简介:曾霞,女,本科,湖南文理学院艺术表演与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声乐表演)(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