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性音乐的基本要素在音乐变奏教学中的应用
2018-05-14张博
张博
【摘要】 目前,音乐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地位并不高,这主要是由于人们更看重一些学识性较强的学科,导致音乐课堂的教学方式较为落后,本文就详细探讨了这一问题,并介绍了在变奏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原本性思想中所包含的观点。
【关键词】原本性音乐;基本要素;音乐变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原本性
原本性音乐中所包含的思想是极其丰富且极具创造性的,其最初产生于德国,当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整体性。音乐在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始终处于较低的等级,这是由于人们对音乐缺乏深入的理解而导致的,而整体性所表达的是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并且重点突出了音乐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该思想体系的创始人奥尔夫在教学过程中首先从节奏出发,并在此基础上将音乐与其他学科联系在一起,使不同学科在内容上能够关联起来。第二是参与性,奥尔夫认为通过音乐能够实现心灵之间的沟通,因此音乐教学不应当局限在个别学生中,而是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并且教师应当丰富音乐教学的形式,避免课堂教学过于沉闷。因此,可将演奏与弹唱等多个环节连接起来[1]。第三是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旋律的熏陶能够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欣赏美的能力,因此,教育者有必要从这一观点出发进行教学,这样能避免教学过程过于机械化。第四是节奏性,奥尔夫认为通过节奏能够将音乐和其他活动连接起来,我国当前的教育更注重旋律,而原本性思想则要求教师不仅需要进行旋律教学,同时还应当将其与运动等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联系起来。
二、变奏
当前我国的音乐教学所采用的方式较为传统,教学过程也较为机械化,通常是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进行示范与教唱,之后再由学生进行模仿,这种教学方式显然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课堂变得极其乏味,并且使学生难以学习到真正的音乐知识和理念,同时,这样的教学方式还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影响其创新思维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采取变奏的教学方式,以《生日歌》这首歌曲为例,学生对这首歌曲的旋律是极其熟悉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对歌词进行调整,并与学生共同进行演唱,之后教师在演唱过程中可首先对第一句节奏进行改变,学生可以此为依据改变后几句的节奏并进行演唱。
例如:变奏一 4/4+3/4XX X X.|X X–.|···
變奏二 3/4XX X.X|X X–.|···
变奏三 3/4X.X XX|X X–.|···
通过这样的方式,就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因为其是完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并且独立完成了节奏的改变与演唱。同时,还能使得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活跃,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音乐知识并且在应用过程中更加灵活。
三、应用
为了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可将原本性体系中所包含的要素充分应用到变奏教学中。首先是整体性,教师在教学时不应只是单纯进行音乐的教学,而应当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将音乐与舞蹈及体育等学科进行融合,这样就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是参与性,教师首先需要转变观念,不应认为音乐只是针对于一些艺术生,这样只会将音乐的教学局限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当偏向于个别学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第三,教师应当认识到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和陶冶学生的情操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因此其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当采用示范及模仿等过于机械化的方式,而应当更加灵活,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美的旋律并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在表达看法过程中不必过于局限,如按照书本上的鉴赏步骤,而是表达自己在听完之后的感受。第四是节奏性,节奏是音乐教学的基础,同时也表演及运动许多表现方式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可将这些不同的要素联合起来,并以节奏作为基础进行教学,增强音乐与动作等的关联性,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能够将其与其他活动联系起来,这样就能避免课堂教学过于沉闷,同时还能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更加深入[2]。原本性思想中所包含的这些要素本身在教学方式就十分灵活,因此其对于变奏教学来说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以《红河谷》这首歌曲的学习为例,教师可先让学生体会不同的版本,并指出其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节奏以及音色的不同上,之后教师可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对这首歌曲进行变奏,并且在课堂上展示各小组的成果,教师可给予相应的评价。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就可融入原本性思想的几点要素,如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并将变奏教学和语言等其他活动有效联合起来。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音乐是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其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当前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应当多采用一些灵活化的方式。本文就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