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未成年人交通安全意识的调查与建议
2018-05-14唐暄晴
摘要: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相对于“衣”“食”“住”的保障性来说,“行”存在着更多的不安全因素。全球每年因交通意外伤亡的人数以万计,其中未成年人的伤亡比例居高不下。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因素是不少未成年人不具备良好的交通安全规则意识,出行安全意识不强,加上未成年人应急处理能力较差,从而酿成了人间悲剧,给个人及亲友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为探究未成年人交通意外发生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探索解决方法,我对广大未成年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剖析导致未成年人交通意外频发的原因构成,以社会氛围、学校教育、家庭引导为切入点,讨论并提出解决建议,帮助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交通规则习惯,规避交通意外的发生,打造和谐安全的交通环境。
关键词:交通意外;安全意识;未成年;社会;学校;家庭;调查
1 行动的出发点
今年暑假外出时,我目睹了一场交通事故,一个男孩因为闯红灯被正常行驶的汽车撞到,当即倒地不起,男孩脸上写满了痛苦与绝望,或许心中还有几分悔恨。事后,父亲再次教导我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即使时间再紧迫也不要闯红灯、不要抢道等。说实话,这样的教导从记事起便萦绕耳边,在生活中我时刻秉记并严格执行。这不得不让我陷入深思,难道这个男孩的父母、老师没有告诉他这些么?继而想到我的同学朋友们,他们中有些人对等红灯的行为不屑一顾,甚至认为等红灯是浪费时间、小题大做。
反观幼儿,他们基本上全会唱“红灯停、绿灯行”的歌谣,并能在出行时遵守交通规则,在生活中我亲眼见到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提醒自己的妈妈不要闯红灯。作为他们的父母长辈也都尽心呵护在他们身边,当然在生活中我也见到很多家长停下车等红灯,并告诉自己的幼儿如何安全通过交通路口,因此幼儿群体发生意外的占比较低。
怀着对同龄人缺乏交通安全意识的担忧及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我上网查询了因交通事故造成未成年人意外伤亡的情况。结果显示,当今世界每年死于车祸的人数约为25万~30万人,受伤者约3000万人,其中永久性伤残者约300万人,占意外死亡总数的50%以上。因车祸而死亡的人数以15~24岁的青少年居多,在步行交通事故中,危险人群为5~9岁儿童;在驾车事故中,危险人群是10~14岁儿童和15~24岁青少年。WHO(世界卫生组织,是联合国下属的一个专门机构)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不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的资料均表明,青少年和儿童是交通事故的高危人群,每年有18万以上的15岁以下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数十万的儿童致残,且仍有继续增加的趋势。这些数据可谓触目惊心,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想我应该做些什么引起大家的警醒,让社会重视未成年人在交通领域的安全问题,让我们的同龄人珍惜生命,共建和谐美好社会。
2 研究过程
(1)确定调查方法。未成年人的交通安全意识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但是通过查询数据文献,我发现此类问题的第一手资料较少,因此决定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问卷方式进行。
(2)选择调查对象。因为此次研究属于未成年人范畴,故将未成年学生确定为主要调查对象,范围为在邯郸主城区及周边郊区就学的小学生、初中生及高中生。
(3)编制调查表。围绕影响未成年人养成良好交通规则意识的因素,我自行设计了调查表,包含21项内容,其中5项基本信息,16项与出行安全有关的问题。
(4)实施调查。利用国庆假期的时间,在大街上随机展开调查。调查时先向被调查者发放问卷,做好解释工作,讲解填写方法。被调查者填写完毕后,对调查表进行回收归档。
(5)资料整理。对回收的调查表进行仔细检查,筛除无效问卷,进行编号、整理、分类、记录数据等工作。
(6)资料分析。对筛选整理后的有效调查表进行进一步细化,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剖析,找寻问题的根源,得出调查结论,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3 数据分析与结论
3.1 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7份,有效回收率为94.25%。其中男生205人,女生172人,年龄12周岁以下至18岁以上。
3.2 对交通安全常识掌握情况分析
发生交通事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交通参与者违反规则造成的,因此有必要了解未成年人对交通常识的知晓率,图1直观地反映了未成年人掌握交通安全常识的情况。不难发现,自认为“十分了解”的比例仅为调查人群的1/3左右,这与100%的普及率还有很大的距离。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家对交规常识的了解情况,我们设置了一道较简单的常识题——驾驶自行车的最低年龄,结果显示选择正确答案12周岁的仅为38.46%。在自认为对交规常识较为了解的调查人群中,约有30%的人选择了其他答案,这进一步印证了,我国交通安全法规在未成年人中间的普及率不容乐观。
3.3 影响交通安全意识养成的因素
一般在未成年人习惯养成过程中,主要受到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的影响,图3的分析结果表明,未成年人在了解交规常识的过程中,父母长辈的教导占了较大比例,其次是学校教育,最后是来自社会的宣传与普及。
3.3.1 社会因素对未成年人交通习惯养成的影响
因为学业紧张,学生们观看电视节目的時间有限,而观看交通类节目的时间则更短,图4表明,超过3/4的未成年人很少观看交通类电视节目;图5则表明,对交通类节目有兴趣的学生仅占到被调查人数的1/10。这说明除因观看电视节目时间有限外,交通类电视节目本身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起未成年学生们的兴趣。
除来自媒体的宣传外,亲自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不错的选择,但就调查的结果来看,未成年人参与交通类社会实践的现状令人担忧。图6的数据表明,仅有5.57%的未成年人参加交通类社会实践达到2次以上,而从未参加过的比例竟然高达60%以上。
