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视唱中音乐分析的重要性
2018-05-14祁慧
【摘要】在幼师音乐类课程的常规教学中,视唱和听音是枯燥且晦涩的,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很难迁移到别的音乐相关课程当,如钢琴、声乐课。而借助于音乐分析学对音乐作品背景、创作理念、曲式结构、节奏及旋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则可以调动学生的有意或者无意注意,从而掌握视唱这门音乐基础课程。
【关键词】幼师;视唱;音乐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关于“幼师视唱课程”的研究
王光耀所著的《视唱练耳教学法论文集》,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归纳、梳理和总结出的一系列非常科学的、适用的教学理论,对各个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都具有指导意义,尹正文所写的《视唱练耳教学法》,此书对高师传统单一的视唱练耳课程加以改革,每个单元的内容以专题形式出现,单元内部突出高师视唱练耳课音乐知识教学过程中“技能性、师范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现代教学性质。
陈雅先所著的《视唱练耳教学论》一书中,对视唱练耳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以及研究范畴进行深化研究,引导视唱练耳学科汲取当今先进的教育理论,以求对专业视唱练耳教师和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起到促进的作用。
二、国内外关于“音乐分析在视唱课练耳中的应用”的研究
董俊秀在《简论高师视唱练耳基础训练与音乐作品分析》中指出,近年来,高师的视唱练耳教材也一直在不断地进行革新,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限于基础、技术训练,更着重从音乐作品听辨及分析来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意识。
三、幼师视唱中进行音乐分析的意义
于潤洋先生对音乐分析学的概念做出了解释:音乐分析学是一种更高层次有着综合性性质的专业性分析。它既要考察音乐作品的艺术审美特征,风格语言,又要对音乐作品做出正确的历史判断,揭示音乐作品的社会历史背景及价值,应该使这两方面相结合在一起,对音乐作品整体做出高层次准确的分析和认识。
视唱练耳,这一学科从字面上的含义可以理解为看着乐谱演唱和针对耳朵所进行的训练,它作为音乐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从欧洲传入到国内,一直被当做是沟通其他音乐学科的桥梁。在视唱展开之前进行音乐分析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音准和读谱能力具有特殊功效,能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目前还有不少幼师音乐教师并没有意识到音乐分析学应用对于幼师视唱学习的重要性,甚至在幼师学生音乐教授过程中很少运用,从而制约了高效音乐课堂教学成效。对此,本文从幼师学生在课堂声乐演唱过程中的表现入手,通过调查总结得出当前幼师视唱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出了音乐分析学应用在幼师视唱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最后引出音乐分析学应用技能对于提高幼师学生视唱、识谱能力的意义,为创新幼师学生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四、幼师视唱教学的重要性体现
(一)职业道德与幼师学生学习兴趣方面
视唱教师的职业道德除了要具备传统的教师育人,乐于奉献的基本素质以外,更要坚持实事求是、工作积极、待人平等,懂得教育规律,勇于实践和不断创新。能否紧跟时代发展,将新的科技手段运用到幼师常规视唱教学当中,或是将新的音乐发展形势与视唱教学内容相结合,成为提高幼师学生学习视唱课程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专业素质与幼师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方面
视唱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音乐教育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视唱教师需具有扎实的音乐教育理论知识并且较熟练掌握钢琴和声乐学科的基本技能。通过认真钻研视唱曲目,运用基本的教育理论知识,配以钢琴伴奏与准确示范、教唱,使学生获得视唱的基础知识即:识谱、音准和节奏节拍的有效提高。
(三)专业能力与提高幼师学生音乐综合表现力方面
视唱教师的专业能力表现为能否根据幼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与之相符合的教学模式,从而有效提高诸如:掌握首调唱名法运用要领,并且在这一基础之上,通过多种教育教学形式,结合音乐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从速度、力度、情感等,表现出音乐旋律的美感。
(四)身心素质与课堂教学方面
视唱教师身心素质的状况,直接影响幼师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的身心素质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张颖.幼师视唱练耳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当代音乐,2017(05):37-39.
作者简介:祁慧(1984—),女,汉族,内蒙古达拉特旗人,硕士研究生,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