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刀剑之剑格、刀镡的造型演变
2018-05-14彭鹏
【摘要】剑格、刀镡随着历史变化而改变,刀镡、剑格上的纹饰往往被制造者和使用者赋予了一定的内涵和寓意,被世人珍藏和欣赏。
【关键词】剑格;刀镡;造型演变;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刀剑是冷兵器时代士兵近身格斗的重要武器,從商周时期占战场主导地位的青铜兵器到汉代以后各封建王朝盛行的钢铁兵器,中国刀剑的结构和外观随着战场变化发生了巨大的改观。作为刀剑装具重要组成部分的剑格、刀镡也相应随之变化,除了实用功能外,剑格、刀镡的造型、装饰和工艺水准也在历朝能工巧匠的手中变得异彩纷呈,那些精心打造的刀镡、剑格上的纹饰往往被制造者和使用者赋予了一定的内涵和寓意,其中不乏艺术珍品传世,供当代人欣赏、珍藏。
一、剑格的出现
剑作为短兵,脱胎于矛形刺兵及短匕首,剑格处于剑身与剑柄之间,为柄与刃的分界,其最初功能主要是避免持剑者的手在剑尖刺击到目标时因巨大的反作用力冲向剑刃受伤而设置。早期青铜剑的剑格造型并不明显,如目前我国已知的最早青铜剑——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朱开沟遗址出土的“鄂尔多斯直柄匕首式青铜短剑”(公元前15世纪,相当于商代早期),此剑通长25.4厘米,剑身近似柳叶形,柄与剑身衔接处的两侧只是有略高于剑刃的凸齿而已。这种情况在西周早期并没改变,当时的青铜剑刃与茎之间没有明显分界,很多剑直接没有剑格,如甘肃灵台西周墓出土的镂空蛇纹鞘青铜剑,其剑柄与剑身之间就没有剑格。
直到春秋战国之际,青铜剑的制作和形制日趋完善,剑格除阻止手指前滑被刃所伤的功能之外,还是阻拦剑身入鞘后继续前行的挡头,因此剑格又称剑挡。这种剑格的形制和功能为汉铁剑剑格所继承,如上海博物馆所藏的西汉铁剑在入鞘时剑格与鞘口能严密卡在一起。
同时,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提高,青铜剑身尺寸相应增长,剑在格斗中增加了劈砍的动作,突出剑刃的剑格在格斗时能起到阻止对方剑刃顺己剑身滑下伤及持剑者手指的作用,因此剑格亦称护手,剑格由此成为剑身的重要组成部分。青铜剑格对后世钢铁刀剑影响很大,即使到了封建社会晚期的明清两代,刀剑的样式已与之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作为剑格、刀镡的主要功能和作用依然不变。
二、剑格对刀镡的影响
由于青铜本身性能的限制,注定了只能制造以击刺为主的兵器,青铜兵器过长会在劈砍时导致断裂,因此与剑相比,刀作为以劈砍为主的实战兵器在战场上出现较晚,它是伴随着钢铁冶炼技术的提高而发展起来的。我国最早在春秋时期就陆续出现了铁质兵器,由于当时的冶铁技术并不成熟,加之制作成本过于高昂,钢铁刀剑并未全面普及军队。直到西汉时期,钢铁的冶炼、锻打及淬火技术逐渐提高完善后,一种能劈能刺、极具杀伤力的直刃长刀——环首刀才开始普遍装备部队。在某种程度上说,汉军正是依靠环首刀这种武器将强大的匈奴打败,并间接促成了当时的欧亚民族大迁徙。汉代环首刀格斗动作相对单一,主要以劈砍为主,刺击为辅,因为基本没有刺击时握柄手指前滑被刃所伤的情况,所以,早期的环首刀多不设刀镡,在出土的汉画像石画像及汉环首刀实物中均未见到刀镡的影子。如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所藏东汉画像石刻中的环首刀画像及湖北鄂州市鄂钢综合原厂一号墓出土的三国时期环首刀实物,均未见刀镡的痕迹,这种情况在唐代的环首刀上仍然存在,如陕西长安县出土的环首刀,亦没有刀镡,这种刀在入鞘时因为没有刀镡阻挡,刀柄前段可以一并插入鞘中。如1959年河南安阳隋开皇十五年张盛墓出土的持刀瓷俑,其刀柄前段即是没在刀鞘之中。
不过,随着环首刀格斗动作的增多,在隋唐时期,如青铜剑剑格的发展情况一样,刀镡也开始出现在环首刀身上,如日本奈良正仓院收藏的公元8世纪唐大刀在刀柄与刀刃处就安装了刀镡。这一时期的刀镡形制大多与青铜剑剑格相似,仍未脱离当时剑装的影子,也可称为刀格,这种样式的刀格在辽金时期的刀装上仍能看到,它与1995年河北曲阳五代时期后梁大将王处之墓出土的彩绘浮雕武士石雕所持剑的剑格相同。
三、历朝刀剑之刀镡、剑格的外形特征
由于刀在实战中杀伤力更强,对普通士兵来说更易操作,因此,在汉代出现环首刀之后,刀成了冷兵器时代战场的主角,刀装的样式也随着刀身的演变而逐渐从剑装的样式脱离出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在后期的演变过程中影响了剑的装具。