3.3.2 学校因素对未成年人交通习惯养成的影响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学校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不断增强对学生们的关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表1的统计结果显示,很多学校开设了安全教育类课程,任课老师也会经常对大家灌输交通安全方面的知识。作为学校和教师,似乎尽到了应尽的义务。
3.3.3 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交通习惯养成的影响
由于未成年学生辨别能力较差,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很多家长会选择接送上下学。通过观察图7,我们不难发现,家长接送情况与学生所读年级曲线走势相符。随着未成年人年龄增长及自身能力的提升,不少家长不再接送孩子上下学,特别是进入高中以后,学生们基本上都是自行到校。
下面我将对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交通行为中父母的言行举止进行统计分析。
通过表2,我们不难发现,家长对于孩子们的影响力极大,而家长们的表现似乎并不合格。虽然多数家长给孩子们讲过交规方面的知识,但真正以身作则的却刚刚达到10%,剩下接近90%的家长有过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结合图3可以得知,在未成年成长过程中,家长作为第一任老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们往往会注意言语教导,却忽视了以身作则,间接地影响了孩子们良好习惯的养成。
3.4 未成年人遵守交规现状
图8的统计结果,竟有接近1/5的人,经常违反交通法规,
这是一个庞大的人群,直接反映了未成年人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相对于成年人来说,他们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却不能更好地遵守交通法规,在危险来临时,不能及时有效地化解险情,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图9反映了违反交规的主要原因,“从众心理”以超80%的比例排在第一位,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式过马路”及历史悠久的“法不责众”思想,正是这样的想法导致违规行为屡发,同时交通设施不健全的原因也超过10%,这需要交通管理部门注意并改进完善。
通过图10,我们得知在面对同学亲友是否遵守交规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同学选择了“个别时候不遵守”这一项,说明在未成年人身边缺乏一个良好习惯养成的有利环境。
而面对身边同学亲友违反交规时,图11反馈的信息并不乐观,2/3的人会选择与大家一道违规,这恰恰印证了图9反映的“从众心理”,而对这种行为加以制止的仅占到了1/5,剩下的1/10的被调查对象则选择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4 讨论
4.1 社会、学校、家庭分别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交通安全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不论是谁都不希望看到任何人因交通意外带来痛苦,特别是被视为掌上明珠、祖国未来的未成年人,更是成为大家小心呵护的对象。因此,在他们交通习惯养成过程中,社会、学校、家长应该紧密配合,各司其职。
图12 社会、学校、家庭三方责任分析
通过图12,我们不难看出,在未成年人良好交通习惯养成过程中,社会、学校、家庭均承担着各自的责任。但由于学生学业的限制及宣传内容自身的问题,社会宣传的效果并不理想,难以激起学生们的关注热情,占比较低,仅为1/5左右。学校教育的作用可谓中规中矩,占到了1/3的比例,这离不开学校教育课程的开设和老师们的谆谆教导。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因素的占比超过2/5,客观地表明了家庭氛围在未成年良好习惯养成过程中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对于社会宣传的普遍性,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但归根结底,家长们的言传身教才是问题的根本。因此,作为社会,在宣传中应注意区别、重点倾斜,扩大普及率;作为学校,应切实承担起“育人”的艰巨任务,巧妙设计课程、增加安全课程的趣味性和可接纳性;作为未成年人最信赖的成年人,家长们应当承担起终身老师的责任,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身作则,帮助孩子们树立一个良好的交通出行习惯。
4.2 学校安全教育课程效果不理想的外在因素
在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时候我发现,除少数乡村学校未开设安全教育类课程外,其他学校均有相关课程,任课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更会多次叮嘱学生们要遵守交规,但效果并不理想。结合父母对孩子们影响力的调查结果,或许可以得到这么一个推论,那就是虽然在学校受到了安全教育,但在实际生活中,家长们的一些错误示范,给了未成年人错误信号,让他们误以为课本和老师们的教导属于小题大做,故而放松警惕,面对交通规则时不再严格遵守。
4.3 对于未成年人违反交通规则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在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下,对于非机动车及行人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一般采取说服教育、罚款、站岗执勤等方式进行警告,由于未成年人的特殊性,首先还应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加以解决,屡教不改者可通知家长和学校,一并帮其改掉交通陋习。
4.4 为什么不遵守交规情况多发生在高年级学生身上
在未成年学生上初中之前,很多家长会选择亲自接送孩子上下学,有时候即使自己家长没来接送,其他同学家长也会帮忙照看,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交通意外的发生。但是进入初中以后,部分家长不再接送孩子上下学,同时学生们陆续进入叛逆期,老师、家长教育引导力下降,加之未成年人活泼好动,多不愿意花时间去遵守交规,同学间相互影响,沾染了一些交通陋习,导致进入高中后,遵守交规的人更少。
