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评估工具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2018-05-14朱莎石映辉川蒋龙艳余丽芹

中国电化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中学生

朱莎 石映辉川 蒋龙艳 余丽芹

摘要:为了了解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该文基于已有的中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开发了用于评估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评估工具,并通过信效度检验和难度区分度检验,证明设计的评估工具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使用该评估工具在我国东部S市随机抽取多所学校开展了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评估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在“信息意识与认知”维度和“信息道德与法律”维度得分率相对较高,而在“信息科学知识”维度和“信息应用与创新”维度得分率相对较低。这一发现需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即在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加强对中学生信息科学知识和信息应用能力与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信息素养;评估工具;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作为21世纪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素养成为了当前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信息素养教育引起了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不仅是衡量国家教育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要素。因此,开展信息素养水平评估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为信息素养教育目标的设定和实施方法的确定提供可操作的标准和基本依据,同时可以通过信息素养评估不断优化学生信息素养培育项目,最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

国外对信息素养水平评估的研究起步较早。比如美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了从中小学到大学不同层次的标准,以及不同地区、不同学科领域的标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水平评估,为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施提供指导。相比之下,我国的信息素养评估研究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形成权威、统一的学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

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强调“制定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规模化测评,实施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培训”。作为教育部委托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及其应用”研究团队,我们针对学生信息素养指标及测评开展了持续两年的跟踪研究,并已研制了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评估,我们有必要基于已有的中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开发一套用于测量我国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评估工具,对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进行科学、可靠的评估,旨在了解我国中学生当前的信息素养水平,同时为科学指导我国中学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评估项目综述

自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InformationIndustry Association,IIA)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Zurkowski)首次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针对信息素养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其中关于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评估的研究成为了当前信息素养研究的热点。

200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为考察OECD成员国与经济合作伙伴国家或地区内15岁学生的数学、阅读和科学素养,开展了“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Student Assessment,简稱PISA)。同时,PISA将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列为考察对象,主要考察学生在行为、认知和情感三个方面的因素。由于PISA评估的测评工具设计科学严谨,整个抽样和数据收集过程均有严格的质量保证机制,因此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推行教育改革的重要参考。

美国肯特州立大学(Kent State University)以美国学校图书馆员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Librarians)制定的《21世纪学习者标准》(Standards for the 21st-Century Learner)为蓝本,开发了适合于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评估项目——信息素养技能实时评估工具(Tool for Real-time Assessment ofInformation Literacy Skills,简称TRAILS),并在全球超过30个国家开展了测评应用。为确保评估的可靠性和测试题目合理调度难度等级,TRAILS项目组会对测试题目进行不断修订。此外,TRAILS项目组根据测试机构上报的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和比较分析,形成包括基本测量指标、背景指标、趋势指标、智库等在内的具有政策导向性的结果反馈。

澳大利亚课程、评估与报告局(Australian Curriculum,Assessment and Reporting Authority)在在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Australian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的支持下实施了旨在评估中小学生ICT素养的全国评估项目(National Assessment Program-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NAP-ICT)。自2005年以来,NAP-ICT项目每三年评估一次,由六年级和十年级学生参加测试。NAP-ICT项目由经过培训的管理者实施,94%的学校在线进行评估。随着信息素养及信息技术本身不断飞速发展,NAP-ICT项目在保持其关键核心概念以及设计理念不变的情况下,信息素养评估的内容和方法一直在进行着新的尝试和改变,为促进澳大利亚信息素养教育,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国际教育成绩评估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简称IEA)于2013年启动了国家计算机与信息素养的研究(the International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Study,简称ICILS)。参与ICILS调查的是八年级的学生、学校教师、学校负责人或信息技术协调员。IEA进行的国际学生信息素养测评,测试了21个国家或地区八年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并且将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划分为4个等级。ICILS测评发现,从整体来看,各国的平均分值不高,处于较差的两个等级;此外,各国内部学生之间的表现差异较大,甚至高于国家之间的平均分差。

在国内,尚未发现针对中小学生开展的信息素养评估项目,但有小部分研究者开展了与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相关的现状调查研究。董玉琦(2008)基于STS(S:信息科学;T:信息技术;S:信息社会)信息素养评价框架,使用自行设计的测试问卷在吉林省五个地区的34所不同类型高中(包括省重点高中、市普通高中、县高中、乡高中等)开展了信息素养现状调查。此外,有研究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道德四个方面对我国西北地区5省的56所学校的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还有研究者采用自制的《中小学学生信息素养问卷调查表》,从态度、信息技术基本能力、网络道德和基础设施四个模块,并结合师生访谈和实地考察,对四川、重庆两个地区部分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评估工具的设计

