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钢琴伴唱《红灯记》的创作与演奏
2018-05-14齐楠
【摘要】钢琴伴唱《红灯记》是我国具有特殊魅力的一部经典之作,它对于我国钢琴发展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特点、演奏技巧、创作意义进行分析,更加深刻地认识并演奏这部经典之作。
【关键词】钢琴伴唱;《红灯记》;创作与演奏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钢琴伴唱《红灯记》完成于1967—1968年,由殷承宗创作,它是我国钢琴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一部经典之作。这部作品将西洋乐器鋼琴与中国的“国粹”——京剧相融合,实现了中西文化合璧的创新,它的问世,得到了党中央和广大群众的认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它的诞生,在世界艺术史也是一次崭新的创举。
一、钢琴伴唱《红灯记》的创作背景
中国的钢琴音乐发展在1962年之后,由于政治原因,西方的音乐以及各种作品都不能正常演出。“文革”期间,钢琴被称作是“资产阶级的产物”“不能为革命服务”等之词。热爱钢琴、热爱音乐的殷承宗决心要挽救钢琴,他要让大家认可钢琴,让钢琴能为我们工农兵服务,于是就想到用钢琴为我们的革命歌曲伴奏,由于当时京剧《红灯记》很受大家欢迎,殷承宗萌发了用群众喜爱的京剧来创作钢琴伴唱《红灯记》的想法,于是这个“洋为中用”的艺术新作品——钢琴伴唱《红灯记》诞生了。
二、钢琴伴唱《红灯记》的创作特点
(一)中西合璧的创新
在钢琴伴唱《红灯记》中,用钢琴为京剧伴奏这一形式在当时的舞台上是从来没有尝试过的。这两种艺术形式的结合,既保留了京剧原有的韵味,又以西方作曲技法为载体,两种不同的律制以及不同的音乐思维,使得中国国粹京剧与西洋音乐产生了剧烈的碰撞和共鸣。京剧曲调被赋予了新的美学趣味;钢琴表现出了戏曲音乐特有的旋律和节奏韵味。它采取了带旋律的伴奏形式,没有对原京剧唱腔旋律做太多的变动,观众听后会有一种从未有过的亲切感;在旋律上体现了中国语言抑扬顿挫的特点;两者结合,用钢琴代替了庞大的伴奏乐队,更加方便了群众的演唱和欣赏。
(二)作曲技法的创新
钢琴伴唱《红灯记》中,运用了欧洲的作曲技法,既有民族性,又烘托出了气氛。如“三大件”中胡琴揉弦的声音,用了钢琴中小倚音、波音来模仿;弹拨乐器轮指的音色,则用了单音自由重复来模仿。
钢琴伴唱《红灯记》中,借鉴了许多浪漫主义音乐元素。如拉赫玛尼诺夫和李斯特的作品中柱式和弦的连接、左右手交替进行的十六分音符的双音,且都在同一对双音上重复数遍,除此之外,双手在不同八度演奏同样音名、同样节奏的连续八分音符或者十六分音符的旋律等。拉赫玛尼诺夫和李斯特等作曲家还善于用“震音”的写作方法,而殷承宗将这种方法发挥到了极致,在间奏和尾声处大量地运用了这种音乐语言。
钢琴伴唱《红灯记》中,用前奏、间奏、尾声来代替原京剧中的动作表演、念白等,这些部分的加入,使得作品的结构类似于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些抒情小品,更加完整,同时也更好地彰显了钢琴特有的音乐魅力。
钢琴伴唱《红灯记》中,用纵向的多声部音乐代替了原先的单旋律声部音乐。和声上以主调和声为主,在此基础上大胆地加入了二级、三级、六级、七级和弦以及转调和弦,丰富了和声的色彩变化。右手的旋律声部用单音和八度弹奏,左手的伴奏织体则用柱式和弦、分解和弦、琶音以及震音等来烘托音乐的气氛。
三、钢琴伴唱《红灯记》的演奏技巧特点
在钢琴伴唱《红灯记》中,运用了多种演奏技巧,有快速十六分音群的跑动、八度音程的弹奏、震音、波音、倚音以及左右两手快速交替演奏等,可以说,钢琴伴唱《红灯记》几乎用了钢琴的大量演奏技巧。因此,钢琴演奏技术是演奏者完整演奏作品的重要前提条件。那么,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好的技巧就无法表现音乐的内涵,没有好的技巧就无法弹奏出美妙的音色。在这里笔者重点介绍几种在钢琴伴唱《红灯记》中重要的一些演奏技术。