4.5 學校的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此次调查过程中,我与部分同学讨论了这个问题。在我国,素质教育已改革多年,倡导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现实生活中,部分学校和老师,由于高考录取机制等多种原因,仍秉持“唯分论”。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安全教育类课程,但内容较为枯燥,缺乏吸引力,特别是进入高年级以后,此类课程往往会被占用。另一方面,此类课程的任课老师一般都是其他学科老师兼任,专业认知水平有限,不能更好地将安全知识传授给学生,虽然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5 建议
5.1 加大宣传力度
随着我国对交通安全建设的重视,整个社会对交通安全的宣传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报纸、电视、广播及各网络平台都发挥了较大作用。但是针对未成年人方面的宣传内容略显匮乏。因此要通过多种形式,将交通安全法规的宣传活动延伸到学校。同时交通类栏目应根据受众不同,制作不同内容的节目,设置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的板块,增加他们对节目的关注度,以达到提高未成年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增强遵守交通法规自觉性的目的。
5.2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交通安全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多的是一种习惯的潜移默化。未成年人往往活泼好动、敢于冒险且危险评估能力不足,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因此,交通安全意识必须从小抓起。各个学校应将道路安全课程作为必修课,邀请专业人员对授课老师进行统一培训,定期向学生们讲授道路安全知识,通过活泼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熟悉常见交通标志,了解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方法和常识。
5.3 邀请交警担任校外辅导员,引领学生遵守交通规则
利用未成年人对警察的敬畏之心,各学校应主动与交警大队建立合作关系,邀請优秀的交警担任学校交通安全辅导员,利用业余时间走进校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讲解交通安全知识,让每一位同学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根据学生承受能力,播放道路交通事故警示案例,让大家在一例例触目惊心的案例中感知不遵守交规的严重后果。有条件的还可以设置交通安全情景教育区,向学生们介绍各种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志,模拟真实的交通环境,通过设计寓教于乐的交通游戏,提高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和兴趣,让交通安全知识入脑入心,增强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5.4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感受真实交通情景
除在学校开设课程、组织活动外,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是老师带领学生实地介绍交通标志,乘坐交通工具,从生活实际中学习交通安全常识,培养文明的交通习惯。二是可在交警的安排下组织学生到现场学习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感受遵守交规的重要。还可亲自参与到交通执法中去,如担任交通劝导员,劝导市民按照红绿灯的指示和道路标线通行,让学生们向市民发放印有交通规则的宣传资料等。
5.5 家长以身作则,提高孩子交通安全意识
在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除了在学校读书学习外,更多的时间是陪在父母身边,家长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们看在眼里,在幼年时更是会以此作为准则加以效仿。有不少一线警员表示,对骑车载孩子闯红灯的父母进行教育时,往往出现孩子反过来责怪父母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这不得不让我们担忧,孩子们刚刚养成的交通安全意识,在实际交通行为中,由于家长的不注意,不遵守交规导致孩子们淡化了交通安全意识,为隐患的发生埋下了伏笔。因此,我们倡议,作为父母要切实承担起责任义务,作为家长应当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榜样,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
5.6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共助良好习惯养成
在我市创城期间,交管部门倡导了“礼让行人”的活动,一开始很多人担心这样会导致交通混乱,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新规执行一段时间后,全市范围内因未礼让行人而遭到处罚的机动车骤减,大家已经接受并认真执行“礼让行人”的规定。想象中混乱的交通没有看到,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更为流畅的交通秩序。这让我对未成年人交通安全意识的养成充满了信心,除了来自学校和家长的关心、教导外,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的呵护者,当发现未成年人不遵守交规时,不要吝惜自己的语言,要主动上前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将大大加快未成年人交通安全意识的养成。
提高未成年人交通安全意识,需要家长们的以身作则,需要学校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教学方式的科学性,需要交通管理者和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共同帮助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营造更为安全的交通环境。
填写说明:
1、为保证数据采集的真实性,此次调查采取不记名的方式进行,请大家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填写。
2、请在每个问题后面选择相应的答案,在所选选项前面括号内打“√”。
3、因能力有限,调查表难免有纰漏不足之处,如您有好的建议意见或不同见解,望不吝赐教(填写在22项空白处),我们一定虚心接受,分析采纳。
4、感谢大家的配合,我一定尽全力做好这份工作,为创造和谐安全的交通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后,祝大家生活愉快,学习进步!
作者简介:唐暄晴,女,辅导老师:牛相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