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教学模式改革新方向探究
2018-05-14王勇,许伟,祖茂衡,徐浩
王勇,许伟,祖茂衡,徐浩
[摘 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自身的健康问题关注程度也在持续提高,对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形势下,作为向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高水平医疗卫生专业人才的摇篮,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必须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以时代和人民的需求为工作开展的导向,切实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工程,将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措施应用到教学模式的改革中,保证医学专业学生的素质不断提高,确保医学院校教育事业的不断攀升。
[关 键 词] 医学院校;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8-0100-01
在世界医学技术不断提高、国家和人民对体质健康重视程度不断攀升的新形势下,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各方面高度发展的趋势,必须锐意进取、深化改革,勇于打破传统的医学教学理念和传統的医学教学模式的束缚,将现代化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不断融入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过程中,将医学教学同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方法、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并以我国的实际国情作为改革的重要依据,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需要为基本起点,以经济、科技的发展为助力,以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感受为手段,以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理念思维的形成为抓手,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目标,切实推进医学院校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进行教学内容的横向整合
医学院校教学课程的设置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因为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在以教学课程为依托的前提下开展的,所以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第一项必须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横向整合,确保教学内容更加切合学生发展实际,注重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以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基础医学教学改革中,对主干课程进行整体性、全面性的框架整合,打破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第一年进行普通基础医学、自然科学基础、数学等方面的教学,目的是保证学生获得丰厚的医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学科的基础性积淀,为后续学习提供保障。第二年和第三年对基础医学的共计13门学科进行整合,分别进行三大方面的教学:(1)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系统教学,注重突出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和理论性;(2)针对人体的呼吸、消化、神经、血液等八大系统进行八个模块的系统教学,保证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3)对不能划归到以上系统学习的、综合性较强的知识进行专题化讲解。这种打破学科界限、将教学内容进行横向整合、系统教学的方法强化了学科之间的联系,更利于学生的综合理解、分析归纳能力的提升,也更有助于医学院校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在传统的医学院校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是以深度讲解的方法进行教学,唯恐因为教师讲解得不深入、不全面、不透彻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到影响。殊不知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为学生司空见惯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受到压制,不能主动参与到教师组织的多种学习活动中,学习效果自然不理想。在新时代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有效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深入的交流、沟通,自主性得到了有效发挥,积极性得到了切实提高,教学氛围热烈活泼,效果自然显著提高。
三、构建学以致用的评价体系
毕竟医学院校培养的是医疗卫生专业人才,是需要走上医护工作岗位的,所以真正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因此,在评价体系中应当坚持知识—能力两手抓,不能片面以考试分数为衡量标准,要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形成与提高。例如,在制定评价制度的时候,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只占60%,学生的日常出勤及作业完成情况占15%,实践技能达标测评占20%,学生的品行及职业素养考查占5%。这种评价模式实现了重分数的同时重表现,重理论的同时重能力,重结果的同时重过程,重学识的同时重品质,可以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为学生成为合格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总而言之,在高等医学院校中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也是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的,更是传统教育向新形势下的创新教育发展迈进的必然之举。医学院校教师应当不断总结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精粹,摒弃其中的糟粕,同新时期的新教学方法、新教学理论有机结合,创设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成长、发展的良好环境,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夯实基础,为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长足进步做好坚实的铺垫。
参考文献:
[1]白育庭,闵清,荣辉,等.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0(4):228-229.
[2]王德山,单德红,于化新,等.高等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生理学》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