(一)快速十六分音群跑动的演奏
在这部作品中有大量的快速音群的跑动,要求我们在弹奏过程中声音要均匀、清晰,其实这种类型的技巧是以音阶和琶音为基础的,音阶中的倒、穿指训练、手指的快速跑动以及琶音中手指对琴键位置的把握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在平时的练习中,要加强24个大小调音阶、琶音的训练,用不同的速度、不同的触键方法、不同的节奏型加强这类型的技巧训练,避免在快速音群跑动中出现手腕僵硬、粘音、跑动不均匀等现象。
(二)八度的弹奏
在钢琴伴唱《红灯记》中,唱腔的伴奏,作品的前奏、间奏、尾奏使用了大量的八度音程。八度音程的训练其实是以和弦的弹奏为基础的,掌关节的支撑力是非常重要的,它的支撑力决定了和弦的清晰度。因此,在平时的练习中要加强和弦的训练,使得每一个和弦都弹得清晰有力。当八度音程弹奏旋律的时候,要求轻巧连贯,这时由肩部带动,突出上声部旋律,连贯流畅,必要时需要加入踏板一起完成。当八度音程演奏跳音的时候,要求声音轻巧而通透,在手掌关节稳定支撑的前提下,集中大指和小指指尖的力量向上拔起来弹奏,也就是我们平时练习的贴键跳音。必要时需要慢练来强化。
(三)复调旋律的弹奏
在钢琴伴唱《红灯记》中也运用了复调的模式,这不仅使作品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同时也给弹奏增加了难度。在这部作品中运用最多的就是三声部复调,它的难度在于用一只手弹奏两个声部,或者是一个声部需要两只手交替演奏来完成。这种技巧对于手指声音的控制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平时练习中,我们应该每个声部做单一的练习,再进入交叉练习,同时要运用连奏,使得每一个声部的旋律都清晰流畅。因为复调旋律非常复杂,因此我们需要耐心、精心、静心地去练习它。
四、钢琴伴唱《红灯记》的创作意义
艺术需要创新,创新才有活力。钢琴伴唱《红灯记》是我国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用钢琴为京剧伴奏的作品。它使得钢琴在中国的发展又向前迈出了很大一步,让更多的人们认识了钢琴,了解了钢琴,开创了钢琴为京剧艺术伴唱的新形式。这种以西方音乐语言陈述中国戏曲内涵的形式,对钢琴艺术民族化具有借鉴意义。钢琴伴唱《红灯记》的成功,使中国钢琴改编曲达到了一个顶峰,作曲家通过钢琴改编,使得钢琴改编技术在中国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为后来的钢琴协奏曲《黄河》打下了坚实的创作基础,也为70年代初期的弦乐四重奏《白毛女》的问世提供了理论基础。钢琴伴唱《红灯记》是一部完整而独特的中国戏曲钢琴伴奏作品,对于训练和培养学生钢琴伴奏能力,这部作品很有借鉴的价值,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推动作用,也对教学改革和教学内容的创新有一定的意义。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钢琴伴唱《红灯记》的创作背景、创作特点、演奏技巧、创作意义进行分析,特别是演奏技巧这一部分,论述了三种重要的弹奏技巧(快速十六分音群的跑动、八度音程、复调的弹奏),并进行分析,希望能给演奏者带来一些借鉴,使演奏者能顺利地突破技术难点,更好地把握作品。
参考文献
[1]卞萌.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于发展[M].北京:华乐出版社,1998.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
作者简介:齐楠(1983—),女,山西省阳泉市人,硕士研究生,山西大学商务学院音乐舞蹈系讲师,研究方向:钢琴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