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线上课程和工作室制度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

2018-05-14王建明陈仕品

中国电化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线教育混合式教学

王建明 陈仕品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在线教育迅速发展壮大,课程体系不断完善,课堂模式日趋人性化,将在线教育资源有效地和传统教育融合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混合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与学方式。文章分析了高校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开设现状,比较了国内在线教育平台的课程体系、课堂模式和运营模式,设计了一种基于线上课程和工作室制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对照组实验将其运用到《计算机辅助设计Ⅰ》课程教学中,对教学过程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全程监控。课前学生在线学习基本知识与技能,“网络教师+专业教师”双重指导;课中专业教师讲授,实施项目强化训练并指导解决问题;课后采用“工作室制度”组织学生小组协作完成商业项目创作,以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真正意义上实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混合。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该模式能够弥补课程时间短,减轻教师课堂软件教学负担,重构教学过程和师生关系,全程监控教学,改善学生学习习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促进高校教学方式改革。

关键词:在线教育;工作室制度;混合式教学;计算机辅助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时代,在线教育迅速发展壮大,课程体系不断完善,课堂模式日趋人性化,将在线教育资源有效地和传统教育融合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线上线下混合学习已成为一种新的教与学方式。2012年以来,MOOC、SPOC研究席卷全球,网易公开课、YY教育、淘宝教育等一大批在线教育平台迅速崛起,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科研团队通过解读美国在线教育11年系列报告指出,高等教育借助在线发展已成不可逆转的趋势。在高校,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设计软件(如Photoshop、Coreldraw等)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设计技法,为以后设计工作奠定基础,因此,这类课程在本专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教学中却存在课程时间短、学生软件应用能力较弱、教师教学“事倍功半”等现象,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互联网+”时代,利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改革,不断反思和重构高校教学模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本研究以混合学习、翻转课堂为理论基础,将在线教育课程和工作室制度融入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中,构建基于线上课程和工作室制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对照组实验开展实践研究,得出实验结论,以期为高校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一、高校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开设现状调查

为了深入探究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一条既利于教师教,又利于学生学的教学模式,笔者选取了某高校2014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60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发现以下问题。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学时较少,影响了教师教和学生学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课程构成,毕业总学分175学分,其中必修140学分,选修35学分。按学分统计,四类课程组成比例分别为29.43%、26.71%、21%、22.86%,所占比例相对均匀,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范畴,包含《计算机辅助设计Ⅰ》(Photoshop),共48学时,1.5学分;《计算机辅助设计Ⅱ》(coreldraw),共36学时,1.125学分;《计算机辅助设计Ⅲ》(Flash),共36学时,1.125学分。三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86%、0.64%和0.64%,共计2.14%。通过数据可以看出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在专业基础课中所占比例较少,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更是微乎其微。由于课程时间较短,教师不得不占用更多时间讲授课程内容,导致课堂实践时间相对削减,这样,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软件技能,影响了学生的学。另外,由于设计软件功能繁多,操作复杂,为了防止遗忘,教师在备课时要反复训练教学案例,避免在课堂演示中出现“卡壳”的尴尬局面,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备课负担,影响了教师的教。

(二)阶段性授课,知识容易遗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较弱

和普通学科“贯穿全学期授课”方式不同,艺术设计专业普遍采用“阶段性授课”方式。阶段性授课是指一门专业课会集中在几周之内完成,每周12学时,集中在两天授课,一个学期被4-5门专业课程分成了几个阶段,一门课程结束便进入下一门课程的学习。这样,学生往往应接不暇。根据艾宾豪斯遗忘曲线,知识长时间得不到强化容易造成遺忘,久而久之从记忆中消失,这也是学生软件应用能力较弱的原因之一。另外,在调查中还发现学生存在“眼高手低”现象,一些学生反映教师课堂讲授能听懂,自己练习的时候就会遇到困难,出现短时记忆遗忘现象。还有一些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较弱,无法利用所学知识创作出优秀作品,这些问题亟待寻找一个长期有效的解决办法。

