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德国奥尔夫协会师资培训”安德莉亚·弗睿德侯芬专场有感

2018-05-14汪紫怡

北方音乐 2018年3期
关键词:师资培训奥尔夫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全球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自传入中国以来,众多国外学者至我国进行交流教学。安德莉亚·弗睿德侯芬教授主讲的这次培训,以实用性为主,运用大量课例,帮助参训人员梳理教学设计脉络,提升教学水平。

【关键词】奥尔夫;师资培训;安德莉亚·弗睿德侯芬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10月11日至15日,德国奥尔夫协会联合北京全球爱乐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共同在北京举办了“2017德国奥尔夫协会师资培训”,并在奥尔夫教学法的基础上加入音乐治疗方向的应用。来自北京、浙江、江苏、河北等多地共40余位音乐教育从业者及学生、音乐治疗从业者及学生与音乐爱好者参加培训。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20世纪流传广泛、对世界范围内音乐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体系,其“原本性”教育理念使其能够随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我国音乐教育工作者真正开始接触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始于上世纪80年代,时至今日,我国音乐教育工作者已逐渐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尝试应用于音乐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学前教育、特殊教育、音乐治疗、中小学音乐课堂等等。可以说,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实际运用的阶段,应用范围不再局限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而是向各个方向拓展。

安德莉亚教授此次到访中国,交流重点不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理论,而是以实践引导参训人员开拓思维,学会把握原理自主设计教学,并挖掘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的其他方面应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从本土语言入手,结合身体律动与声势开发,采用独特的奥尔夫乐器进行教学,注重听力的训练,达成节奏、歌唱等一系列音乐上的教育。此次培训涵盖以上各个方面,安德莉亚教授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灵活运用,给予实践瓶颈中的参训人员以新的灵感。

一、课堂教学重点迁移

上世纪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重视知识点的掌握,且教学方法较为生硬,这一情况在部分地区仍有体现。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就因其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吸引到众多音乐教育工作者。教师接触该体系后,由于经验的缺乏容易导致过于注重形式,弱化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安德莉亚教授通过实踐和讲解,加强了“紧扣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多样”的意识。如“手掌街道”游戏,学生两两一组形成里圈与外圈,教师设计拍手动作,学生依次通过圈内,直至全部学生回到起点。该活动旨在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对节奏的把握,教学环节无冗余设计,紧扣教学目标,学生活动张弛有度。

二、教学过程的优化

在教学活动中,尤其是学龄前儿童与我国大部分非音乐专业的群体,学习具体歌曲或知识点时,由乐谱切入不容易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可能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对这一类群体,预设场景与模仿教师行为可作为开展教学的导入,学生掌握后再将体验与乐谱、符号结合。例如歌曲《Johaudu》,安德莉亚教授首先营造出一家三口的场景,描述一家三口不同的行为特点,依次进行歌唱与声势教学,学生接受后分为三组,由教师指挥进行不同组合,如纯声势、纯歌唱、声部组合、强弱变化、速度变化等。该教学活动作为多声部合唱教学,加入声势辅助,训练了学生的合唱能力并更易于被学生接受。

三、充分挖掘教学素材 结合多种教学方式

在教学活动中,同一教学素材或许可以实现多个教学目标,教师需充分研究教材,尽量在课堂中加入更多的训练。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中常用的教学形式有语言朗诵、身体律动、器乐教学、听力训练、歌唱教学、音乐戏剧教学等,通过不同形式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例如非洲歌曲《Sali Bonani》,参训人员模仿安德莉亚教授学会歌唱后,进行多声部的合唱,再加入打击乐器的即兴伴奏。同一歌曲既可进行多声部合唱教学,也可锻炼学生即兴编创能力。

四、把握奥尔夫的教育理念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形式上是音乐与语言、诗歌、音乐、律动、表演等的结合,将音乐回归到原本的综合状态,奥尔夫音乐课堂最终呈现的教学成果也应当是包含多种元素。在课例“幻灯片秀”中,教师将学生分组,每组学生商定一个表演主题,通过动作营造五个不同的静态“图画”,并自主编配伴奏,编创完成后分组展示并解说故事。该活动中,音乐不再是单独欣赏的艺术,而与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在该活动中,学生锻炼了合作能力与即兴编创能力,在整体艺术的条件下也能更好地运用音乐。

五、结合教学对象实际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除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以外,老年活动、都市减压、社会性心理障碍辅导、特殊儿童教育等也可应用。不同群体包含不同特征和需求,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充分考虑。例如活动“探索乐器”,正常人可从颜色、形状、音色等方面熟悉乐器,而特殊(残障)人群可能无法了解某一方面的乐器特征,这时则需要教师进行相应调整,运用其他方法使学生熟悉不同的乐器。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在我国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将其中国化的研究已有相当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就国内仍有地区接受程度不高。经过这次学习,加深了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理解,今后将进一步把优秀的体系与实际相结合,完善个人教学。

作者简介:汪紫怡,浙江音乐学院2016级音乐教育专业研究生。

指导教师:乐敏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自媒体视域下的音乐编创实践与推广——以人音版初高中教材为例”(18486)和2017年浙江省文化创新团队“音乐教育研究与实践创新团队”的结题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师资培训奥尔夫
我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那些年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传播
奥尔夫教学法在特教学校的推广阻力与对策分析
奥尔夫教学法原理再释义
现行高校师资培训体制问题剖析
一体化教育实践基地模式构建研究
独立学院师资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香港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启示
探索艺术综合的无限可能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