本研究采用石映辉等设计的《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作为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评估标准。《指标体系》包括信息意识与认知、信息科学知识、信息应用与创新和信息道德与法律4项一级指标,以及信息敏感性、信息应用意识、信息保健意识等13项二级指标。

依据该《指标体系》,我们设计开发了用于评估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评估工具,即《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评估问卷》(以下简称《评估问卷》)。《评估问卷》包括3个部分:第1部分为基本信息题,共8题,用于了解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和信息技术使用情况;第2部分为《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调查量表》(以下简称《调查量表》),包括16道5级李克特量表题,用于评估《指标体系》中的第1个一级指标(信息意识与认知)中的全部二级指标以及第3个一级指标(信息应用与创新)下的“信息的评价与创新”这一二级指标。第三部分为《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测试题》(以下简称《测试题》),包括75道单项选择题,用于评估《指标体系》中除《调查量表》所评估的指标以外的其他所有二级指标。

(一)《调查量表》和《测试题》的设计

《调查量表》主要针对“信息敏感性”“信息应用意识”“信息保健意识”以及“信息的評价与创新”这4个二级指标设计。由于这些指标主要考察的是中学生的信息敏感性、应用意识、保健意识,以及评价与创新能力,无法直接通过测试题来评测,故采用了5级李克特量表形式设计(1=“完全不符合”,2=“基本不符合”,3=“不确定”,4=“基本符合”,5=“完全符合”)。《调查量表》包括2个子量表,一个是“信息情感与认知”子量表,包括“信息敏感性”“信息应用意识”和“信息保健意识”三个维度,每个维度4题;另一个是“信息的评价与创新”子量表,只有自身一个维度,共4题。所有量表题目最初来源于相关文献,经过研究者和专家的修改、完善,初步形成了包含16题的《调查量表》。

《测试题》用于测评《指标体系》中除《调查量表》所测评的二级指标之外的其他所有二级指标,按照上述《指标体系》中的一、二级指标的内容和要求而设计。《测试题》题目均来自互联网,包括中学信息技术课程部分练习题、测试题,以及符合中学生水平的各类信息技术测试题等。为了方便中学生的作答,《测试题》全部采用单项选择题形式设计,每个题目设置4个选项。考虑到中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测试题的难易程度,研究者根据需要对部分题目进行了适当修改和调整,初步形成了包含75道单项选择题的《测试题》。

(二)《调查量表》信效度分析

为了检验设计的《评估问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研究者在S市部分中学随机抽样,选取了363名中学生进行了《评估问卷》的预测试,以检验《调查量表》的信度、效度以及《测试题》的难度与区分度。

1.效度分析

效度即测量的正确性,指问卷能测得其所欲测量的构念之程度。用于评估调查量表效度的指标有多种,比较常见的为构念效度,包括聚敛效度和区别效度。有研究者指出,评估聚敛效度有三个重要指标,分别是:各测量题项的因子负荷量、各研究变量的组合信度及平均方差抽取量。测量题项因子负荷量的数值越大,表示测量题项能被研究变量解释的变异越大。一般来说,测量题项因子负荷量的值必须大于0.5。组合信度可判别模型内在质量,应高于0.60,而平均方差抽取量表明被研究变量所解释的变异量有多少来自于测量误差,应大于0.50。

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题项Q9的因子负荷量仅为0.14,因此删除题项Q9。再次对《调查量表》进行聚敛效度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各测量题项因子负荷量均在0.60以上,各研究变量的组合信度均超过0.85,平均方差抽取量都大于0.67,表明删除题项Q9后的《调查量表》具有较好的聚敛效度。

区别效度指任意两个研究变量间低度相关或存在显著性差异的程度,其评估标准为各研究变量平均方差抽取量的平方根值需大于该变量和其他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表格对角线数值为该研究变量平均方差抽取量的平方根值,对角线以下的数值为该研究变量与其他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信息敏感性”和“信息应用意识”之间的相关系数高于对角线的数值,尤其是“信息敏感性”中的题项Q4与“信息应用意识”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导致“信息敏感性”和“信息应用意识”之间相关系数偏高,区分度不佳,因此删除题项Q4。再次对《调查量表》进行区别效度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可以发现,对角线数值明显高于同行同列非对角线数值,表明删除题项Q4后的《调查量表》具有良好的区别效度。最终,在删除了题项Q4和Q9之后,《调查量表》被证明具有良好的效度。