(三)学生课余时间安排不够合理,缺乏有效的监控和指导

调查中发现艺术类学生思想活跃、爱好广泛,乐于参加校园实践活动,但是,他们自控能力较弱,周末往往忽视专业课学习,不得不在周日晚上熬夜赶作业,这样,因为睡眠不足导致第二天上课瞌睡,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学习兴趣不高等连锁反应,久而久之,形成了不良学习习惯。另外,缺少有效的监控措施、激励机制和沟通平台,课余时间,他们习惯于独自完成作业,缺少同伴的协作和教师的及时指导,缺少归属感,遇到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长此以往便出现厌学情绪。此外,学生课余时间参加专业实践机会较少,不能及时将课堂知识运用到本专业的商业项目创作中,这也使学生知识储备不足,与社会脱轨,最终使学生缺乏就业竞争力。

二、“互联网+”时代国内在线教育平台比较

近几年,随着各行业教育人士对在线教育的投入和研究,在线教育规模呈加速增长的趋势,特别是在政府“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动下,中国在线教育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小高潮。在线教育课程体系不断完善,课堂模式日趋人性化,运营模式呈现多样化态势。

(一)在线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中国在线教育课程涵盖了大学专业课、考试培训、资格证书、专业技能培训、中小学全科等领域。从中国在线教育平台的课程体系来分,可以将在线教育平台分为综合型和专业型(如表1所示)。

综合型在线教育平台涵盖课程较为广泛,如中国大学MOOC、网易云课堂、YY在线教育、淘宝教育等,它们与全球多家院校、教育机构、知名教师合作,为教师和学习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人人为师”是在线教育的终极目标,只要有一技之长都可以成为講师,发布在线课程,任何学习者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平台中免费或付费学习课程,因此,综合型在线教育平台课程体系较为庞大。专业型在线教育平台是依托线下教育培训机构,将本机构的优质教育资源以视频形式呈现在网络中,为学习者提供服务,如火星网校、华图网校、学而思网校、新东方在线等,它们的课程体系更有专业针对性,这些教育机构在各自领域已经有一定的用户基础,它们利用品牌效应在网络中笼络了大量用户。总的来说,两类平台的课程更集中于技能培训和考试培训两个领域,如IT技能、英语等级考试、中小学全科等,既体现了不同年龄阶段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也反映了当前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课程性质上,中国大学MOOC全部为免费课程,它由高教社联手网易推出,让每一个有提升愿望的用户能够学到中国知名高校的课程。网易云课堂、淘宝教育等既有免费公开课,又包含大量收费课程,而YY在线教育推出的几乎为收费课程,新东方在线、华图网校等采用“免费试听+收费课程”的方式吸引用户。另外,部分在线教育平台推出了兼容IOS和Android系统的APP应用,便于用户随时随地开展移动学习。

(二)在线教育课堂模式

在线教育课堂模式分为点播和直播两种,点播类课程是将录制好的视频教程上传到在线教育平台中,学生可以点播课程获取知识,点播类课程的优点是可以反复观看,直到熟练掌握,这是直播类课程所不具备的。如网易公开课、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有大量的免费点播类课程。直播类课程是将传统课堂授课模式移植到网络中,讲师借助于在线平台实时授课并指导,学生在线学习并完成作业,直播类课程是在特定的时间内进行的,无法回看。以YY直播课程为例:讲师的授课流程是“申请注册讲师—签约频道—课程上架—按时开课—课堂答疑—布置课下练习—检查评讲练习”;学生学习的流程是“登陆YY账号—通过频道名称/频道ID等方式进入—修改昵称—管理员分配马甲—加入班主任群—进入课程—听课学习(实时参与课堂互动)—课堂提问—完成课下练习—提交练习”;频道管理员的工作流程是“发布课程信息(短信提醒)—组织学生进入课程—维持课堂秩序(班主任角色)—发放课堂资料(PPT、视频链接、案例源文件等)”。直播频道中的管理员、讲师和学员三者各司其职,保证直播课程的顺利进行。

