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职校本教材开发

2018-05-14赵国志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校本教材中职

赵国志

摘要:当前大多中职教材过于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不重视教学设计,存在教材设计不够生动、教材更新周期长、与实际脱轨等问题,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文章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中职校本教材开发应体现职业性、实用性和创新性,切实符合学生实际需求。

关键词: 中职;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开发

一、中职校本教材现状

(一)知识容量有限,设计单调刻板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当前,中职专业课教材大多使用的是国家统编教材,知识容量有限。比如平面设计专业开设的“综合应用”课程,包含“PS”“CD”“AI”及综合应用等内容,但至今却没有相应的教材,仍主要采用手抄笔记或高职教材。同时, 当前教材中实践性内容较少,无法为学生的技能训练和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另外,教材中的理论过于深奥、理论篇幅过长、内容设计相对单调、封面设计缺乏生动性等,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更新周期长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新行业不断涌现,工作岗位也发生了相应的更迭,原有的教材内容早已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地域性、多样性,对主要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中职教育提出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职业教育教材更新周期较长,未能与时俱进,导致教材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适应性不强

针对不同岗位,职业教育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行业能力、核心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要求也不相同。中职教材多沿袭传统的学科体系进行编写,教材内容与当今职业资格鉴定标准衔接不紧密,已满足不了社会职业多样化的要求,导致中职学校难以培养出職业能力较强、社会适应力较好的人才。

二、中职校本教材开发指导思想

(一)推进工学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指出,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实行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减轻学生经济负担、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的需要。

工学结合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强调学生的实践学习,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除了职业技能以外,现代社会极为重视就业者的情绪管理、创新、沟通等方面的能力。为了培养这些能力与情感态度,需要在教材设计中综合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维度。

发挥教材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作用,将教材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开拓眼界的窗口,结合理论实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求知,为学生搭建学习与就业的桥梁。比如采用工学结合校本教材,学生可通过教材了解项目的过程, 并掌握完成项目相关的知识与技能[1]。

(二)关注人文内涵

现行的各种中职校本教材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给人以单调古板的印象,缺乏人文气息。中职学校在校本教材编写中应关注人文内涵。例如,在编写公关教材时,增加历史公关案例的应用,通过有趣而有意义的事件,让学生既能积累知识,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个人素养。

三、校本教材开发思路

(一)市场调研

展开人才需求调研,了解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明确企业所需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具体条件。市场调研对象主要是两类人,一类是专业人才。调研内容为专业人才的个人资料,即姓名、性别、年龄、岗位性质及主要从事的工作内容等。第二类是企业经营者及行业专家。与企业经营者和专家沟通的主要方式是进行座谈、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等。

(二)课程分析

以工学结合为模式,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制订职业标准,划分并开发相应的职业教育模块。

(三)设置校企结合实训课程

与企业合作,让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实际训练。在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为将来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任凯.开发中职学校机电专业校本教材的探索[J].新课程导学,2012(4):81.

猜你喜欢

校本教材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浙江试点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质量的评估体系研究
基于企业需求的职业学校加工中心校本教材开发的探讨
对流动儿童竖笛校本教材内容选择的思考
开发咏春拳校本课程,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五年一贯制大专阶段二外日语校本教材的研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