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殚精竭虑五十载栉风沐雨砥砺行

2018-05-14陈丰

北方音乐 2018年15期
关键词:概论民间特征

陈丰

【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先秦就有对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和实践的描述和总结,但近代学科意义的传统音乐理论研究却是始于20世纪。当今学界将中国传统音乐根据分属文化层次的不同,分为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四大类。由于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疆域广阔,所以上述四类的音乐都拥有极其丰富的历史遗产。从现存的情况看,民间音乐无论是在曲目数量、社会影响抑或是传统的代表性上,相较于其他三类音乐是极为突出的。因此,对民间音乐的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掌握民间音乐及其规律,同时窥一斑而知全豹,对把握中国传统音乐及其规律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民间音乐概论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2016年4月,由江明惇先生撰写的《中国民间音乐概论》一书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印行。全书分为“特征论”“体裁论”“形态论”三部分,紧紧抓住中国民间音乐的“特征”为中心,辅以深入全面地接触并掌握大量中国民间音乐的第一手资料以及对资料进行爬梳整合、分析归纳并综合提升的基本手段,以求进一步探寻中国民间音乐的特征与规律,为中国传统音乐学的学科建设添砖加瓦。该书不仅是一个专业音乐工作者50余年来走向民间、学习民间的一个汇报,更是其50余载教学、研究生涯的学术结晶,是当代民族音乐学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笔者有幸得书,以先睹为快。复观全书,感触良多,受益匪浅,遂择其要者以录之,以期与学界同仁共飨。

一、慧眼独具——独特的音乐分析视角

一本学术论著的价值判断,其视角的新颖性常常被看作一个重要的考量标准。学界之前有关民间音乐的论著,多集中于对民间音乐的分类、历史源流以及发展概况的研究,在作品分析方面均为概述性的分析;而《中国民间音乐概论》一书则着重于对中国民间音乐的基本特征进行探寻,并辅之以厚重的民间音乐形态分析为根基,这一匠心独运的音乐分析视角可谓是独具慧眼。江先生在书中指出音乐形态特征的研究是中国民间音乐研究的重要部分,是研究其音乐本体特征的重要依据。他将中国民间音乐的形式概括为五个要素,分别为音高要素、时间要素、音特征与织体要素、陈述逻辑要素和结合关系要素。它们是在音乐形态学的基础上被创造性地划分成分别涵盖了律学、音响学、乐器学、作曲法以及语言音乐学等多学科的范畴的五个要素,均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全书的下篇“形态论”根据上述五个要素又进一步细分为九个章节,分别为“形态特征研究的意义、方法与基础”“旋法”“调式”“节奏节拍”“发展方法”“曲式结构”“段落变化”“腔词关系”“综合分析方法”。上述九个章节运用了大量的民歌、戏曲、曲艺以及民族器乐作品的谱例进行针对性的音乐形态分析、归纳、总结。可谓是剥茧抽丝、面面俱到地在形态学的各个方面对民间音乐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整合,使读者通过这些环环紧扣的形态分析顺利进入音乐本体,进而在欣赏中感悟音乐中的内涵。

江先生在“形态论”的第一章就详细阐明了对民间音乐形态特征研究的意义、方法与基础。其中提到:“只有通过形态分析才能深入到民间音乐的里面去探究其内部规律,音乐形态研究是音乐本体研究的必经途径也是唯一的入口处。”由此可见,掌握广泛深入的音乐形态是取得实实在在理论认识的基础,才是获取“真知灼见”的金钥匙。

众多用于分析的民间音乐谱例均由江先生到民间音乐实际生存的地方去采集记谱的。这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只有以“局内人”的身份去聆听、领会其中的“味”,才能积累相当的感性认识。他不仅对形态分析中七个构成要素进行了分类分析,还将各要素综合起来,从音乐的整体上对各不相同的民歌、戏曲、曲艺以及器乐作品进行综合分析。这“离析法”和“分析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相辅相成,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进一步深入了解民间音乐的形态特征。如此深入的音樂形态特征研究需要深厚的音乐理论基础以及对民间音乐发自内心深处的热爱相融合,方能够更加敏锐感性地去感知、审美音乐。艺术形态研究并非单纯是纯理性的研究,只有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才能够掌握其精髓。本书如此全面、系统、详尽的民间音乐形态分析的写作,实属罕见。综观学界对民间音乐的研究成果,尚无有如此系统、全面地对民间音乐形态进行分析的著作。

