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念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2018-05-14车行远
车行远
【摘要】目前,我国的小提琴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也应用了很多先进的教育理论,比如建构主义理论。现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而将建构主义理论运用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其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我国高校小提琴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运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小提琴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类型复杂
目前,高校小提琴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使得学生的基础难以保障。很多学生都没有接触过小提琴这一专业,选择小提琴专业只是因为很感兴趣。也有学生从小就接受小提琴教育,专业知识和演奏技巧强,选择这一专业是为了继续深化自己,还有些学生对这一专业甚至都不感兴趣。在这样学习态度和专业基础都不同的条件下,小提琴教学开展就比较困难。
(二)教材不完善
现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普遍没有系统性教材,使得小提琴教学难以根据教材开展。而且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对专业基础认识不多,教材不完善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必须有入门级的教材帮助其打好基础,而有基础的学生可以通过教材强化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和音乐素养,但是目前教材的缺乏严重阻碍了这一教学的开展。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校小提琴教学的课程设置也不科学,其课时少,时间短,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练习。因为小提琴学习需要学生不断地练习,把握小提琴演奏的状态,但是课堂时间少就使得练习时间严重不足。小提琴教学中学生要学习小提琴的基础练习、专业课、系统乐理等知识,这些课程都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而紧凑的课程安排使得课堂中因材施教困难,很多基础性的教学教师可能就会一笔带过,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
二、建构主义理论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的运用
(一)支架式教学
这一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知识建构的框架,是学生继续深入理解的基础。通常需要先分解复杂的学习任务,再结合学生的理解逐渐深入。
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支架式教学的运用有几个环节组成。首先会搭脚手架,结合当前的学习主题,教师通常会为学生建立一种概念框架,帮助学生理解。其次会设置一种教学情境,让学生跟着问题进入特定的情境,这一般是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接下来就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探索,对给定的概念及其属性进行探讨。此时教师都会进行启发引导,比如,会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演示介绍其概念,然后引导学生分析[2]。
(二)抛锚式教学
这一教学也叫“实例式教学”,要求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在确立一个问题后,整个教学内容和进程就可以把握,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这一理论强调学习技术,和情境、情境认知和弹性理论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开始学习时,教师要先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让他们感觉置身在那样一种情境中。然后“抛锚”,选出和学习主题有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此时学生就要自主学习探索。有时候教师也会要求学生相互协作,通过讨论交流,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随机进入式教学
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階段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直接学习,并自己建构知识体系,这就是随机进入式教学。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不会影响其体系构建,不同的进入点会使得同样的内容有不同的建构意义,并产生不同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先为学生呈现和学习主题有关的情境,然后学生选择“随机进入”的内容,其情境就会呈现出不同的侧面,学生就要学会自己学习。因此,实际教学中都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答,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把握程度,培养其认知能力。
三、结语
作为高校小提琴教学中的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还会创设教学情境,这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小提琴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应用比较广泛,其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式教学都得到了应用,并改变了传统的高校小提琴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高校小提琴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以一.建构主义理论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的运用[J].艺术教育,2016(01):123.
基金项目:遵义师范学院教育部高等学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2016年基地项目(立项编号:HYSJD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