(三)在线教育运营模式

一个成功的在线教育平台需要有一套成熟的运营模式做支撑,否则很快就会夭折。根据在线教育平台的运营模式不同,大致可以分为B2B、B2C、C2C、O2O等模式。这几种运营模式目前在网络中并存,它们的理念和运作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对国内知名在线教育平台做了归类分析,如表2所示。

B2B是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电子商务,门户网站与世界名校和教育机构合作,提供免费优质课程,达到聚拢用户的目的;B2C是公司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教育机构官方网站提供教师团队和在线课程,供学习者购买课程,达到盈利的目的;C2C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个人或团队在线创建课程并销售,达到盈利的目的。O2O是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线下培训机构开展在线网络授课,线上线下相结合同时发展。在线教育已经开始电商化,电商化的在线教育平台更像是一个“教育商城”,商城中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课程”。我们最为熟悉的C2C电子商务就是“淘宝网”,淘宝网推出“淘宝教育”服务,为教育培训机构和普通教师提供了在线教育平台,教育机构和普通教师可以申请入驻,开设特色课程,学习者根据自身学习需要,在平台中搜索并购买课程。伴随在线教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平台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聚拢用户和增加访问量,教育机构争先恐后亮出杀手锏。2014年,欢聚时代斥资10亿元,将教育业务独立出来成立“100教育”品牌,推出了永久免费的托福、雅思强化班,直接与新东方叫板,并声称要通过颠覆性的在线教育产品和策略来重构整个行业。在线教育正在经历着“优胜劣汰”的过程,在商业竞争机制下,劣质的课程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商业模式为在线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

三、基于线上课程和工作室制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

“工作室”最早起源于德国,19世纪,以格罗皮乌斯为代表的包豪斯学院派在实践教学中做了大量尝试,“工作室”概念在这一阶段基本形成。此后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工作室制度”,工作室制度是由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愿加入,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设计项目,从而获得设计经验和一定报酬的教学组织形式。工作室是课后师生交流的重要场所,是课堂知识与商业实践相结合的枢纽。设计工作者和教育者已经对工作室制度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蒋新革、吴剑锋等人对工作室制度的架构、运作与管理做了论述,徐华颖、张成霞、龚成清等人结合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动漫设计等专业,论述了工作室在该专业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应用与构建途径。虽然研究者研究角度不同,但是,他们一致认为工作室制度有利于优秀设计人才培养。

多年来,国内外教育技术学者对混合学习的理论研究不断充实和完善,混合学习理论主张将传统课堂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融合,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近几年,各高校教育者对于混合式教学的研究更加深入,教学实践研究和效果评价研究增多。许德泓、解筱杉等人分别从不同视角分析总结了混合式教学的影响因素。刘艳、李逢庆等人分别构建了不同标准的混合学习评价体系,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多种可行的评价方案。于洪涛对某高校100多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苟超群、王妍莉、史玉新、王鹊等人分别基于Sakai、Blackboard、建导方法、华师云课堂谢十了不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在课程教学中做了实践检验。李小龙、丁蕾等人探讨了混合式教学在职业院校教学中的应用并总结了应用经验。诸多研究者对混合式教学的模式设计、应用实践和效果评价做了有益的探索。在这些研究成果基础上,我们以混合学习、翻转课堂为理论指导,根据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性质,从线上课程和工作室制度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种新的、符合艺术设计专业学规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该教学模式共包含四个环节,分别是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和教学评价。其中,教学组织与实施是该模型的核心环节,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主要采用“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混合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前有效利用在线教育资源自主学习,“网络教师+专业教师”双重指导。课中,学生以小组协作方式开展课堂实训,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师指导解决问题,并组织学生汇报展示课堂成果。课后通过“工作室”将学生组织在一起,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商业项目创作,从而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学生进行考核,并通过反馈及时改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将该模式运用到2015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Ⅰ》课程教学中,采用对照组实验开展研究。在入学时,学校按照入学成绩,将2015级视觉传达设计89名学生分为三个班级,1班30人,2班30人,3班29人,三个班学生入学平均成绩基本相同,本学期笔者同时担任1班和2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Ⅰ》课程教学工作,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保持一致,从而排除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不同造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本研究将“教学组织形式”作为实验变量开展对照组实验,2班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课堂实训+课后作业”的模式,该模式已经为我们所熟知,这里不再赘述。1班作为实验组,采用“基于线上课程和工作室制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本实验贯穿《计算机辅助设计Ⅰ》课程始末,共计四周,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一)学情分析

