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合格的体育人,行无悔的教育路

2018-05-14叶伟锋

中国学校体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育人学科

编者按:为挖掘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的典型人物和故事,进一步团结凝聚广大体育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值我国第34个教师节之际,本刊本期邀请常州市叶伟锋、沈阳市万旭、宁波市裘松杰、广州市彭佩华4位一线优秀体育教师,围绕他们教书育人的经历,与大家分享体育教师立德树人的所做、所思、所感。在此,也祝全国所有体育教师、体育教研员等学校体育工作者节日快乐!

做一名合格的教育者,是学校体育工作者共同的心愿和追求,更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落脚点。在学校体育实际工作中,如何坚守教育的本真,践行体育人的职责,将体育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发挥到极致,在育人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是我们应该不断追问、反思的問题。

守正“教”与“学”的关系

1.辩证把握“教”与“学”的关系。课堂教学是教与学互动的过程,且教学相长。作为一线的教师来说,更重要的是将“教”转化为学生的“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是一种“点化”。“点”是点拨、开启,不是直接告知,即使是以身体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中,也是要在学生充分尝试、体验、比较的基础上,针对困惑进行适时的点拨、提醒,这需要智慧;“化”是转化,把教者的所知所感所悟通过贴近学生心理和身体需求的方式,设计丰富的活动,实现认知和能力的提升,这需要创造,而这种“转化”最终也将让每一个生命具有创造的意识和力量。

2.深度开发,落实“教”与“学”的关系。体育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以自身的魅力体现体育独特的育人价值。教师要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和形象气质,用无声的语言去教育学生;用良好的运动习惯与品格去感染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用规范自律的体育精神影响学生。二是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有重点地实现育人价值的转化。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厘清国家课程标准与学校育人目标,确立本学科育人价值的基础,对体育学科课程进行有效建设,这主要包括学科课程目标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的改进、教学评价的多元和创新、学科教学的保障等。这需要一种关系思维,对形与神、人文性与工具性、质与量、人与事进行辩证思考;这需要一种结构思维,将学生素养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整体架构,形成校本化的体育课程实施指导纲要。从而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渗透科学的生活方式,养成高度的精神文明,培养优秀的意志品质。三是要持之以恒,坚持落实体育学习常规。通过学校体育学科课程建设,积极打造个性化的体育课堂,并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教师的个人教学主张,帮助学生在个性化的课堂中学会倾听、学会悦纳自我、学会同伴协助与分享,更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内在的兴趣养成。

协调“自育”与“他育”的关系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内生力的深度解读》中指出:“老师不是上级制度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是有思想的实践者;不是他人改革经验的照搬者,是有发现的研究者;不是教育变革实践的操作者,是有创生的变革者;不是学科知识的简单传递者,是学科知识的重要激活者;不是学科技能的机械训练者,是学科育人价值的开发者;不是学科能力的反复宣讲者,是教育教学实践、个性化的创造者。”

指向“时代新人”培养的“新型教师”,应具有系统、复合的素养,简言之,要富有社会责任感,具有独特的教育智慧、创造意识和能力,拥有自我发展的需要和潜力,在教育实践中实现主动发展,是生动的、具体的、真实的人。只有教师自身具有不断发展的需求和能力,才能培养具有主动健康发展之精神的学生。

1.依托规划,让目标引领成长高度。教师首先要有自我发展目标,学会自我剖析与审视,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针对自己情况合理地规划自我发展目标,有的放矢,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实现目标。同时,应考虑到社会、学校和学生的需求,将时代的培养要求与具体的教学任务结合起来,将教师个人目标与学生的需求联系起来,将学校发展愿景与个人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将培育学生体育学科素养与日常的教育教学、教科研活动紧密联系,真正使得教师发展规划与目标能做到“掷地有声”。

2.深入研究,让变革成为发展自觉。加强深入研究,是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内在需要,以此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健康发展。随着教育的发展,如今要求教师从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学者型、专家型。当然,教师开展的研究不仅仅为教育教学实践改进而服务,亦可改变自我的生活方式,使得在教育工作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不断提升自我精神境界和思维品质。体育教师要以创造充实自己的天地。落实到具体实践中,那就是用一种发现的眼光观察现有的体育教学,发现真实存在且又习以为常的问题,将它转化为研究的课题,并通过规范的课题研究的方式,提升自己的研究素养,从而形成研究的自觉,提升变革创新的能力。

领先始于每天坚持一点点,成功缘于每天多做一点点,卓越得益于每天创新一点点。让职业品质与精神世界在平凡的岗位悄然提升,让追寻生命个体的内在价值成为成就自我的内生动力,让追求卓越成为体育教师永恒不变的主题。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育人学科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