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漳州月港在古代海丝之路的历史地位

2018-05-14林耀卿

东方收藏 2018年4期
关键词:漳州瓷器码头

林耀卿

一、历史上漳州窑瓷器在国际上的轰动效应

远在明万历三十年(1602),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海上捕获一艘葡萄牙商船——“克拉克号”,船中装有十万件的中国青花瓷器。当时因不明这批瓷器的产地,于是就将这些瓷器以船号为名,命名为“克拉克瓷”。次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将这批瓷器运到阿姆斯特丹拍卖。在拍卖会上,这批瓷器成了法国亨利四世和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以及来自欧洲的一些权贵竞相追逐的标的。当时轰动了整个欧洲。以后,葡萄牙、荷兰、德国、英国、波斯等很多国家纷纷仿制这种产品。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漳州市某博物馆有关专家发现,曾经风霏一时的所谓克拉克瓷与漳州窑产品十分相似,专家们将两者实物从胎釉、造型、纹饰等方面进行深入地分析对比,并做相关的科学仪器检测,最后证实:克拉克瓷就是漳州窑青花瓷。这个迷惑数百年之久的克拉克瓷终于在新闻发布会上向世界公布。它被列入世界十大名瓷之一。

漳州窑青花瓷的产地究竟在哪里?为什么称漳州窑或漳窑?延续我国古代对窑口称谓习惯,所谓“漳州窑”即是指在漳州府管辖下,各县瓷窑生产的产品对外的统称。其窑址分布在龙溪(今龙海)、和平、华安、南靖、漳浦、云霄、诏安等县,明清时期大约有29处较大窑址。其中以平和南胜、五寨洞口和华安东溪窑(东溪窑所在地原为龙溪县二十五都,后行政区域划归华安县),最具代表性,是以生产外销出口为目的的民窑窑口。平和窑以生产青花、三彩瓷为著称。华安东溪窑以生产开片米黄釉和青花瓷最负盛名。这些蜚名中外的漳州窑产品,当时都是通过漳州月港出口到世界各地。如今世界各大博物馆都留有漳州窑各种造型和釉色的身影。

二、对一只漳州窑青花瓷罐绘饰《口岸图》的解读

中国古代瓷器,它蕴含着一种时代信息,我们可以通过瓷器所提供的信息和脉络,去探求它的深刻内涵。

这是一只明代晚期华安东溪窑青花盖罐(见图),该罐高18厘米,其主题纹饰初看是一幅山水画:有绵延山丘,有江河码头,有人物活动,有远帆归舟。其中一座楼塔引起我的注意,它的雄伟很像屹立在古月港的“晏海楼”,莫非这是漳州古月港的口岸图?此时使我联想到浙江省著名的学者李熊熊先生曾发表在《收藏快报》题为:《口岸图:外商眼里的中国印象》文章。他谈到:“……当时的外商会把中国港口的风貌画在瓷器上,带回到欧洲去炫耀,这样可以卖上好价钱。因此,克拉克瓷器中表现中国港口的景象的纹样一定有相当的数量,我们可以统称之为口岸图”。图1,是李熊熊先生收藏的一件漳州月港口岸图的瓷器残片。现在,我们再看这华安东溪窑青花瓷罐(图2),画面更直观,且全景式,占据瓷罐整个圆周。突出渲染,具有月港标志性建筑“晏海楼”。晏海楼建筑于万历元年(1573),明代杰出的海交史专家、《东西洋考》作者张燮在《登晏海》诗中赞道:

飞盖移樽逐胜游,凉生衣带已深秋。月明倒映江如月,楼尽遥连蜃作楼。埤堄风前横短笛,烟波天外有归舟。凭栏转觉机心息,安稳平沙卧白鸥。

张燮在赞美月港景色的同时,也点出了月港环境地理位置——这是九龙江下游的出海口;有白色的海鸥停卧沙滩;有海外扬帆的归舟。

再看晏海楼不远的江堤上,二个疑似外国人从码头搭建的存货棚信步走来,他们大概是来漳州月港做贸易生意吧!?

江堤边有一条小溪(图3)应该是月港内河月溪,溪边有摆渡船只在装货,岸上有二人正在摞背货物走往摆渡船。

在大江沿边(图4)有一条人工建造的大桥,桥端接岸,有一下水碼头,码头上堆放几箱货物,一个人坐在货箱上,应该是在等待船到装货上船。

越过大桥远望,宽阔的江中有几艘货船和渔船在行驶。更远处,有二艘扬帆的海外货船,从出海口那边顺风凯旋……

审视这只明代晚期漳州窑青花罐绘饰的漳州月港口岸图,让我们再一次看到400多年前漳州月港作为中国对外通商口岸的场景。尽管它是历史的遗存物,但它却是对那历史时期社会状况最好的诠释。它是历史的载体,是历史有力的见证物。

三、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漳州月港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商港

