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18-05-14吴泓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4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摘要】我国拥有着数量庞大的非遗产物,作为一项“活”的文化产物,加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也是对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非遗;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以当前世界格局而言,经济的全球化、现代化正处于极速发展的阶段,我国的政治经济实力也可以说是飞速地向上发展。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开始更多地寻求非物质条件也就是更高的精神层次上的追求,因而对于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需求也日渐加大。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昆曲居于首位,随后2003年又施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乃至全球都开始逐步意识到,当前社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相关知识的匮乏和疏忽以及其不可避免地日渐缺失,从而认识到加强对此进行研究及保护的必然性。简单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了以口头进行的传统形式、表演艺术、民间风俗礼仪、与自然或者宇宙相联系的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的知识和技艺等各族人民流传至今的非物质文化形态的瑰宝,它是依靠人这个主体而存在的,也是由人所传承、保留下来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文化遗产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自从2005年江陵端午祭被韩国江陵抢先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以来,甚至在此之前,中韩两国之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争夺”就从未停歇过,虽然两国的端午节庆礼仪在实际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并且中国端午节现在已经进入非遗名录,但是民间对于此间的纷争也依然存在,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也屡屡被韩方宣称是他们所发明的,诸如此类的事件数不胜数。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每一个国家永恒而与众不同的精神底蕴,独特的文字、不同的方言、特有的习俗等,无一不是一个民族维持其顽强的民族生命力以及加强民族情感的重要支撑,也使民族情感和国家统一有着强韧的联系力,而屡见不鲜的抢注案例让我们不应该只激愤于他国的行为,更应该反思自身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和如何对其进行更好地保护和研究。

中华民族拥有着十分漫长而且复杂的发展历史,作为一个由56个有着截然不同的传统风俗文化的民族而汇聚成的庞大的文化共同体,五千年来多民族的文化融合使中国拥有着无比璀璨的人文历史背景,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拥有着数量庞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福建非物质文化作为福建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是建立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的。自三国时期大量中原文化被传入福建,融合了福建当地本土特色文化,又吸收了外来的异域文化,自此福建文化在不脱离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又显示出其独特的“海洋性格”特色。隨着时间的迁移,福建省由于社会环境相较于中原比较安定且民俗文化多元化、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原因及远离中原地区、依山傍海的地理原因,许多在中原地区已经消失的非物质文化仍旧存在于福建省内。例如,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拥有最长历史并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音就至今仍在闽南地区广为流传,2005年《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的正式实施使得福建省成为了中国第三个专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现法律保障的省份,也是福建省正式开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政策法规上的规定,实现可以遵循法律对其开展研究和保护工作的开端。福建省至今为止共有包括南音、木拱桥营造技艺等在内的7项世界级、124项国家级和36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谓是拥有大量且种类丰富的非物质遗产资源。

现如今,包括福州大学在内的许多高校都成立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或者社团,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及知识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让非遗走进高校,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举措。非物质文化中蕴含着各地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内涵,体现着奋斗不息的人文精神,弘扬着中华民族爱国、团结的民族精神,以全国各大高校社团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和传承,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甚至让老师和学生们亲身体验和学习非遗文化相关的技艺,或者参与相关工作实践,都可以使人们更切身地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非遗,对自身民族的精神文化以及历史底蕴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增强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接受度和认同感,而不是使非遗成为一种被仰视的远离大众群体的瑰宝。同时,非遗走进高校不只可以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同时可以对现当代的高校人才培养起到促进作用。现当代的广大高校或者说艺术、文学等方面的高校专业,对于非物质文化教育方面更多是注重理论知识方面的教育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归根结底还是以人为基础的,它是一种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文化,只有加强对技艺传承人的培养才能保证其更好地生存下去。同时高校通过邀请、聘用非遗传承人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专项培养与训练,既可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寻找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的接班人。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象征之一,不仅应当被国人所认知所接受所学习,更应当推广至全球,使世界人民都能了解到其魅力。以孔子学院为例,它成立之初最根本目的就是将汉语文化、中国文化推广至世界各国各地,使所有人都能对中国语言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因此爱上中华文化,发展至今日,中国已建立了511所孔子学院 ,1073个孔子学堂,分别下设于全球各地的各大高校或者研究院之中,是一个非常全面的专业机构;厦门大学所成立的朱子学会也举办过数次研讨会、研习营,以期将朱子学学术推广至世界,力求更好地建设和保护“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

虽然福建省存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由于早年间传统文化通常使用口传身教的形式,有相当一部分都已经失去了遗迹,更无从找寻影像和文字资料,而且早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不够充分,管理制度的匮乏使许多档案也有所流失。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上升和对于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视,人们的文化意识也不断提高,福建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和传承保护方面也实行了各方面的举措,福建省内目前已经成立了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不仅包括厦门、三明、龙岩石、漳州等各区市都设立有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并于2008年6月正式成立福建省非遗保护中心,在福建省艺术馆加挂了部门的牌子,以承担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事务;2009年在福州市三坊七巷的“叶氏民居”成立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收藏着许多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方面资料,并且长年面向人民群众开展大量不同主题的非遗展览项目,其中不仅有图片类的展示,也有实物类的展示,更通过多媒体影音技术设有VR体验装置,可供市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和作品进行多方位的了解和学习,同时也弘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2016年福建省文化厅实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此后开设了包括 “福建传统雕刻技艺”“福州脱胎漆器髤饰技艺”“福建寿山石雕刻技艺”等多项研修班,进一步增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力,使传统民间技艺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得到更好的发展。此前,自2008年福建省文化厅就已经开始致力于非物质文化数据据的建设,对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出版了包括《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图集》等各项汇编成果对现有资料进行保护,并对保存不易甚至有所破损的资料进行紧急抢救修复。

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研究和保护非遗产物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必然选择。现如今,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虽然已经有了相当一部分的发展,但是保护和传承的步伐永远都不能停歇。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项“活”的文化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总是在不断地向前。探求文化的根源、记录技艺的传承路线甚至通过技术的转变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重生,都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邓薇.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2.

[2]龚春英,叶勇明.高校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的路径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1):113-116.

作者简介:吴泓(1990-),女,汉族,福建漳州市人,艺术学术硕士,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学术硕士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文化与艺术史研究。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