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

2018-05-14刘爱华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5期
关键词:民间美术传承发展

【摘要】民间美术是我国民族审美、创造最本质的精神,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十分紧密的关联,也是我国古代人民劳动生活中最朴质的艺术语言、艺术思想。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多元文化对民间美术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使很多优秀作品断绝传承,这对中国民间美术的良好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对此,在新时期,必须立足于现代社会背景,对中国民间美术进行创新,实现中国民间美术的现代化传承及发展。

【关键词】民间美术;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中国民间美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十分紧密的关联,其具有丰富生活、美化环境等目的,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也是我国优秀文化的良好延续。中国民间美术在创作、造型、文化内涵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艺术特性,是众多艺术创作家的创作素材、创作经验的表现。新时期,注重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传承我国优秀民间美术作品,同时还可以全面促进我国本土艺术、文化的繁荣,对于提升我国民族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有很大作用。

一、现代环境对民间美术传承的影响

新时期,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新兴艺术兴起,对传统的文化、审美观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追逐时尚,互联网的发展,更是为其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使传统纯手工、精工细作的民间美术发展受到极大制约。现代环境对民间美术传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美观念改变对民间美术带来的冲击

与新兴的美术形式,如油画、彩绘、动漫等相比较,民间美术更多的是表现基层生活,其融合了最原始的生活形态、生产活动,具有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双重作用。但是在新时期下,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审美观念也呈现多元化状态。与此同时,外来文化也对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这就导致民间美术在传承发展中受到极大影响。

(二)生产效率低下对民间美术的冲击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中,民间美术是伴随着当时人们生活形态所产生的一种生活装饰品,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同时也兼备相应的审美特点。而在传统的民间美术传承中,大多是通过家庭式、师徒制,传承方式上比较封闭,加上手工制作的效率比较慢,与现代美术作品的批量生产、机械化制造相比较,其规模效应不强,难以实现快速发展。

二、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

(一)言传身教

在中国民间美术传承中,言传身教是十分重要的传承方式之一,主要表现在以家庭为中心,通过父子、师徒的方式进行传授。在传统民间美术创作中,大多创作者是没有接受过正规文化训练的农民,所以,在民间美术传承过程中,大多会通过“口头传授”的方式,通过语言,将相关技术、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言传身教这种方式,自然随性,不需要对其进行雕饰,可以实现技艺交流的直接生动。同时,在言传过程中,为了便于记忆,民间艺人会创作一些口诀,使接受者可以快速记忆创作,如在民间皮影中,有“文人一根钉,武人一张弓”等的说法。

(二)文字图谱记载

文字的出现为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媒介基础,民间美术借助文字传播的优势,极大地拓展了其传播范围,一些关于民间手工艺记载的理论专著、民间美术创作者所写的艺谱使民间美术传承呈现了一定规模化。对于民间手工艺记载的理论专著具有一定的官方修饰痕迹,如唐朝的《工艺之法》、明朝的《天工开物》等;而民间美术创作者所写的艺谱,主要是通过谱子的形式,如年画版样、影袭谱、画谱等进行传播。对于这些民间美术艺谱,都有相应的程式化范本,如创作总结形式、艺人亲手绘制等。

(三)民间艺术品传播

民间艺术品传播与图谱传播相同,都属于以“物”为媒介进行传播,但是其传播形式并不是在创作者内部进行传播,而是通过各种艺术品的购买,将民间美术技巧带到各地。这种传播方式是与商业相互结合,参与到商品交换中,不再局限于行业内部传播,通过商品化渠道,提升了民间美术的传播范畴。如在很多旅游景区,会将当地特色的民间美术工艺品展现出来,在获取商业价值的同时,也可实现民间美术的传播,如惠山泥人、南京云锦等。

