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巴洛克时期的器乐体裁
2018-05-14马丽莎
【摘要】巴洛克时期的作品风格在整体上是复杂的,它来源于艺术,又与艺术相辅相成,体现各种不同的风格。本文通过对器乐几种体裁的简要介绍,使读者能够对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巴洛克;器乐体裁;钢琴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一、阐述巴洛克
巴洛克时期的作品风格在整体上来说是特别复杂的,但总体的思想还是倾向于将内心的情感寄托于有吸引力的实物当中。其中,最普遍的几个特征,如气势恢宏,生动形象,注重整体的效果,将各种强烈的色彩和感情融为一体进而形成对比,以此打破各种艺术的界限。而巴洛克时期艺术庄严高贵的特点则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精髓,并且同宗教文化的束缚相结合。
在音乐方面,音乐的产生来源于同时期的艺术本身。但又与艺术相辅相成。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与文艺复兴音乐的不同之处最主要的转折点出现在17世纪初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风格虽然一直流传于世,但仅仅局限在宗教音乐中。大众化的社会音乐则有了新的发展,因此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同艺术本身一样,也体现了各种不同的风格。像歌剧,清唱剧,大合唱等这些是声乐方面的几种新的重要形式;而前奏曲,赋格曲,组曲,协奏曲则是为器乐曲而专门创作的。
二、重要的几种器乐体裁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一方面延续了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固定呆板,对位方整等特点,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在物质文化精神等方面的不断发展,音乐的特点也相对文艺复兴时期逐渐显得自由丰富。
(一)奏鸣曲
奏鸣曲在巴洛克时期的发展尤为迅速。17世纪早期的奏鸣曲仅仅指钢琴作品,分为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鸣曲两种。教堂奏鸣曲一般是在教堂中演奏的,它在风格上应该是比较呆板的,结构较为严谨,常用于在弥撒仪式间的段落中进行演奏,每个乐章的分布遵循慢-快-慢-快的原则,是古典奏鸣曲的前身。室内奏鸣曲,顾名思义,就是在室内进行演奏的。一般是用于宫廷的舞会和一些私人贵族的宴会当中,是古典组曲的前身。17世纪后期的奏鸣曲,又叫做三重奏鸣曲。是由两把小提琴和一件通奏低音的乐器组成。
(二)赋格曲
赋格曲是一种复调音乐形式,由单一的主题旋律,运用卡农的体裁,在一个声部奏出旋律,其他各个声部先后模仿。经文歌是赋格曲的前身,建立在模仿的对位基础之上,巴赫将其充分的发展。
(三)组曲
组曲是几个相对独立的乐章,在统一艺术构思的安排下排列组合而成的器乐套曲。套曲这种体裁在17世纪末期才形成,最普遍的形式是:阿拉曼德舞曲,库朗特舞曲,萨拉班德舞曲,基格舞曲。这四种舞曲各有各的音乐风格,在节拍和速度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又属于同一个调,都是由两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又各自反复。
(四)协奏曲
同样在17世纪,产生了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一种音乐体裁,它就是协奏曲。这一时期的器乐协奏曲有三大类,一类是大协奏曲,这是由小组独奏乐器和大组乐曲进行对比竞争演奏的一种音乐形式,大協奏曲最早起源于意大利,是由三重奏鸣曲这种体裁作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是器乐协奏曲的早期形式。另一类是乐队协奏曲是协奏曲中稍微晚一些发展起来的形式,它的全部演奏过程都是由整个乐队来担任的,没有独立突出的个别器乐来与乐队相呼应演奏其中一部分主要旋律。还有一类是独奏协奏曲,独奏协奏曲是协奏曲发展到最后才产生的一种形式,由一件单独的乐器与整个乐队来进行合作演奏,而单独的这件乐器同时担任整个音乐演奏中最重要的旋律部分。它主要遵循的是快-慢-快的演奏形式。
三、结语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继承和发扬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元素,但同时又产生了许多新的元素。最突出的表现在协奏曲这一体裁中,它从无到有,出现了大协奏曲,乐队协奏曲,独奏协奏曲三种形式,在这三种形式中,独奏协奏曲的主调倾向最为明显,因此在巴洛克之后的时期,大协奏曲和乐队协奏曲逐渐退出协奏曲舞台,独奏协奏曲得到了发展并不断繁盛,对其后的音乐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协奏曲都遵循着协奏曲竞奏对比的观念,这种方法是巴洛克时期才产生的一种新的方法,同时运用在巴洛克时期的其他音乐作品中。它作为一种核心元素概念,一直被沿用至今。如今,独奏协奏曲仍然是作曲家为独奏乐曲进行创作的最重要的一种体裁形式。
作者简介:马丽莎(1992—),女,河南三门峡人,河南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