2015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处于大学二年级,大一已经学习了素描、色彩和三大构成等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具备了一定的设计审美和设计造型能力,还学习了计算机基础课,掌握了Office软件基本使用,具备了一定计算机操作能力。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Ⅰ》课程安排在第三学期第1-4周授课,共48学时。本课程教学目的是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Photoshop(简称为PS)软件诞生、发展和主要功能,掌握PS的基本使用和操作技巧,并能够熟练运用PS完成平面设计工作。PS是该专业学生初次接触的设计软件,因此,打牢设计软件操作基础至关重要。

(二)课程内容设计

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将课程内容分成四个知识模块。四个内容模块分别是四周授课的主题,模块一:PS软件基本使用,要求学生了解PS软件的特性和功能,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技巧;模块二:图片处理与合成,要求学生能够运用PS处理和合成图片,使图片更加艺术化;模块三:海报设计,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创意海报;模块四:宣传单页设计,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完成某一产品的宣传单页设计。模块一和模块二属于初级知识的范畴,模块三和模块四则要求有较高的创意性和艺术性,属于高级知识运用。课程内容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平面设计基本技能和商业创作能力。

(三)教学组织与实施

实验组1班教学组织与实施采用“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混合的教学模式,具体通过“项目导向+翻转课堂+工作室制度”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项目导向分为课堂实训项目和商业实战项目两类,翻转课堂后,师生关系得到重构,教师和学生需要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分别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安排,完成不同的任务。

1.课前

课前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准备阶段,在“翻转课堂”理念指导下,专业教师会在每周开课前布置课前任务,要求学生借助在线教育平台中的优质资源自主学习,习得每周课程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生和专业教师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微信、QQ等)保持沟通。在线上,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课程资源开展学习,并积极和网络教师交流互动,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以《计算机辅助设计Ⅰ》课程的“模块二:图片处理与合成”为例,我们为学生提供了“火星网校”平台上的《人像后期修图系列课》课程,如下页图2所示。本课程是PS免费课程,授课时长为4小时18分,内容包括调色篇、五官篇、皮肤篇、塑形篇和合成篇5个篇章。火星时代课程在业界深受学习者欢迎,截止2017年12月,该课程点播率已超过8500次。在教学实验中,该课程同样受到了实验组1班学生的普遍好评,学生学习后受益匪浅。同样,我们也为实验组1班提供了其他几个内容模块的在线学习课程(如下页图3所示),在线学习课程遍及淘宝教育、火星网校、网易云课堂、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这些免费网络资源既解决了学生课外学习得不到及时辅导的难题,又减轻了专业教师课堂软件教学的负担,为课堂实训和辅导争取了更多时间,同时也为学生习得更深层次知识、设计出更优秀作品提供了可能。

2.课中

课堂教学依旧在线下开展,首先,教师提出课堂实训任务,讲解具体要求,然后学生通过探究协作,完成课堂实训,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监控和指导,解决存在的问题。最后,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展示实训成果并点评,通过作品展示,使学生享有成就感和归属感,同时也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以“模块二:图片处理与合成”课堂教学为例,课堂实训中有一训练项目叫做“换脸术”,主要目的是检验学生图片合成能力,要求学生将提供的照片“白素贞”的脸换成其他明星的脸,这一趣味性实训,有效调动了课堂气氛,学生制作出不同的合成效果,展示作品时,他们之间相互评议,相互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课后