隋唐时期,刀镡形制开始脱离青铜剑格的影响,逐渐变宽变薄,出现了外轮廓呈花瓣形的刀镡。如兵器收藏家皇甫江收藏的唐刀,其刀镡即是如此形制,以此来增强保护手的功能。
宋代刀与唐刀相比,尺寸变短,刀身宽且厚重,以劈砍为主,这时的刀均设有这种宽平的刀镡,其外形轮廓多为桃形或南瓜蒂形,这些类型的刀镡在四川南宋虞公著墓披甲武士石雕所持刀及宋仁宗时期编纂的《武经总要》书中的手刀一图中均有体现。
元代由蒙古人建立,厚重直刃的宋刀并不适合马上作战使用,包括宋刀在内的大量宋式武器被元朝统治者下令销毁,而随着蒙元帝国的西征,轻便锋利的西亚弯刀引起了元军的注意,并逐渐受到这个马背民族的青睐,元军开始大量制作和装备弯刀。这一时期的刀镡外形除中原地区常见的桃形和南瓜蒂形外,还出现了一种在西亚地区流行的“十”字形刀格,如1956年山东济宁市梁山县贾庄村西宋金河支流出土的明初沉船中发现的弯刀,很可能就是降明的元军使用的武器,其刀格为“十”字形。这种形制的刀格并未随元朝的灭亡而消失,在明代仍然沿用,如1958年明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佩刀就是“十”字形刀格。元明时期制作的“十”字形刀格往往做工精美,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所藏的一把明代弯刀上“十”字形刀格就采用了铁地镂空錽金的工艺,异常华美。
明朝建立后,统治者恢复汉制,很多宋代的兵器样式也在明代得以重生。明朝短刀类兵器有雁翅刀、雁翎刀、倭滚刀等样式,刀镡外形轮廓除宋式的桃形和南瓜蒂形外,还有椭圆形、正圆形、方形、八角形等,这些刀镡的样式一直延续到清代,变化不大。
西汉时期,刀取代剑成为战场主角后,剑的实战功能逐渐被礼仪功能取代,因此,后世的剑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剑格造型也由此摆脱了功能的约束,变得越来越丰富,甚至夸张起来。如起源于春秋战国之际的贵族佩戴之玉具剑,在汉代达到了鼎盛,这种玉质剑格除了彰显身份地位,毫无实战可言。即使是铜质剑格,一些剑格的夸张程度也很难让人相信其造型是出于实用功能考虑而进行的设计,如徐州博物馆藏的一只汉铁剑上的人面龙纹铜质剑格,两侧镂空的龙纹在实战中能否保证牢固值得怀疑。不过,这种抛弃功能,只注意外观的设计理念对后世刀剑装饰影响很大。明清时期的剑格也有类似的夸张造型,如沈阳故宫所藏的清太祖努尔哈赤佩剑及广州张先生收藏的明代双龙抱日剑格上均能体现这种特征。
唐宋时期,剑的造型逐渐摆脱了青铜剑的影子,剑装的样式也逐渐固定下来,从宋代《武经总要》书中所绘剑图来看,宋剑已与后世明清时期的剑差别不大。由于元代是个短命的王朝,存世兵器极少,元剑的形制很难界定,现在能见到接近元剑原貌的实物要数内蒙古博物馆所藏的蒙古贵族用剑、英国利兹皇家军械局博物馆收藏的明永乐皇帝赠给西藏活佛的剑及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所藏的中国十四至十五世纪藏区贵族用剑,这三只剑剑格制作华丽,纹饰繁缛,与中原地区剑装的样式差别较大,其装饰风格都呈现出浓厚的西域特征。
明清时期的剑格与宋剑剑格类似,外轮廓多呈元宝状、如意头状、灵芝状、卷云状、菱角状、蝙蝠状等。与唐宋时期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刀剑装具已经互相影响,以前只在刀上出现的刀镡样式和剑上使用的剑格样式能进行互换,无论刀镡还是剑格在刀剑上都可以通用。如卷云状剑格可以做刀格使用,而花瓣形的刀镡也可安装在剑上,如果不看茎孔,很难区分它们是刀装还是剑装。还有一些刀剑装具为成套成系列出现,如清代龙泉地区制作的刀剑,其刀镡和剑格纹饰、材质、工艺相同,可以成套佩戴或陈列。
刀剑装具的造型是研究和鉴定古兵器年代的重要标准,而剑格、刀镡又是刀剑装具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时,它还与鞭、锏、锤等其他短兵装具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了解剑格、刀镡的造型演变对捋清历代古兵器的传承关系有着重要帮助,也为专业修复人员将残破的传世古兵器合理修复、恢复其历史原貌提供依据。届时,经历战火洗礼传承至今的古兵器将在我们手中得以保护并继续传承,并能够使更多普通群众喜欢上中国博大精深的古兵文化。
作者简介:彭鹏(1972-),男,汉族,山东济南人,山东省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文学学士副教授,从事编辑出版、广告学及古兵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