1.漳州地处闽南金三角南端,漳州的母亲河九龙江由西溪和北溪两条支流汇集于接近石码福河,成为大江直奔石码、月港到出海口。九龙江流域贯穿漳州全境,物产丰富的漳州各县乃至全省各地以及邻省都可通过九龙江各个支流把货物运到漳州月港。尤其漳州一大特色就是盛产物美价廉的瓷器,年产数以百万计,且深受国外商人青睐。这是给漳州月港对外贸易的有力支撑并打下坚实基础。

2.历史的机缘巧合,将漳州月港推上合法且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为防倭患,朝廷再度废市舶司。关闭官商对外贸易,泉州对外口岸就此衰落。鉴于形势,萌芽的资本主义浪潮以势不可当的潮流冲击着我国东南沿海。漳州月港海域的地理位置,港汊复杂,岛屿布列,海岸线又长,有利于开展违禁海商活动,史料记载:各地商船为“避抽税、省陆运……改泊海沧、月港。”当时,月港成为海禁之后,“走私最初发源地”。嘉靖二十六年(1547)葡萄牙商船载货泊浯屿;嘉靖三十四至三十五年(1555—1556)日本商船泊南沃,洪迪珍与之通贩、致富巨万。而佛郎机(西班牙)商船也载货来月港贸易……此时的月港已成不公开的公开贸易地。隆庆元年(1567),福建巡抚于泽民奏请朝廷取消“海禁”,于月港设“洋市”“准贩东西二洋”,并在海澄县城设立进出货船报关交税的行政管理机构——督饷馆。月港的对外贸易地位得到朝廷的确认,成为当时唯一合法的对外通商口岸。

3.宏大而规范的码头布局是奠定对外通商口岸的基础。

要成为国家正规对外的通商口岸,健全规范的码头设施是最基本的要素。这样,才能容纳国内外商船的停靠,卸货、运货。于是月港在九龙江沿岸,从东向西并列建立七个码头。依次是:饷馆码头、路头尾码头、中股码头、容川码头、店仔尾码头、阿哥伯码头、溪尾码头。

四、一幅久违苍老的航海图,揭开漳州月港 对外贸易的总体格局

2008年,英国牛津大学鲍德林图书馆在清理馆藏时,意外地发现一幅古老的中国航海图,它绘制于十六世纪中叶的中国明代绢本彩绘地图,是英议会负责海外贸易事务的律师约翰·雪尔登(John Selden)约于1654年从东印度公司收购,五年后捐给该图书馆,经中国学者确认,其成图时间应为万历年间,并将这幅地图命名为《明东西洋航海图》,该图长158厘米,宽96厘米。

该图绘制地域北起西伯利亚,南至印尼爪哇岛和马鲁古群岛,东达北部的日本群岛和南部的菲律宾群岛,西抵缅甸和南印度。图中标识22条航线,最远到忽鲁谟斯,即今天的波斯湾霍儿太兹岛。阿丹,即今天的红海亚丁;法儿国,即今天的阿拉伯半岛,东南岸阿曼的佐法儿。令人惊叹的是,它的始发地即是漳州月港。

这张明代万历期间的航海图,它揭示了明代晚期漳州月港的航海路线,构成漳州月港对外贸易的总体格局。

五、历史文献印证漳州月港对外贸易的 历史地位与特殊贡献

在规模宏大的对外航海贸易中,漳州月港以什么样的魄力去指挥驾驶远洋航海局面呢?据《明神宗实录》卷二百一十卷载:万歷十七年(1589)福建巡抚周寀对东西洋船引数量(明代后期东西洋以文莱为界),航行港口和船数做了具体规定:

东洋44只

吕宋16只;屋同、沙瑶、玳瑁、宿务、文莱、南旺、大港、呐哔单各2只;磨荖央、笔架山、密雁、中邦、以宁、麻里吕、米六合、高药、武运、福河仓、岸塘、吕蓬各1只,东洋船合计44只。

西洋44只

下港、暹罗、旧港、交趾各4只;柬埔寨、丁机宜、顺塔、古城各3只;马六甲、顺化各2只;大呢、乌丁礁林、新州、哑齐、交留吧、思吉港、文林朗、彭亨、广南、吧哪、彭西、陆坤各1只,西洋船合计44只。

后又增加:占坡、高趾州、篱木、高堤里邻、吉连单、柔佛、古宁邦、日隶、安丁、义里迟闷、苏禄、班隘各1只,加上88只,是100只。后因需求不断增加。“增至二百一十引矣”。

月港当年盛况,史料记载称:“船舶云集、商贾咸集”,被誉为“闽南大都会”“小苏杭”。

从《明东西洋航海图》到具体从月港出发前往东西洋船只分配数量看,可谓是一支蔚为壮观的庞大的世界顶级船队,加上世界各国远洋商船来月港做贸易生意的,漳州月港这种规模和影响力震撼全球。站在这个角度看,我们无法估量当时漳州月港所处的历史地位,包括对国家对世界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不可磨灭,历史更是前车之鉴。400多年前的漳州月港以辉煌的历史向我们昭示:改革开放是国家发展经济的硬道理,只有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大踏步前进,才能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漳州瓷器码头
大块头和小不点
情调漳州
林语堂的漳州情结
漳州的水
中国的名牌瓷器
高傲的瓷器
前往码头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在码头上钓鱼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