在课后,教师通过“工作室”将学生组织在一起,为他们提供本周课相关的商业项目,使学生通过参与商业项目升华专业知识,最终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在“模块二:图片处理与合成”课后教学实验中,我们联系了周边几家婚纱摄影机构,以低于市场价格30%的标准承接了一部分婚纱写真片子,在工作室,我们将实验组1班30位学生平均分成两个小组:婚纱照片修图小组和个人写真照片修图小组,每组推荐—位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组长,负責小组日常管理工作并及时向教师反馈信息。教师将商业片子分给两个小组,指导并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任务。刚开始,大部分学生修片速度较慢,修完几张后,效率逐渐提高,当完成一本相册的修图与制作后,学生已经可以驾轻就熟。通过参与商业项目创作,学生不仅积累了一定的实战经验,而且也获得了一定的报酬,多数学生感觉收获颇丰,成就感显著提高。

本研究教学组织与实施按照这样的流程反复循环,直至课程结束。

(四)教学测验与评价

《计算机辅助设计Ⅰ》课程评价体系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评价体系中各项指标所占比例不同,期末总成绩=平时成绩60%(考勤20%(35分)+课堂参与5%(10分)+平时作业35%(55分))+期末考试40%(100分)。

四、应用效果评价

经过四周的教学实验,我们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学生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汇总分析如图4、图5所示。

图4是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平时成绩对比图,数据显示实验组在考勤、课堂参与和平时作业三个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分别高出3.1分、1.9分和1.6分。总体来看,实验组1班平时成绩平均分为89.1分,对照组2班平时成绩平均分为82.5分,实验组高出对照组6.6分。笔者在教学中观察出对照组2班上课迟到人数明显多于实验组1班,并且2班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低于1班,1班平时作业能够按时提交且完成情况较好,2班平时作业完成速度偏慢,有几位学生频繁推迟上交作业,表现出懈怠情绪,甚至有一位学生直接下载网站中的源文件应付作业(经过师生双方确认后,本次作业成绩判为0分,这也是导致该生挂科的主要原因),这些数据反映出实验组平时学习状态要好于对照组。图5是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期末成绩分布对比图,通过图示可以看出实验组1班优良率占76.7%,2班优良率占60%,1班优良率超出2班16.7个百分点,经核算,1班平均成绩为86.5分,2班平均成绩为82.3分,1班平均成绩高出2班4.2分,这两组实验数据表明实验组成绩有明显提升。另外,对照组80分以下学生人数多于实验组,而且对照组有一位学生成绩在60分以下,出现挂科现象,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监控力度不够,导致对照组2班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为了进一步评价实验结果,我们从思想性、艺术性、技术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五个维度对两个班的期末作品质量做了对比分析,如图6所示,实验组1班的作品质量在五个维度上都高于对照组2班,尤其是作品的创新性和实用性更为突出,这表明实验组1班教学中采用工作室制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通过参与商业项目创作,与社会接轨,积累了一定创作经验,因此,他们的期末作品实用性和创新性更强。两个班期末作品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相差较少,这也表明艺术创作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探索学习,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教学实验结束后,笔者依据李克特量表制定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实验组3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在线资源、在线学习模式、远程交流与指导、课堂讲授与辅导、课堂小组协作方式、作品汇报展示、工作室管理制度和商业项目创作模式8项,调查内容是该模式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的关键指标,每一项有“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五种回答,分别记为5、4、3、2、1,最后汇总计算每一项平均得分。问卷调查采用匿名方式,调查前提前告知学生问卷调查与成绩评定无关,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本次问卷调查结果如图7所示,学生对作品汇报展示、商业项目创作模式两项满意度较高,课堂讲授与辅导、在线学习形式两项次之,在线资源、课堂小组协作方式和工作室管理制度满意度较低。随后,笔者又通过访谈法对学生进行了访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对问卷调查结果做进一步验证。87.8%的学生表示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对混合学习教学模式保持乐观态度,94.6%的学生认为商业项目创作对自身技能和创意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93.2%的学生觉得作品汇报展示促进了班级成员之间的交流,提高了自我成就感。另外,21.3%的学生认为在线优质免费资源较少,直播类课程不能回看,教学进度偏快,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吃力。23.7%学生认为课堂中小组协作人数不宜过多,实践项目难度不能太高,过多人数协作和高难度的项目反而会降低协作学习效率,28.2%的学生觉得工作室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激励机制有待改进。这些意见非常宝贵和中肯,也是我们后期研究中需要改进之处。比如:教师为学生推送更优质、更合适的在线学习资源,合理分配小组协作人数,制定难易适中的实践方案,完善工作室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等。

