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聊斋志异》的语言特色研究

2018-05-14包峰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5期
关键词:聊斋志异

【摘要】在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中,我国形成了灿烂的文化成果,无数的文学家对语言进行精雕细琢,以现实生活为材料并将之融入文学创作中,涌现出无数的优秀作品。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具有特殊的语言风格,值得后人深入研究,并在不断的研究中发现其艺术的闪光点,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聊斋志异;人物形象描绘;民间语言运用;语言特色赏析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文学艺术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语言形式,每个时代的每个作家均有其独特的语言风格。优秀的文学语言能够将描述对象活灵活现的展现给大众,语言与描述对象能够完美地契合,同时在语言特色上具有一定的美感。《聊斋志异》中蒲松龄先生将文言与当时的生活统一在一起,在白话小说逐渐取代文言小说的潮流中重新展现了文言的艺术魅力,创造了文学艺术历史的奇迹。

一、语言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聊斋志异》中描述的多为一些奇闻轶事、人鬼狐妖。这些描述对象看似与生活毫无关系,细细探究会发现其本质源于生活,是对当时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某些思维方式以及热点事件进行的夸张化描述,并未真正脱离生活。但是,它们又不完全与世间事物相同,在一定程度上超脱于人世间,来源于现实生活,但是又显得更为神秘。作者将人鬼狐妖的本质与与现实生活相通并融入自身对社会的感悟,使《聊斋志异》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语言艺术。它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又超越了现实生活,给人留下耐人寻味的意境。《聊斋志异》中对文言体式与生活精髓进行了恰到好处的协调,正好促进了作品真实性与虚幻性的有机结合,促进了艺术氛围的形成。同时,由于蕴藏着社会生活的精髓,其真实感得到了有效的增强,而使用文言体式与白话文语言具有一定的差异,其虚幻的特点又相应的显现。通过这种方式,《聊斋志异》成为一个联系紧密并且难以相互割离的整体。[1]《聊斋志异》中的描述对象大多虚无缥缈,多为虚幻的事物,但是作者并没有任意编造,而是充分汲取了生活中的现象,充分参照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因此其语言的描述更贴近生活,更加给人以真实的感觉。而《聊斋志异》对文言的运用将文言体式生活气息不足的弊端克服,在字里行间充满了生活气息。它的语言特色表面来看缤纷多彩,但其本质却彰显着民间生活气息,汲取文言体式的优势,与生活气息相结合,在语言艺术上可谓文言小说与短篇小说的集大成者。

二、民间语言应用不拘一格

(一)民間词汇大量引用

《聊斋志异》中在运用文言体式的同时引用了大量的民间语言,文言的运用使其具有了虚幻色彩,而民间语言的应用使其具有了生活气息,比如“恶作剧”“长舌妇”“胭脂虎”等,这些民间语言的引入使《聊斋志异》多了些诙谐气氛,在描述故事中的人物、事件时通过运用民间语言达到了直接引入主题的效果。同时还将一些庸俗的事物变得俊雅,绽放出更多的光彩,《长亭》中的“汤夫人”称谓就达到了这一效果。

(二)民间谣谚的适当引用

民间生活中常流传着众多谚语与歌谣,这些谣谚是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对社会生活的精辟总结,也是民间生活百态的缩影。朗朗上口的民间谣谚可以使人们对社会的认识更加深入。比如“鲸吞鱼 , 鱼食虾”,将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展现得淋漓尽致,反映封建社会中相互欺诈的现象和世态的炎凉,“一日夫妻百日恩”“先炊者先餐”等充分反映了当时的民间风俗,为人民展示了生动的社会画面。[2]

(三)民间口语的合理引用

《聊斋志异》在文言小说日益式微的时期对其进行了充分的改造,将之与口语融合,口语逐渐出现在文学家的眼中,这使《聊斋志异》中故事的叙述更加贴近生活,虽在实际中并不存在,却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比如在《阎王》中,描述了一个名叫李久常的书生,他为人友善,正直善良,在劝告嫂嫂别再蛮横撒泼时,其嫂不着痕迹地引用了大量的典故,却又如口语一样将其表述出来,堪称《聊斋志异》中贴近生活的经典表述。

三、人物描绘形式多样

(一)描述不同人物语言生动逼真

《聊斋志异》中涉及了众多人物形象,包括武生、侠客、贪官、僧侣、负心汉、少女等,将每一个人物的形象描述得惟妙惟肖,每一个人物的个性彰显得淋漓尽致,生动地描绘了当时人物对话的场景,在我国文学历史中堪称不可多得得佳作。如在《荷花三娘子》中,就将狐女与宗生的对话描绘得生动传神,细细品味便可明白其中奥妙,文中将狐女对贞操的蔑视以及放荡不羁的性格生动呈现于世人,在这其中必然经历了对文字的千锤百炼。在《镜听》中,为生动描述此妇心中的愤慨所运用的直白爽快的语言,为描述婴宁的天真无邪而采用憨厚的语言,同时还有描述娇娜的一些诙谐幽默、爽朗畅快的语言;在《邵女》中,为使媒婆说亲的描述更加传神而灵活运用雅与俗的语言,这些均体现出了《聊斋志异》中层出不穷的人物描述方式,对每一个人物的特点进行了生动的塑造。[3]

