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怒毯制作的变迁及原因探析

2018-05-14程永杰丰隽怡李思琦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4期

程永杰 丰隽怡 李思琦

【摘要】本文基于对贡山县怒族的田野调查,记录其怒毯制作过程,追溯怒毯历史变革,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以此来探究民族手工艺品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怒族;怒毯;编织技艺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怒族是云南省土著民族,也是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更是我国较少的几个“直过民族”之一。怒族自称“阿怒”,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流域周边的福贡、贡山、兰坪各县。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计,怒族人数为37523人。怒族文化丰富多彩,而怒毯正是怒族极具特色的手工艺品,在怒族人民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

一、传统社会怒毯制作过程

怒毯是一种具有特殊花纹的毯子,纬线为白色,经线为不同色彩的线,色彩的搭配上,红、黄、蓝、黑、白都有。但相隔距离和色彩的搭配各有千秋,形成对称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的和谐美和色彩对比强烈的艳丽美。①怒毯作为怒族有名的手工编织品被一直保留至今。

在传统社会中,怒毯的制作步骤相当复杂。首先是材料准备。把大麻杆从地里割回来,要退掉叶子,在水里泡几天,待麻皮泡软后方拿出来剥皮晒干。在纺线织布之前还要对麻皮进行水煮,使纤维变的得柔韧结实。在煮麻皮时还要加入一些灶灰,这样可以使纤维变得柔顺。煮过的麻皮经过冲洗晾晒,可将其搓成麻线保存;其次是绕线。绕线使用手纺车,其结构并不复杂,以贡山县茶腊村手纺车为例,中间以一根较粗木棍为轴,两边各用六根较细木棍以轴端为圆心交叉绑成,在平整的地上竖两根树杈作为纺车支架,就算基本完成;最后是织布。织布使用腰织机。其主要部件是卷布轴、卷经轴、分经棍、打纬刀和提综、绞棍等。卷布轴是两根宽约2厘米,长约45-50厘米的四方木棍。其他部件长度亦与此相同。使用时,用一块两端有绳的牛皮皮辐兜住腰部,用绳把卷布轴两头绑上,使它固定于腹前。卷经轴是一根小竹棍,使用时蹬在织布者两足之下。分经棍用一根粗竹筒制作而成,其作用是把经线按奇数和偶数分开,使经线分作上下两层,即面经和底经,形成一道织口。打纬刀是块窄木板或竹片,其作用是扩大织口和排紧纬线。②使用时把纬线上下依次穿过经线,再用打纬刀拍实纬线,如此反复,最终编织出一条怒毯。有时人们也在怒毯织到一定距离时,加进去一条黑线,最终织出花色的怒毯来。

二、现代社会怒毯制作的变迁

现代社会,怒毯制作有了一系列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最主要的是怒毯制作材料的变化。 怒毯早期的制作材料为一些野生植物纤维,最主要的材料是一些野生火麻,除此之外也有一些用树皮编织而成的毯子。由于怒族人民对于麻布的需要,对野生火麻进行了驯化,所以在历史上有一段时间怒族人民“每户均种有火麻,收取后煮洗洁净,纺而为线,织之成布。”③与传统怒毯制作使用的原材料相比,现在的怒毯材料有了巨大的改善。现如今,除非有特别需求,一般都不再采用麻来制作怒毯。取而代之是棉线、腈纶线及毛线等一些化纤纺织物。用这些材料所制作出来的怒毯,质地更加柔和,色彩更加丰富,也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其次是怒毯色彩的变化。最初怒毯在颜色方面是极其单调的,就是火麻叶的颜色,最多在织布时加入一根黑线,最终制作出当时所称的花怒毯,但是还谈不上颜色的搭配。 现在的怒毯具有色彩斑斓的花纹,在制作时纬线一般是白色,经线按照个人喜好会搭配不同颜色,而且重视对称美在其中的运用,最终制作好后,宛如一条彩虹,也正因此,如今怒族民间甚至于怒毯的色彩就是来自彩虹的传说。最后是怒毯其他方面的变化。例如,由于使用化纤纺织物为制作材料,省去了准备麻线的繁琐过程和怒毯制作工具的改善等。

三、怒毯制作变化原因浅析

无论是怒毯的制作工具、材质亦或是色彩搭配,怒毯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面有着怒族人民编织手艺的完善,也有着中国社会巨大变化带来的多种影响。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怒族居处的环境是怒毯出现的条件,也是怒毯变革的前提

怒族大多生活在怒江两岸的山腰台上,这里是横断山脉的腹地位置,地貌特征可以概括为“三山挺立,两江割切”。三山即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两江即怒江和独龙江。这里虽地处亚热带地区,但是由于海拔、山脉及怒江水系的影响,大多数地区却并没有亚热带那么湿热,相反,气候特点是冬春干冷,夏秋季节降水过多,热量不足。④特殊的气候类型和地貌特征使得怒族居住地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怒族人民家中的许多物品也来源于其居住地的生物资源,怒毯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从怒毯的原材料来说,传统的怒毯主要为麻制品,在很长一段时期这些用麻制作的怒毯在一个怒族家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实用性较强。怒族人民就地取材,利用野生麻类的枝叶作为原材料满足家庭对于布料的需求。

