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
2018-05-14王一钦
王一钦
【摘要】核心素养是课程发展的DNA,音乐核心素养在音乐课程发展中也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我国目前的中学的音乐教育正处于一个“被边缘化”的状态,而核心素养这一观点的提出为此时音乐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抓住了核心。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论述音乐核心素养,分别介绍了音乐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并叙述了如何去培养和发展音乐核心素养。
【关键词】音乐 ;核心素养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一、核心素养与音乐核心素养
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近年来,在我国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个概念。正在进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也将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標。
在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提出后,各个学科便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本学科核心素养。在中学教育中,作为已经被边缘化的音乐学科,提出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张绪培的一段话耐人寻味:“有人说,什么是核心素养?当你把学校的知识都遗忘掉的时候,剩下的就是核心素养”。我们把这段话放到音乐这门学科里讲,就是毕业之后,作为一个公民,是否接受过音乐训练的差异项在哪?音乐能留给他终身受用的东西是什么?这就是核心素养。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与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一脉相承,突出了高中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和关联性,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学生应具备的音乐核心素养,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服务。
二、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与音乐核心素养并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关系,音乐核心素养有着本学科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育人价值。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审美感知作为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之一,无疑在音乐核心素养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也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那么在进行审美的过程中要将音乐放置于其特有的文化属性中去理解、去感受其不同的人文内涵,而不仅仅只是用听觉来进行审美。不同文化的相遇与不同音乐的相遇促进了多元音乐文化的形成。多元文化下的审美音乐教育是指教会学生在多种音乐文化社会中学会理解、尊重不同的音乐,用当地人的审美内涵去关注音响背后的东西,这才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感知的重要意义。
所有的音乐都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艺术表现是指人的内在精神上的艺术气质和外在形体动作上的协调统一,是通过人的面部情绪情感以及人的形体动作语言表现出来的一种实践能力。如果表演者不能准确地把握作曲家的创作理念、创作背景以及作品的内涵,那么他所表现出来的作品就不具备音乐艺术涵养,那么也无法具备一定的艺术表现力。
文化理解是音乐核心素养内涵中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我们音乐学习者目前最需要去理解和欠缺的一点。音乐艺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由于时代、民族以及地域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音乐风格。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音乐人类学对音乐文化的理解有了新的启迪,音乐人类学注重的是多元音乐文化的发展,它强调各民族之间的音乐都是平等的,我们需要去互相理解和互相尊重。
三、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
树立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的前提条件就是音乐教师应具备成熟的核心素养观。音乐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这一要求的基本素养和能力。那么在音乐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在之前所具备的教学技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之上,去接受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因为个体的核心素养只有在广泛的文化影响与熏陶下才能得到发展。正如建构主义所认为的理解世界的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那么我们在学习音乐知识之时,不仅仅只关注我们音乐本学科的文化,还包括其他学科的文化,在突出音乐特点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科之间的综合。
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于改变中国音乐教育的现状将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课程内容上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使我们的音乐课程变得更为合理,使学生可以介绍到更为多元的音乐文化。并且引导了教师的课堂教学,音乐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在音乐核心素养的大风向标的带领下,让学生做到文化理解意义上的音乐学习,这是需要我们一起来完成的目标,在接受核心素养观念后,将其真真正正地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当中,让它成为教学中的“习惯”,成为不会“降温”的热点!
参考文献
[1]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理论研究,2014(03):5-11.
[2]冯巍巍.新课标视域下音乐课程实践性的思考[J].课 程·教材·教法,2014(07):94.
[3]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 (04):10-23.
[4]钟启泉.问题学习:新世纪的学习方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6(09):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