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知识管理在海工企业的应用

2018-05-14段军

科技风 2018年9期
关键词:海工海洋工程装备

段军

摘要:随着国际原油价格走低,海工装备需求低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海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短板日益明显。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重要性是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海工装备被认为是高附加值的产品,我国海工企业基础薄弱,未来如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有必要通过做好知识管理,让知识成为企业发展的推动力。

关键词:海洋工程装备;知识管理

随着我国船舶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向亚洲转移,国内不少船舶企业开始向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转型。根据中国行业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海洋工程专用设备制造企业59家,承接各类海洋工程装备102艘(座),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8.3亿元。同时,因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低,海工装备市场需求近年显得疲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的相关短板显得更加明显。如何在未来的海工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知识管理是提升海工企业竞争力有效途径。

一、知识管理的概述

20世纪60年代初,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知识工作者和知识管理这一概念,强调未来经济资源不再是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而应该是知识。在知识管理研究方面,日本野中和竹内将知识分为显现知识和隐性知识,并提出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对转化、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对转化以及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对转化和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7年出版的《以知识为基础对经济》把知识分成四个类型:(1)知道是什么对知识。(2)知道为什么对知识。(3)知道怎样做的知识。(4)知道是谁的知识。

海工装备制造企业知识管理就是对企业内外部的知识进行采集、挖掘、整理、组织、传播、利用等一系列管理活动,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等手段使员工有充分获得知识的机会,加速知识在企业内部的生成和共享、利用与创造,从而整体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海工企业开展知识管理的意义

(一)市场竞争的需要

《中国制造2025》把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列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加快推进,明确未来10 年的发展重点和目标,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发展指明了方向。海洋工程装备被认为是集高技术、高附加值、高难度的“三高产品”。目前,欧美国家在海洋工程装备设计方面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新加坡和韩国则在制造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我国海工企业在设计和制造基本总体上处于相对较弱的地位,大部分国内海工企业处于利润较低的结构制造环节,海工企业在迈向海工市场必须要加大海工装备方面知识积累、技术研发和制造方面的创新。

(二)提高海工企业效率

海洋工程装备涉及设计、工艺、制造、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这些知识或以显性文档形式(PPT、word、CAD、图片、视频等)散布在企业各个部门中,或以隐性形式(经验、个人智慧等)保存在员工头脑中。尤其企业的管理层次和幅度较大时,员工之间容易形成信息和知识的“孤岛”,无法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提升工作效率和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益。通过开展知识管理,企业内部知识在流通与分享的有效链接,便于员工可以借用现有资料,学习相关知识,减少重复的工作和转为复合工种工作者,提高企业效率。

(三)提高海工企业创新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不再是设施规模、劳动力成本等因素,而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技术、管理等软实力,科技创新能力对竞争力的贡献更为突出。在传统的“命令执行”管理观念下,海工企业的知识被控制在少数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手里,广大普通员工只能被动地接触少部分知识甚至无法获得知识,员工工作和创新的积极性较低,企业的创新活动非常有限。在知识管理的理念下,员工有充分的机会接触知识,激发工作灵感,从而在技术、工艺、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

(四)改变海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海工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和利用。企业员工的知识状态和知识层次决定企业未来发展所能达到的高度。在以低成本为竞争优势的观念下,人力资源管理把普通员工,尤其是劳务外包工仅视作为企业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对员工的培养力度较小和缺乏长期规划。在知识经济时代,海工企业要开启把员工视为知识工作者的管理模式。通过构建知识管理平台,员工可以获得企业和员工群体的知识和经验,加快新员工的成长,提升老员工的知识层次和技能,使其快速提升能力和创造新的知识。对员工的考评也不仅仅限于其传统绩效考核,还应将员工的知识状态及对企业的知识贡献纳入考核范围,从而激励员工自主学习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三、海工企业知识管理的现状

(一)对知识管理的认知不足

对知识管理的认知不足,一方面体现在海工企业管理者对知识在企业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大部分海工企业是从船舶制造企业转型而来,在以往的企业经营中比较重视有形资产,长期依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低廉的劳动力作为企业盈利优势,忽视了知识资本的价值以及知识是企业盈利的一个重要要素。另一方体现在企业员工对知识提升个人技能和工作效率的认识不足:員工固守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观念,只关注本岗位的知识。员工因难以在短期内获得收益而降低学习积极性。知识分享则被认为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行为,其他员工学到自己的技能,自己将来在企业中处于不利地位。

(二)对知识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知识管理是个厚积薄发、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与其他管理有着明显不一样的地方,即对知识管理的投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难以在企业运营中快速体现。这是企业管理者不够重视知识管理的首要原因。其次,企业的知识产权观念的淡薄,企业组织中未设立相关知识管理机构和知识管理人员对企业的知识进行管理,缺乏相应的知识管理的制度,以致员工离职时或带走企业资料或将自己所用的企业资料故意删除,给企业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三)对知识管理的能力不强

面对企业内外部的各种知识,企业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分类、整理、分享和创新。海工企业基层员工一般通过纸质文件进行知识的采集和整理以及分享,知识管理的手段落后,缺乏专业知识管理人员指导和推动企业的知识管理建设。在推行知识管理时,不能有效引入宣导方式,繁琐的采集和汇编工作使员工对知识管理产生逆反心态,同时由于在企业内部未建立知识管理组织机构,缺乏整体指导方案和规划以及对员工的激励措施,知识管理基本浮于表面,不能产生相应的企业效益。

四、海工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建议

(一)树立知识管理的理念

知识的作用在通讯、电商、移动支付等行业的企业中已经得到了明显验证,作为以劳动密集型的海工企业要清醒地认识到知识在企业未来发展中扮演重要作用。企业领导者在经营中要转变观念,要在企业中树立知识资本的概念,要重视知识、学习知识和利用知识。让企业员工领悟到知识是企业生存、发展和获利的核心资源。

(二)营造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

实施知识管理要求企业高层领导重视,改造传统企业文化,使员工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和学习的重要性,营造对知识管理友好的企业文化,开展“学习型组织活动”和QC小组活动,提高员工的积极参与热情,推动知识创造和流通,并迅速整合到服务产品中,让员工建立知识发现、共享和应用的主人翁责任感,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共享知识的环境,建立持续学习的文化。

(三)加强海工企业信息化建设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以现代网络技术集成,以信息共享和利用的技术,它是企业知识管理的硬件支撑。海工企业要充分利用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构建本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和终端平台,降低企业知识共享的成本。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方便员工获取知识、学习利用知识、传播知识和对知识的创新。例如,一些海工企业引进了各类OA系统和数据库,有实力的海工企业甚至与互联网公司联合开发手機APP,企业员工可以便捷地获取知识和进行在线交流。

(四)建设适合海工企业自身的知识管理体系

知识管理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和全员参与的工程。海工企业可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利用知识管理的原理和方法,依托现代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充分整合企业现有的资源,结合企业的业务流程,建设适合自身需要的知识管理系统。

五、结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作用和价值愈发明显,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应改变的观念,加大对知识管理的重视,建立适合本企业的知识管理体系,让知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冷单,司志强.我国海洋平台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J].中国工业评论,2016(9).

猜你喜欢

海工海洋工程装备
港警新装备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7年总目次
当主播需要什么装备?
无处安放的海工行业
企业项目管理开发模式的应用研究
海洋工程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海洋工程实践中议标采购研究
“海工王者”的骄傲与焦虑
演习中的阅兵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