同样,也正是由于怒族人民生活在山区之中,与外界的联系极少,山脉与江河好似天然屏障,把怒族这片“世外桃源”与其他地区的人们分隔开来。这样的自然条件使得怒族居住的地方交通极其闭塞,人行道路均为羊肠小道,宽不容掌。盛夏时节,江边气温高,雨水多,荆棘丛生,常把仅有的险道埋得无影无踪,时刻威胁着过路人的安全。而隆冬季节,高黎贡山与碧罗雪山均有将近半年的大雪封山,把怒族与外界的一切联系都无情隔断。⑤这样的状况造成怒族人民与外界的交往很少,物资交换也屈指可数。直到清朝末年,由于民族交往进一步加强,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善,但是,即便如此,该地区与外界物资往来也还没有形成规模,只有一些零星地方可以与外界进行交流。对于怒江流域的怒族来说,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同样,怒毯制作也没有发生大的变革,只是在一些制作工具上有了些许改善,例如,此时的打纬刀的一侧有了铁片,可以使怒毯更加紧凑。

(二)国家政策的影响

怒毯真正发生较大变化始于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此时新中国的成立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整个中国社会都处在巨大变革之中,怒族社会也不例外。50年代初,国家开始禁止种植大麻,尤其是针对我国西南边疆地区这一政策执行力度更大。“麻”这种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社会生活中承担着重要职能的材料大幅度减少,怒族就是典型代表。怒毯,这一传统上由麻制作而成的民族编织品,也相应地作出了适应性变化,火麻作为怒毯主要原料逐渐消失在人们视野中,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现化纤纺织物。当然,现代化纤纺织材料质地更加柔软、舒适,也省去了制作麻线繁琐的步骤,这也促使人们逐渐接受用这一类材料制作新式怒毯。除了该项政的策影响之外,怒江流域交通条件的改善对于整个怒族社会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也推动了怒毯的变化。从20世纪50年代所修的“滇藏道”到2017年的“新滇藏公路”以及G219国道的贯通,让怒族人民与外界交流更加频繁,这个原本地处怒江流域的民族逐渐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时,外界种类繁多的物资通过公路输送到怒族的几个聚居地,怒毯在这个阶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制作材料、制作步骤以及制作过程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改变。

(三)多民族地区文化元素的相互采借

怒族生活地区属于多民族聚居地,有傈僳族、独龙族以及怒族等几个民族。傈僳族和独龙族同怒族一样也分别有自己的傈僳毯和独龙毯,三个民族的毯子从制作过程上既有相似又有不同。相似之处在于,制作各自民族毯的工具都非常简单,原料都经历了从麻到化纤纺织材料的转变,而且条纹装饰在其中都有着重要作用。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各自民族毯的起源时间不一,其中傈僳毯最早,独龙毯最晚;二是虽都注重条纹装饰,但搭配都各有特色,怒毯的条纹更加细密紧凑一些,而且一般来说,怒毯两边都有数量一致且对称的白色条纹。从三个民族毯子的相似与不同可以看出多民族聚居地文化的相互影响。

(四)怒江流域与外界的密切联系促进怒毯的适应性变化

随着怒江流域进入现代化进程中,怒族青年外出打工的同时,也有不少人进入怒江流域从事开发、旅游等活动,这些交往使得双方的差异性在某种程度上逐渐减少。怒族青年对于外界的接受度在这种频繁交流中不知不觉扩大,双方审美上的变化也在联系交往中不断趋同。在此作用下,传统怒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怒族青年在装饰美学上的需求。如此一来怒毯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变化。拿怒毯制作的服饰来说,现在大多数怒族人们都完全接受了外界的穿着,那些原本由怒毯制作的传统服饰现在只有在怒族盛大节日时才会使用。但也正因为这些原因,采用了棉线、腈纶线的怒毯一改原来单调的亚麻色,色彩搭配相当丰富,而且怒族妇女在织怒毯时没有标准的色彩搭配预定方案,完全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即兴而来,就使怒毯在颜色搭配上更加富有多样性。同时,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兴起,外来游客对于少数民族手工艺品的浓厚兴趣也加速了怒毯的变化。

四、结语

怒毯,作为怒族独有的编织品,从一开始对怒族人民只有纯粹的实用价值,到如今成为怒族典型民族文化标志之一,探究其一个多世纪的演变历程,我们可以看出其中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在怒毯制作工具的制作过程上,怒族人民始终保持自己特色;在制作材料和色彩搭配上又有相适应的变化。正是这种变革中的传承和创新使得怒毯受到许多人的喜爱。

手工艺品是每个民族文化的历史記忆,也是该民族历史的文化象征。许多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族手工艺品。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那些既保留自己特色又适应时代变化的民族工艺品才更能不断绽放自己独特的魅力。

注释:

①梁劲芸.条纹装饰在怒族—阿怒—服饰用品中的地位及其美学探讨[J].民族文化,2015.

②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怒族文化大观[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297—299.

③菖蒲桶行政委员公署编纂《菖蒲桶志》,转引自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编纂委员会编《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民族出版社,2006,第526页。

④何明.流动的信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7.

⑤李月英.“三江并流”区的怒族人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