(二)描述同一人物生动传神

《聊斋志异》中语言应用的又一大特点在于,对同一个人的不同状态的描述各不相同。针对同一人物所处的环境不同、心理状态不同、情势不同进行了逼真的描述。比如在《小谢》中,陶生是一个读书人,由于其风流倜傥,文章对其的描述基调为豪爽。当秋容被抓时,他怒发冲冠,对黑判官破口大骂,充分体现了其刚猛豪爽的性情,而对于女鬼的捣乱,对其斥道:“捉得便都杀却!”,言辞干净简洁,带有一定的吓唬意味,而在与秋容共同经历了艰难险阻以及层层考验后道:“今日愿为卿死”,体现了其柔情的一面。陶生的人物形象在惟妙惟肖的人物描述中时而刚硬如铁,时而柔情似水,时而诙谐戏虐,将陶生的人物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描述了其多重性格。

(三)描述同类人物千变万化

《聊斋志异》通过对语言的独特运用,在同一类人物形象的描述中实现了千变万化,通过对同一类人物的对话进行生动的描述,对言辞举止进行仔细的斟酌,将其各自特征精炼地表述了出来。《聊斋志异》中不乏钟情的女子,如聂小倩、清凤等经典人物形象,她们的容颜个个风华绝代,具有许多共同点,但是《聊斋志异》中将人物的身份与语言表达、人物教养与生长环境做了充分的协调,从而表现出了同一类型由于身份地位的不同,其思想与精神层面的不同,从而使每一位女子展现出不同的特点,有的温柔贤惠,有的热情奔放,有的才华盖世,每个人物形象均清晰地呈现于人们的眼前,并且各有其特点,没有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聊斋志异》中对同为悍妇的人物形象也描述得栩栩如生,有的突出了蛮横的特点,有的彰显了凶猛的特点、有的表露了奸诈的特点而同样描述悍妇,却也在本质上有很大区分,比如在《梅女》中对老妪的描述,虽然同属强悍之列,但是却抒发了对贪官污吏的深恶痛绝,以一针见血的言语将当时的社会现状批判得淋漓尽致。[4]

四、意境描绘出神入化

《聊斋志异》中除对人物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外,对人物的生活环境以及自然环境同样有着出神入化的描述。作者在描述世间万物时采用文言体式,基于诗人视角,使环境产生了空灵的意境, 在《王桂庵》中,芸娘身在清贫的人家,但是作者却对其进行了生动的描述,人们品读作品时随着描述的深入仿若置身其中,红丝满树、青青竹篱,为人们展现出了一幅清雅的乡村图画,颇有一番舒散闲适的意境。在《婴宁》中,对环境的描写更加淡雅,将丝柳、翠竹、飞鸟与花圃描绘的浑然一体,显得清新朴素,未曾过多地雕琢。而在青山草舍之间,飞鸟于翠竹中吟唱,营造了朴素淡雅的画面,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聊斋志异》对景物的描绘无需过度耗费笔墨即可将其气氛充分渲染,进而为故事人物营造活动场景。在《聊斋志异》中有较多故事情节运用了这样的描述方式,比如《狐嫁女》《西湖主》等,人們沉浸其中起初不觉有意,而在情节的不断深入后再来回想,才知作者早在不经意间就为人物故事的发展做了相应的铺垫。细细体会作者意境,会发现其古朴空灵意境营造手段的炉火纯青,进而被作者的文学造诣以及渲染的意境所折服。

总之,《聊斋志异》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文言体式与口语在性质上虽然具有较大的差别,但蒲松龄先生在《聊斋志异》的创作中用实践证明了二者结合的可行性,通过合理的语言运用可以塑造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以及古朴空灵的故事情境,在描述各个奇闻轶事的同时反映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心理特点,进而反映当时封建社会的种种社会现状。《聊斋志异》是虚幻与现实的结合,是博采众长的产物,是我国文言小说的创作巅峰,值得后世文学家充分借鉴。

参考文献:

[1]凌琳.贩花为业不为俗——论《聊斋志异·黄英》中的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碰撞[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6).

[2]彭海燕.《聊斋志异》狐女形象的审美意蕴[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

[3]郭艳.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梦境叙事在《聊斋志异》中的发展[J].中州大学学报,2017(5).

[4]孟睿.《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创作心态之比较[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

作者简介:包峰(1992-),男,蒙族,内蒙古赤峰市人,赤峰学院,文学院2014级本科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小翠
《聊斋志异》城隍故事探析
《聊斋志异》中《瞳人语》篇的方术文化背景刍议
《聊斋志异》借鉴《左传》三题
《聊斋志异》选读
《聊斋志异》中的鬼魂民俗探析
成语连线
由对立走向友善
半部《聊斋志异》手稿去哪儿了
《聊斋志异》原典出版目录索引(1991-2007)(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