三、中国民间美术的现代化发展

民间美术的产生、发展、传播与广大民众的生活、生产方式有十分紧密的关联。新时期,伴随着现代文化的广泛渗透,传统民间美术的生存空间急剧缩小,加上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自动化、工业化的大工业生产方式彻底取代了手工劳作。在此背景下,很多民间艺术品被当作过时产品,被人们所摈弃。当代民间美术保护者、美术理论家都将民间美术看做是一種古代生活形态的活化石,虽然民间美术被当做是传统文化不断被人们学习、保护,但是在实际中,民间美术的发展依然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很多人喜欢民间美术仅仅是将其看做一种对过去的怀念,而没有将实用价值与现代社会联系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就必须对其发展途径进行创新:

(一)加强民间美术与学校教育的结合

学校是传播知识、传授技能的重要场所,可以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实际中,为了有效改善民间美术发展状况,实现民间美术的良好传承,可以将民间美术与学校教育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当地民间美术文化、技艺在学校教育的渗透,尽量将本地优秀民间美术添加到小学、中学教育中,使学生能充分了解当地民间美术文化,产生文化自豪感,自觉地成为本地民间美术的传承者、发展者。同时将民间美术引入到学校教育中,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间美术文化内涵,能更好地引导青年一代继承、传播民间美术。

(二)注重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的结合

民间美术虽然与现代艺术的制作方式、表现形式有很大差异,但是两者的表现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有很多相同之处,这就为两者的良好融合打下了基础。在当前的优秀设计作品中,有很多都是在传统民间美术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演变的,如在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中,上部分借鉴传统印章的特色,展示中国传统文化,而下部分是由毛笔书写,实现了传统文化与奥运精神的良好契合。因此,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要特别注重民间美术的良好渗透,用民间美术来丰富现代艺术的内涵,同时用现代艺术促进民间美术的传承,实现两者的互利共赢。

(三)注重民间美术与大众生活的契合

在新时期,传统民间美术并非没有实用价值,而是缺乏良好的宣传、引导。在先进的社会文明虽然提倡百花争鸣,但是也需要保证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传承,不能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失传。所以,在新时期,应该全面加强民间美术与大众生活的关联,如由于现代门框变窄,对联、门神出现无处张贴的情况,但是生肖剪纸的出现拉近了民间美术与大众生活的关联。生肖剪纸是在剪纸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创新,其造型优美,体积小,可以直接贴在门上,并且能根据不同的年份进行更换,满足了大众的新鲜感,从而延伸了传统剪纸艺术的生命。

(四)进一步加强对现存民间美术的收集、保护

新时期下,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民间美术的传承发展,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对现存民间美术进行收集、保护,利用录像、录音、摄影等现代化记录手段,将民间现存的美术资料进行收集、保存,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档案,对其进行保护。在收集每一种民间美术时,可以按照其制作工艺、传播区域、构成特点、相关习俗、文化背景等进行分类整理,并建立相对完整的视频、语言、文字库,保证其今后的良好发展。目前,我国关于泥塑、剪纸、壁画、年画等民间美术的收集、保护工作做得很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其他民间美术作品的收集、保护,从而实现民间美术的良好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民间美术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文化气质发展的根源。在新时期,我们必须注重我国民间美术的传承、发展,保证中国民间美术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在实际中,我们要创新民间美术的传承、发展方式,跟进时代潮流,赋予民间美术新时代的特性,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良好结合,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民间美术的魅力,自愿地参与到民间美术传承、保护中,从而为我国民间美术的未来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雷显峰.论当代艺术对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与解构[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7(9):132-134.

[2]段春华.论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J].求知导刊,2016(27):45.

[3]邓琳.浅谈中国民间美术传统和發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12):77.

[4]石小雷.试论民间美术的传承及发展[J].商,2016(8):107.

[5]杨林,曲应天,王兴彬.论中国民间美术对艺术创作思维的启示[J].美与时代(中),2017(1):27-28.

[6]刘清立.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图形研究[J].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7(12):124-125.

[7]王国良,韩相理.浅析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现状及发展、保护对策[J].大众文艺,2016(7):113.

作者简介:刘爱华(1980-),男,汉族,湖南永州,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写实油画。

猜你喜欢

民间美术传承发展
区域发展篇
浅论天津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