二、兼收并蓄——关于体裁的分类归纳

关于中国民间音乐的分类方法,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研究目的或者不同的研究层面出发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如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著的《民族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将中国传统音乐分为“民歌和古代歌曲”“歌舞与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以及“民族器乐”等五大类,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界第一次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进行集中深入的梳理归纳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开拓意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五分法”已经不太适合概括中国传统音乐的全部内容了,变得更适合于对民间音乐的分类。随着民间音乐研究的不断发展与深入,逐渐出现了在“五分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分类方法。如王耀华、杜亚雄编著《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一书中,关于民间音乐的分类在传统的“五分法”的基础上,根据一些乐种往往兼具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乐种的特征,另设了一类“综合性乐种”的“六分法”。袁静芳主编《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书中,关于民间音乐的分类在原有五大类的基础上,增加了“佛教音乐”“道教音乐”“祭祀音乐等宗教音乐的部分。这些思考与设想对推动和发展中国民间音乐的研究,都有着积极的建设性意义。

江先生在肯定“五分法”的基础上,根据音乐的艺术功能、表演方式以及它和其他艺术的综合情况而形成的音乐基本特征认为:民间歌舞确是一个在体裁方面很重要的品种,特别是在少数民族音乐中体现的特点更为突出,但其无论是在音乐形态、表演方式以及音乐功能上与其他四大类音乐都有较多相叠合的地方,并且无论从成熟程度抑或是形态特征均不如其他四类体裁,遂不将它单列一章。同时,在每个章节均使用体裁特征纵览表的形式将各大类中的代表类型进行特征的比较,简明扼要,使读者能够第一时间把握该乐种的基本特征。

三、专精覃思——对传统音乐特质的深层次的思考

对民间音乐形态、流变等音乐现象的探讨固然重要,但在此基础上不仅需要知其然,还需要知其所以然。因此,对民间音乐深层次的探究也很重要。中国民间音乐既然是根植于民间的艺术,它的发展就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政治、经济、传统思想等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

在《概论》的上篇中,作者就基本特征的成因以及基本特征的体现两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不仅从民族音乐学的视角探寻成因,还通过对音乐美学与音乐人类学知识的结合更加系统、全面地分析基本特征的成因。将基本特征的体现分为审美理念、内质、载体以及体制等四个方面进行归纳。其中,关于内质特征的观点:作者认为,“当今世界上各民族的的民间音乐一般具有两种内质特征,一是原生性艺术特征,即民间音乐在其初级阶段所带来自然形态的、自发的民俗文化的艺术特征;二是成熟性艺术特征,即其音乐艺术本体得到了较独立、充分的发展并取得相对成熟程度时的艺术特征。中国民间音乐同样并存着这两种内质特征,它们相互结合的特点有二:一是成熟性艺术内质居于主导地位,占有很大比重;二是在它向成熟性艺术内质发展的时候,对于原生性艺术的很多形态特征不是采取抛弃的方法,而是保留其中合理、有用的部分,并且丰富它、提高它,使二者在新的高度上相结合。”这段话在世界民族音乐的内质特征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总结了中国民间音乐并存着的两种内质特征,并提出了如何进一步丰富提高方法。

对于中国民间音乐的审美理念,学界曾有“中和之美”和“写意”两种理念,“中和之美”的哲学基础是儒家的中庸之道,是中国音乐美学史上影响深远的美学原则;“写意”亦是贯穿着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原则。《概论》一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下列三个理念特征:一、含蓄、内蕴;二、神韵、品味;三、明快、朴实。含蓄、内蕴的特征在“中和之美”的基础上更加能引起人们的想象、思索、体会音乐的意境;神韵、品味则强调了更高的审美要求,即对表演中“神髓”的重视与期待;明快、朴实反映了大部分民间音乐的乐观性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是“返璞归真”的真实写照。

在体制特征方面,作者在“程式性”基础上提炼出了其中重要的概念——即艺术品中的“格”的概念,“格”代表着层次、规格和风格特征,是区分自然形态民歌创作与长期的艺术创作性实践的积累和渐变后形成品类过程的重要标志。

综上所述,《概论》作为一部学术专著毫无疑问地做到了体系构建合理、思维脉络清晰,论述结构完整、语言表达精确,然唯一感到美中略有不足的是可能因篇幅、资料等因素所限,本书未能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进行更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分析,实属遗憾。然瑕不掩瑜,绝无碍于该书巨大的学术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民族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64.

[2]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3]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概论民间特征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艺术概论
抓特征解方程组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