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专业理论专业课的实践探索与反思
2018-05-14于晓慧
于晓慧
[摘 要] 从事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科教育以来,一直探索着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对学生进行认识和分析,对教材进行反思和处理,尝试解决实际面临的问题,探究高效课堂的实施。在这一过程中,有过茫然,有过豁然,也有了反思和收获。从常态化教学角度来阐述觀点。
[关 键 词] 学生;学科内容;教师角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9-0112-01
一、学生分析
(一)学习动机不强
中职学生与中小学学生相比,文化课学习动机存在着明显差异:中学生,一个班级里有90%以上的学生在老师指导之下能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中职学生,一个班级只有15%左右的学生能够自主按照老师指导完成学习任务。
(二)不良学习习惯
中职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已经养成多年,有些习惯很难改变。比如,书桌凌乱、书本无规则乱放、课前没有预习和复习习惯、作业完成就算学习任务完成等,甚至有的学生课堂上有偷偷看手机、看小说、化妆、照镜子等小动作。还有的学生两只眼睛盯着老师,思绪却完全没在老师身上。他们渴望关注,行为中存在着“伪装”现象,很想在老师面前展现出“好学生”形象。他们兴趣广泛,课堂很容易溜号和跑题,对于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会脱离课堂中心内容展开讨论。
(三)自信心不足
中职学生多年被贴上了学习不好的标签,所以自信心普遍不足。当问题指向全体时,他们敢于回答,可当问题指向某一个学生时,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很小也很不确定。
(四)渴望关注,有逆反心理
他们很渴望得到老师关注,当得到表扬时会像小孩子一样开心,但当面对批评指责时很容易逆反和任性。严厉而缺乏情感交流的教师,学生会以无声来反抗;而只有情感交流无严格要求的教师,学生会用放肆的坏习惯来对抗。
二、对学科内容的认识
(一)统一课程标准
教学中没有统一教材,也没有参考书,教学内容处理完全靠教师个人理解力。教师的知识经验足够丰富,教材处理能力足够强,学生受益匪浅;而教师专业知识经验不足,学生将是陪教师一起成长的“陪练”角色。
(二)学科间结构性联系
我曾经从事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发现在教材中有很多共通性的知识,是各有侧重点的。比如,关于儿童与教师交往的问题,心理学和教育学都有相关知识,如果不同的老师各自处理自己教材的内容,不理会学科间的联系与区别,可能导致学生学习知识的混淆。
三、对教师角色以及教学实践的反思
(一)对职业教育教师角色的认识
职业教师角色是多样的,既应做好传道授业者,也应做好学生的朋友。教师与学生做好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获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会“爱屋及乌”地乐于学习。
(二)对专业理论课教学的认识
1.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加强各专业理论知识的融合
专业理论课教师应该多学习相关专业理论,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也能更好地处理本学科知识,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本学科知识。
2.案例教学和情境教学为主,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1)学生的理论知识需应用到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引导学生分析处理未来可能会面临的问题,案例教学和情境模拟应是教师在理论教学中采取的有效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将更多相关知识的案例提供给学生,引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案例分析也是幼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难题。我曾经尝试着一遍两遍地给学生分析案例,讲解后让学生整理到作业本上,结果作业中基本上是几个版本,多数学生是拿来别人现成的抄上完成作业。后来,我把案例分析思路以填空方式呈现给学生,提问学生来回答填空,让他们以完成填空的方式完成分析。
3.教师应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于发言
学生渴望获得自信与得到关注,但他们又普遍缺乏自信。他们的不良学习习惯已经养成多年,想改真的很难,需要老师更大的宽容。为了减少对学生的批评和打击,我通过课堂学习纪律的平时成绩考核来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把要求提在前面,结合亲切对待和激励表扬的方式,让学生从心底敢于和乐于参与课堂。
4.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多种形式激励学生参与课堂
小组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但小组应具有有效的激励措施,并体现常态化的评价,而不是一次优质课的摆设。在最初的教学尝试中,我为每个小组布置学习任务,效果却并不明显。第一次时,课堂发生了变化,学生积极性较高;第二次后,每个小组会有一个中心发言人,当学习任务交给小组时,小组没有讨论,而是由中心发言人一人思考和完成。因此,中职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需要相关教育激励措施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小组作用,真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浩波.浅析我国忠诚职业教育之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5(21).
[2]王红.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2(8).
[3]杨金栓.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现状及策略[J].南都学坛,2015(6).
[4]朱冬夏.试论有效教育的高效优化[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