2.信度分析

为了考察《调查量表》的信度,本研究采用最常用的克隆巴赫α系数方法来检验量表的可信程度。研究表明,量表信度系数达到0.7-0.8时表示量表具有相当的信度,达0.8-0.9时说明量表信度非常好。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预测试数据进行信度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而本研究所设计量表中“信息意识与认知”子量表和“信息的评价与创新”子量表的信度系数分别为0.92和0.85,各维度信度系数也均在0.7以上。由此可知,本研究设计的《调查量表》具备较好的信度。

最终,通过信效度分析和检验,形成了包含14题的具有良好信效度的《调查量表》,如表4所示。

(三)《测试题》难度系数与区分度分析

1.难度系数分析

难度系数是指测试题的难易程度,是评价测试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一般地,通常用测试卷中所有测试题的平均难度代表测试卷的难度,其公式为P=X/W,公式中P为测试卷的难度系数,X为测试者在该测试卷中各题的平均得分的总和,W为测试卷的满分。通过计算,本研究设计的《测试题》的难度系数为0.55。根据测试卷难度的评价标准:小于0.55较难、0.55~0.75适中、大于0.75较易,由此可知,本研究所用的《测试题》难度适中,可以有效衡量和反映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

2.区分度分析

区分度是衡量测试题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编制测验、筛选题目的依据。区分度取值越大,表示形成性测试区分度越好,说明能很好对学习者的测试效果进行区分。本研究的《测试题》区分度用极端扮组法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D=(XH-XL)/W,其中D为试卷区分度,XH为27保障房高分组平均分,XL为27%低分组平均分,W为测试题总分。根据此公式,计算出本研究《测試题》的区分度为0.49。有专家认为,测试题的区分度在OAO以上为很好;0.30-0.39为良好;0.20-0.29为尚可;0.19以下为差。由此说明,本研究所设计的《测试题》区分度非常好。表15为《测试题》的具体说明。

(四)《评估问卷》评分规则

基于《指标体系》和设计的《评估问卷》,我们使用德尔菲法邀请多名专家为《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进行了权重的分配,并根据题目数量为各个二级指标对应的题目设定了分值。《评估问卷》总分为100分,其中《调查量表》总分为23分,子量表“信息意识与认知”共10题,分值为15分,子量表“信息的评价与创新”共4题,分值为8分;《测试题》总分77分,“信息科学知识”共20题,每题1.5分,共30分;“信息应用与创新”(不含“信息的评价与创新”)共40题,每题0.8分,共32分;“信息道德与法律”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关于《评估问卷》的具体说明如表6所示。

将《调查量表》题目得分转换为百分制得分方法如下:根据学生的作答选项,选择“完全不符合”得1分,“基本不符合”得2分,以此类推,“完全符合”得5分。若有题目为负面题目,则将学生得分进行反转。假设学生在“信息意识与认知”子量表的得分为m(学生在10个题目上的得分总和),则学生在“信息意识与认知”一级指标的加权得分为n=m/50*15=0.3*m。同样地,对于“信息的评价与创新”子量表,假设学生的得分为p(学生在4个题目上的得分总和),则学生在“信息的评价与创新”这个二级指标的加权得分为q=p/20*8=0.4*p。学生在《调查量表》与《测试题》的得分之和,即为学生信息素养水平总分。

三、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评估应用与分析

为了验证和探索本研究所设计的《评估问卷》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本次调查选取我国东部S市的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评估。研究者在S市的主要区县采用随机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在7所学校选取样本,抽取四个年级(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2391名中学生作为调查样本。本次调查发放《评估问卷》2391份,回收问卷2287份,回收率95.7%,有效问卷2276份,有效率99.5%。在有效评估样本中,男生1174人(51.6%),女生1102人(48.4%),男女生比例基本持平;高中生663人(29.1%),初中生1613人(70.9%)。对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按年级层次统计如表7所示。

