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刍议
2018-05-14刘晓露
刘晓露
[摘 要] 加快现代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德育教育的支撑,更需要加强德育课教师队伍的建设。近些年来,德育课教师队伍的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着专业化水平不高、教学观念陈旧、教学信息化水平不足等问题。以上问题的解决,需要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支持、各中职院校的积极推进,更需要德育课教师自身的努力。
[关 键 词] 中职;德育课;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9-0142-02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1]。中职学校顺利完成德育工作,重在加强德育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培养质量。面对现代中职教育新的发展需求,德育课教师队伍建设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发挥教育主管部门、中职院校和德育课教师的合力,不断健全保障机制,探索更加高效优质的建设发展路径。
一、加强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背景分析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中职教育如何完成党的教育方针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重在加强德育课教师队伍建设。这不仅是党教育工作方针的要求,也是现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新特征、新对象、新挑战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加强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队伍建设,有着深刻的时代和现实背景。
(一)现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出现新特征
进入21世纪以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现代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1)现代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具开放性。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和招生压力之下,中等职业学校再也无法闭门办学。唯有主动打开校门,实现与企业、行业和社会的对接,积极了解行业变化、服务与企业需求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2)现代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具全面性和终身性。一方面,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已不再“从一而终”,毕业后往往从事多种类型的工作;另一方面,中职毕业生为了适应就业竞争,已不再满足于中职学校所学知识,学习的终身性趋势日渐明显。全面性和终身性的发展趋势,要求中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职业规划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心理适应能力,对德育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中等职业教育对象的特征出现新变化
当前我国中职学校学生的年龄结构已发生了重大变化,“00后”成了中职学校的主要群体,他们在成长环境、生理和心理特征上都与以往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概括而言,其特征主要体现在认知、情感和价值观方面:(1)在认知方面,“00后”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偏向于凭感觉,喜欢碎片化和图像化学习。习惯了自我为中心的感情认知和评价。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存在很多矛盾,如他们既渴望理想目标又无法立足于现实,自控力差。此外,他们对于网络和智能手机具有依赖性,网络是他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方式,智能手机是他们与人交际和娱乐的工具。他们懒于面对面的沟通,实际交往和交流能力持续下降。(2)情感和价值观方面,“00后”学生对于时事政治的关注度不高,部分对公共事务缺乏热情,责任感缺失,吃苦意识淡薄。“00后”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趋势明显,更加崇尚个性,容易受到时尚和潮流的影响,对刻板的说教和单调的行政管理模式有逆反心理。
(三)中等职业教育对德育课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根据《“十三五”期间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意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修订)》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相关要求,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的基本能力包括专业教育教学能力、道德模范引领能力、德育活动创新能力等。但随着现代中职教育的发展,基本能力的掌握已不能满足德育工作需求,德育教师还应具备教学团队合作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等。德育课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对德育工作的要求。
二、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现代中职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德育教学不断面对新的问题,德育课教师队伍建设也在不断遭遇新的挑战,主要包括德育教师教学理念落后、信息化水平偏低和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等。
(一)德育教师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中职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抓好德育课的关键是建设好德育课教师队伍。在德育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开展中,很多学校再管理体制和机制上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1)个别学校对德育课的重视仅停留在口头上,缺乏制度上的保障,在师资力量有限或课时紧张的情況下,德育课往往成为牺牲品。(2)很多学校对于德育课教学缺乏整体考量,未能有效整合校内其他德育力量,德育教学缺乏相关力量的支持。(3)德育课教师的培训机制不够健全,缺少有关教学理念和企业人才需求方面的培训。
(二)德育课教师教学理念尚待更新,个别教师教学效果较差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3]。这要求我们德育课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但在德育课教师队伍中,仍有很多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学理念,把德育课单纯地理解为思想政治课,采用单一的“填鸭式”教学,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对学生没有吸引力,教学效果较差。
(三)德育课教师队伍的信息化水平尚待提高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德育课所面对的教育对象特征的改变,对中职德育课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德育教学需要与时俱进地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新媒体教学资源。但是,就现实情况而言,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的整体信息化水平还较低,微课、翻转课堂、慕课等信息化教学方式应用率不高,它们大多只出现在公开课或教学比赛中。大多数德育课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和进行信息化教学的水平较低,这一方面与缺乏相关培训有关,另一面也与落后的教学观念存在一定关联。
三、加强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4]。德育课教师肩负着德育树人的重任,其整体素质的高低关乎学生的成长成才,更关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未来。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德育课教师队伍的建设,针对业已出现的问题,努力探寻建设路径。结合所思所想,具体而言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要不断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师队伍科学管理水平,形成长效建设机制
对于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和校方应切实提高重视程度,形成科学管理的长效建设机制。首先,应加强制度建设,立足实际,建立包括领导机制、选拔机制、培训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在内的制度体系,对德育课教师队伍进行建设和科学管理。其次,要整合各种德育教育资源,在全校形成德育教育的良好工作氛围,为德育课教师助力。最后,应搭建广阔的平台,为德育课教师的培训进修提供便利,鼓励教师向专家学习、与同行交流和下企业实践,获得更多提高成长机会。
(二)要加强“双师”型德育课教师队伍的建设
所谓“双师”型德育课教师,指的是既能完成理论知识的讲授,又能对学生的生活和实践进行指导的德育教师。“双师”型德育课教师能够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帮助中职生解决实际问题,非常受当下中职生的欢迎。“双师”型德育课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需要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与企业的对接,鼓励教师走进企业;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转变观念,主动参与企业实践,结合理论知识对实践经验进行升华,提升自身素质。
(三)要努力促进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破解当前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队伍建设难题的核心是观念的转变,只有实现德育课教师队伍整体教学观念的转变,才能从根本上建设出一支适应时代要求和学生需求的德育课教师队伍。而所谓教学观念的转变,就是要树立“生本主义”的教学理念,拓展德育概念的内涵,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有效性。观念的转变,不仅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政策引导,更需要德育课教师主动求变,及时完成教学理念的转变。
(四)要努力提升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德育课教師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需要从诸多方面入手,其中尤其应关注以下两个方面:(1)要始终注重师德建设,德育教师以德为先,德育课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率先垂范,才能树立威信,形成个人魅力,真正为学生所信服,并对学生产生影响。(2)要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积极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大胆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德育课真正贴近职业、贴近社会、贴近学生。
总之,德育课教师队伍是实施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的主导力量,是保证中职生最终成长成才的关键队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的时代和现实背景下,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环境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国家和社会对德育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着德育课教师队伍建设中遇到的这样或那样的挑战,我们无路可退,唯有胸怀理想、牢记使命,不断提高德育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探索德育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径,才能更好地推进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完成培养“完美职业人”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习近平.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4.
[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西藏教育,2003(1):17-19.
[4]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4(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