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琵琶教学的审美能力培育与优化研究

2018-05-14童莹

北方音乐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审美能力高校艺术

【摘要】琵琶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一种,高校琵琶教学要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育。教学不仅要传授琵琶音乐的技术和技巧,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美学修养,要将学生对琵琶学习的音乐感知融入到心灵之中,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琵琶音乐美感,使美学理念融入学生的琵琶学习之中,更好地实现对琵琶的艺术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高校;琵琶教学;审美能力;艺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琵琶历史发展进程中,琵琶艺术成为我国民族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瑰宝,积淀和承载了我国民族的文化内涵,具有极为深厚的艺术底蕴。因而在高校的琵琶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琵琶演奏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对学生的感修养的培育和熏陶,要在琵琶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音乐艺术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和培育学生在高校琵琶学习过程中的艺术美感。

一、高校琵琶教学的审美内涵分析

琵琶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弹奏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把握演奏技巧,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美感修养和审美能力,要将对事物的直观美感体验转化为内在的能力和素质,从而使学生在琵琶教学中体悟到琵琶演奏内在美感。

(一)高校琵琶教学的文化内涵之美

琵琶乐曲具有深厚的文化性,这就要求琵琶演奏者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修养,要能够在琵琶乐曲演奏中,体悟和传递出琵琶乐曲的内在意蕴,高校教师在传授琵琶过程中,要让学生积累文化知识,侧重把握琵琶乐曲中的文化情感,通过琵琶演奏提升学生的文化领悟力,参透琵琶乐曲内在的精神和特质。尤其是对于一些叙咏曲,勾勒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音乐文化意境,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例如琵琶乐曲《飞花点翠》就是一首文化底蕴深厚的琵琶乐曲,在这首乐曲之中,松柏寓示了一种气节、一种顽强不可摧毁的意志和精神,在琵琶演奏过程中,应当彰显这种文化意蕴,并与主题相映衬,点缀出雪花飞舞衬松柏、松柏苍翠傲飞雪的迷人境界,琵琶演奏者需要具有高洁、深厚的文化功底,才能赋予这首《飞花点翠》以全新的活力和生命力。又如在琵琶乐曲《阳春白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融入对曲目的文化背景介绍,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从而在琵琶悠扬中体验到心灵与音乐的交织,感受到这首古色古香的乐曲给人的宁静与祥和。

(二)高校琵琶教学的艺术内涵之美

高校琵琶教学不仅要突出文化性,还要彰显其迥异的艺术特色和风格。诸多琵琶乐曲是由地方小调或戏曲改编而成,带有极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因而在琵琶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引导学生领略不同地域和民族的琵琶乐曲风格和特色。例如在琵琶乐曲《寒鸦戏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浓郁的闽南特色及风韵,运用左手吟揉展示出潮州乐曲的艺术特色,引导学生进行体悟,从而在琵琶演奏中准确诠释潮州乐曲的内在艺术风韵。又如在琵琶乐曲《渭水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这首乐曲所融合的陕北民间乐曲的风格和特点,体会渭水景色所内蕴的民族风情,同时也描绘出旅途之人对家乡的思恋,在演奏中要注意融合历史和自然元素,揭示其地域性和民族性,深入诠释琵琶乐曲《渭水情》的艺术内涵。

二、高校琵琶教学的审美能力培育与优化路径

在高校琵琶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育和训练,这包括对学生的音高素质训练、节奏能力训练和乐感素质训练。其中:音高素质训练。要针对学生音高素质的差异性,引导学生对不同琵琶乐曲的音高进行欣赏和体悟,通过欣赏名曲,实现对琵琶音高的准确把握;节奏能力训练。琵琶具有极强的节奏变化特点,可变化明快、舒缓、悲伤、低沉等不同的节奏和情绪,要通过对节奏感的体会和把握,提升自身的能力;乐感素质的训练。琵琶乐曲具有深厚的美学知识底蕴,这就要求学习者要博取众家之长,创新和培育自己的乐感。

(一)注重培养学生琵琶演奏过程中的情感融入和展示

在高校琵琶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把握相应的专业技能,还要求学生树立心理美感,在乐曲演奏过程中实现自我心理调整。教师在示范演奏的过程中,要注入自身情感,引领学生欣赏琵琶乐曲中的艺术和文学美感,帮助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想象力,以演奏技巧为辅助,充分展示琵琶乐曲内在情感和美感。在乐曲练习时,教师要提醒学生跟随音乐进行心底的哼唱,这样可以避免情绪浮躁,在基础练习曲的训练中找到琵琶乐曲的音乐美感,并在内心哼唱的引领下,使音符在手指下优雅展现和传递。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觉美感

在高校的琵琶教学过程中,学生听觉美感的培养和生成也非常重要。音色是琵琶演奏的重要元素,好的音色可引领学生感悟琵琶声音的美感,奠定美的声音概念。由于琵琶较扁、发音孔较小,自然音色则显得薄而硬,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音色分辨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把握音色处理,学会用自己的耳朵分辨声音和曲调,在准确掌握音色的前提下,用手指准确地加以表达和传递,呈现出“意先于音,音随乎音”的艺术和美感。

(三)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挖掘琵琶乐曲的美感

在高校琵琶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想象力为介质,使琵琶演奏这种抽象化的艺术形态成为一种血肉丰满的艺术形态。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体悟琵琶乐曲的意境,结合乐曲的背景、人物性格特征、艺术风格等,深入挖掘琵琶乐曲的艺术和文化价值,鼓励学生融入自己新时代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进行具有想象力的二次创作,赋予琵琶乐曲以时代气息和新的情感内涵,展现乐曲新的艺术生命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琵琶乐曲演奏时的情理诠释

高校琵琶教学过程中,可将刘德海先生的论述作为理论基础,即“技”差而无“情理”,为劣之劣者;“技”佳而无“情理”,为匠之劣者;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而技术又以副之,为“优”之优者。这道出了琵琶乐曲演奏技与艺的关系,指出琵琶演奏者不仅要有指法的基本功,还要在演奏中实现对乐曲的解读和诠释,让听众欣赏到琵琶乐曲的不同风格和蕴意。例如在琵琶乐曲《十面埋伏》的演奏过程中,教师要示范出一种激昂澎湃、惊天地泣鬼神般的战争场景,让学生感受到这首琵琶乐曲中“呐喊”的激烈场景和剑拔驽张的气氛,体验到战争场景中的变化莫测,这也是学生審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的琵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在传授演奏技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听觉美感和形态美感,树立音乐审美意识,丰富文化修养,在琵琶演奏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生活情感体验,实现对琵琶乐曲的艺术诠释和解读,提升琵琶演奏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将琵琶乐曲中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对琵琶乐曲进行个人理解前提下的二次再创作,使琵琶演奏更为真实和美妙动人。

参考文献

[1]金加佳.琵琶传统文曲的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 2013.

[2]张凌.20世纪80年代以来琵琶演奏技法发展的研究[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2.

[3]刘芳.琵琶右手弹挑技艺探研[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2.

[4]龚瑛.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琵琶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0.

[5]吕波.琵琶教学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

[6]古津宁.陕西风格琵琶作品演奏艺术研究[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3.

作者简介:童莹(1980—),女,南京,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乐器演奏及教学研究。

课题:1.南京艺术学院教学研究立项课题——“琵琶重奏教学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6JYYB03)阶段性成果;2.江苏高校2017“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审美能力高校艺术
纸的艺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