五、结论

(一)线上学习,弥补课程时间短,减轻了教师课堂软件教学负担

“互联网+”时代,移动4G网络和无线WIFI能够支持网络高清视频流畅播放,学生可基于APP客户端随时随地开展学习。由于在线教育平台具有名师指导、互动性强等优势,使学生在课外不再感到“孤独”。在直播类课程中,学生可以实时发言,不理解的知识及时请教网络教师,多视窗直播界面提供有讨论区,学生也可以在讨论区展开讨论。课程结束后,网络教师会留课后答疑时间,解决讲课中遇到的问题。为了防止学生错过直播课程,APP客户端会弹出开課提醒,这也是在线学习越来越人性化的体现。点播类课程具有回看的优势,可供学生反复学习。在线教育平台中,直播类和点播类课程众多,几乎涵盖了当前热门学科,相比线下商业培训机构,在线教育收费偏低,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遇,弥补了课程时间短这一不足,同时,也减轻了教师课堂软件教学负担,使教师有更多时间答疑解惑,指导学生完成课堂实训,在线教育平台是学生有效的“第二课堂”。

(二)重构教学过程和师生关系,激发了课堂活力

在漫长的教育发展进程中,“教师”和“学生”始终是教学活动的两大主体,二者之间关系经历了历史演变,从个别化教学到班级授课制,从分组教学、小队教学到开放课堂,每一次变革都体现了时代特征。“互联网+”时代倡导“开放、互动、人人参与”,这也必然促使新的教学模式出现。将在线教育资源和工作室制度融合到传统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混合式教学,重构了教学过程和师生关系,改变了传统课堂的固有形态。作业汇报展示和工作室制度也为教学注入了新生机,激发了课堂活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前面数据分析得知,实验组学生积极性较高,学习状态有一定改观,克服了厌学和懈怠情绪。

(三)全程监控教学过程,改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组织是否得当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了对教学过程的全程监控。在这一模式中,线上和线下分别有“网络教师”和“专业教师”辅导答疑,及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保证了学习的连贯性,学生因课外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而放弃学习的几率降低。采用工作室制度,把学生组织起来参与商业项目创作,学生课余时间得到有效利用,多数学生不再感到无所适从,学生的归属感和成就感明显增强。此外,教学评价采用“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双重考核标准,注重平时教学中的技能训练和知识运用,改变了学生一贯的“熬夜赶作业”和“考前突击”学习习惯,杜绝了挂科现象,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项目实训逐级递进,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得到提升

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增长,社会对于设计人才的需求也在随时变化,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高、社会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突出的社会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趋势。项目实训是提高学生计算机辅助设计技能和创意能力的有效有段,采用“课堂实训+商业项目”的训练模式,既能巩固学生课前自学的软件基础知识,又能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能力。项目实训从易到难、逐级递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学生学习更加顺畅,知识建构更系统化。在实训中加入商业项目,一方面通过项目创作不断强化课堂知识,克服了阶段性授课,学生知识容易遗忘的现象,另一方面将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接轨,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提升学习动力,使学生就业更具有竞争力。

猜你喜欢

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线教育混合式教学
提高机械原理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慕课中美应用差异的四大原因分析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混合学习模式及其实施要点 
基于在线教育的大数据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产品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刍议
普通本科院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析
工业产品设计CAD技能竞赛训练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