由表7可知,从整体上看,中学生信息素养总平均分为58.92,其中高中生的信息素养平均得分为72.3 1,初中生的信息素养平均得分为53.40。此外,从各个维度的得分情况来看,中学生在“信息意识与认知”维度的得分率(79.0%)和“信息道德与法律”维度的得分率(61.1%)相对较高,而在“信息科学知识”维度的得分率(53.5%)和“信息应用与创新”维度的得分率(54.6%)相对较低。由于高中生和初中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在后续的分析中,我们对高中生和初中生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一)高中生信息素养得分

对参与评估的663名高中学生(高一和高二年级学生)在信息素养四个二级指标(维度)的平均得分和总平均分按照年级、性别等不同分类进行统计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的高中生在信息素养水平不同维度平均得分及总平均分上的差异,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与独立样本t检验,具体情况如表8所示。

由表8可知,高二学生只有在信息素养“信息科学知识”维度的平均得分上略低于高一学生,而在其他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均高于高一学生。其中,在“信息应用与创新”和“信息道德与法律”两个维度的平均得分上,高二学生显著高于高一学生(t=-4.50,p<0.05;t=-5.85,p<0.05),并且在信息素养的平均总分上,高二学生也显著高于高一学生(t=-3.70,p<0.05)。由此表明,对于高中生,高年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相比低年级学生普遍较高,这表现在高年级学生的信息应用与创新能力更强,对信息伦理道德、信息法律的了解更多。

在性别上,高中女生只有在信息素养“信息科学知识”维度的平均得分上略低于高中男生,而在其他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均高于高中男生,尤其是在“信息道德与法律”维度的平均得分上,高中女生显著高于高中男生(t=-6.90,p<0.05)。在信息素养的平均总分上,高中女生也显著高于高中男生(t=-3.58,p<0.05)。由此可以看出,对于高中生,女生的信息素养水平普遍高于男生。

(二)初中生信息素养得分

对参与评估的1613名初中学生(初一和初二年级学生)在信息素养四个二级指标(維度)的平均得分和总平均分按照年级、性别等不同分类进行统计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的初中生在信息素养水平不同维度平均得分及总平均分上的差异,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与独立样本t检验,具体情况如表9所示。

从表9中可知,初二年级学生在信息素养四个维度的平均得分上均高于初一年级,尤其是在“信息科学知识”“信息应用与创新”维度和“信息道德与法律”维度,初二年级学生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初一年级学生。在总平均分上,初二年级学生也显著高于初一年级学生(t=-6.14,p<0.05)。由此表明,初二年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明显高于初一年级学生。

在性别上,初中女生在信息素养四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初中男生。除了在“信息意识与认知”维度上男女生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之外,在其他三个维度的平均得分上,初中女生均显著高于初中男生。在信息素养的平均总分上,初中女生也显著高于初中男生(t=-6.21,p<0.05)。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初中生来说,女生的信息素养水平相比男生普遍较高。

四、结语

为了了解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本研究基于已有的中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开发了用于评估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评估工具,并通过信效度检验和难度区分度检验,证明设计的评估工具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使用该评估工具在我国东部S市随机抽取多所学校开展了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评估应用研究,获得了2276个有效样本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S市中学生信息素养平均得分为58.92分,其中高中生的信息素养平均得分为72.31分,初中生的信息素养平均得分为53.40分,高中生的信息素养水平显著高于初中生,这一结果符合中学生知识能力与认知成长的一般规律。从年级对比来看,高二年级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分显著高于高一年级学生,初二年级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分显著高于初一年级学生,这表明随着年龄和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从性别对比来看,高中女生的整体信息素养水平显著高于高中男生,初中女生的整体信息素养水平显著高于初中男生。通常认为,女生在信息技术的使用技能方面普遍要弱于男生,也有研究指出中小学男女生的信息技能在总体上不存在差异。但本研究结论表明女生的信息素养水平显著高于男生。由此可见,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信息技术的使用或信息技能等同于信息素养,应该认识到信息素养是一种更加全面、综合的能力素质。从各个维度的得分情况来看,中学生在“信息意识与认知”维度和“信息道德与法律”维度得分率相对较高,而在“信息科学知识”维度和“信息应用与创新”维度得分率相对较低。这一研究发现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中学生信息科学知识和信息应用能力与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

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将基于该评估工具在我国更多地区开展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评估,以不断检验和完善该评估工具,同时也期望能为我国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评估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研究结论和发现,推动我国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评估工作的开展,最终实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的目标。

收稿日期:2018年5月19日

责任编辑:许林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中学生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