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花儿”演唱中的真假声技巧
2018-05-14杜思勤
杜思勤
【摘要】“花儿”于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遗名录。“花儿”源于陕、甘、宁、青、新等地,在汉、回、藏、东乡、保安、土、撒拉等十多个民族中广泛流传,是一种以唱情为主的山歌,山野气息比较浓厚。在历史的发展和变迁中,“花儿”形成了自己的演唱技巧,花儿演唱中有三种演唱技巧,即“苍尖音并用” “满口腔” “尖音”。在科学的发声方法中,发声体通过发生源的外力打开发生通道并自然发出声音,科学地使用头腔、咽腔、胸腔三个发声源。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年轻的新一代对民族的宝贵文化进行传承,使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得到保护的同时也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扬。
【关键词】“花儿”;真假声;演唱技巧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一、“花儿”的起源、语言和咬字
“花儿”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北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省区,是当地的回族、汉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土族、藏族、裕固族人民以唱情为主的山歌,被誉为大西北之魂。“花儿”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特殊的表演方式、丰富的语言形态、独特的音乐风格、特定固有的格律章法,在国内外音乐中具有别具一格、引人注目的地方。甘肃临夏是花儿故乡,在2009年9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肃“花儿”,连同我国申报的其他2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道获准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花儿”是回族、东乡族等八个民族用汉语演唱的山歌,用歌唱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来传递人们内心感情的民间歌曲,“花儿”属民歌范畴,属于原生态民歌,淳朴勤劳、善良勇敢的劳动人民在劳动和生活的过程中即兴创作、现场演唱,用口传心授、口口相传的形式将具有浓郁西北气息的“花儿”用这种方式传承了下来。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和名族有着不同的方言,在“花儿”的演唱过程中正是应用了方言的特殊性,将自身的语言和歌唱习惯紧密相连,同时在互相传唱的过程中能更加生动和切实地表达内心的感情,这也赋予了“花儿”浓郁的地方性特点。在多个民族杂居的地方,有一种花儿的演唱形式叫做“风搅雪”(一句汉语或半句汉语歌词中嵌入一句或半句藏语或萨拉语、土语交错构成的“花儿”),如“汉、撒拉语形式”:上一架高山牙日(朋友)又一架,高山上水没有趟着。美尼格(我的)三花嫂,美尼格(我的)明白人。“牙日”“美尼格”为撒拉语,其余使用汉语,这就是典型的“风搅雪”。
“花儿”的形成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在花儿形成的漫长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着“花儿”的形成:成吉思汗远征带回其他民族、西北“茶马古道”、西北人民屯田开荒、古丝绸之路等。这些特殊的历程是西北文化产生的深厚背景,同时也是花儿形成的途径。
二、“花儿”的发声方法和润腔技巧
“花儿”是民歌中的一种,产生和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在长期的发展和演唱的过程中由于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客观因素,“花儿”和蒙古长调一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由于自然环境的开阔,要想歌声传递得更远、更清晰,就必须有一些特技和方法。花儿在传承的过程中形成了“花儿”演唱上豪爽、奔放、粗犷、辽阔、舒畅、高亢等山野气息的音乐特色和唱腔上的独特风格。“花儿”有假声唱法、真声唱法、真假声结合唱法三种。
(一)“花儿”的假声唱法
“花儿”假声演唱又称“尖音”唱法。在演唱“花儿”的过程中用假声唱法的歌手比较多,使用较多的为男歌手。“花儿”流传于西北高原农牧地区,人们生活和劳作的地方多为高山、草原,在这种足够开阔的环境中要使歌声能够不失本色地传递到更远的地方,就自然地形成了“花儿”的一些特殊技巧和方法。如洮岷“花儿”多以对唱的形式出现,一对青年男女隔山隔水相望,为了让彼此的歌声在传递给对方时依然真切,男歌手则将自己的声音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一个八度,用假声唱法,做到男女声音的统一和和谐,这也形成了洮岷“花儿”独特的地域风格。这种特定的自然环境培养出了很多“花儿”歌手。
从“花儿”的曲令来看,音程之间的跳跃幅度很大、要求演唱者的音域很宽,有相邻的两个音相差十几度,想完整地表现整首歌曲就必须要很好地运用假声唱法。这种唱法注重头腔的运用,在假声演唱的过程中声带闭合紧、频率高且声音洪亮尖利。想要使声音透亮圆润就必须运用好头腔、口腔,同时控制好气息,否则就会出现喉头过度用力,出现声音嘶哑等意外情况,长期不得当地使用错误的方法甚至会出现失声等状况。在当地这种“花儿”的演唱技巧是被人们所认可和欣赏的,但假声唱法的局限性不能被忽视。
(二)“花儿”真声唱法
“花儿”真声唱法也叫“苍音”唱法或“满口腔”“平音”唱法,也被大多数“花儿”歌手称为“实音”唱法。真声演唱时声音多为厚实、苍劲。在“花儿”曲令中只要是在八度以内的音程且有小调特点,旋律、节奏都较为规整的歌曲大多是用真声演唱。真声演唱法使声带全部振动而发出声音,再加上胸腔、口腔的共鸣,相对于假声唱法来说振动频率较低、音域也较窄,这种唱法多为女歌手和一些演唱尖音(假声唱法)有困难的歌手运用。在运用假声唱法(苍音唱法)时,要求歌手咬字吐字准确,使听者可以清晰明了地理解到歌者想要表达的内容,由于真声唱法的音域和我们平时大声说话时所运用到的音域相差不是很大,所以真声唱法更容易体现歌者最原始、最本身的音色,给人亲切、淳朴的感觉。这种真声唱法更加适合演唱速度多变、节奏较为复杂的曲令,演唱的过程中大多需要使用嘴部和唇部的力量,同时也不能忽略气息的重要性。“花儿”在演唱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情绪需要快速地转换,这就需要歌者将舌音、齿音、唇音、口腔等部位相互配合才能使花兒演唱达到最好的效果。
“花儿”的演唱风格以高亢、粗犷、嘹亮、奔放为主,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山野气息比较浓厚。在使用真声唱法时多多少少会将假声(尖音)代入歌曲中,这样才会使山歌不失去它原本应有的野曲味儿,否则和人们平日里唱的“小调”就不存在什么差异了。“花儿”演唱的过程中如若不使用真声演唱也会失去“花儿”应有的风采和特色。因此,在真声演唱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装饰音用带假声的“挑音”来达到这种纯真声,不失应有的艺术特色效果。这种唱法也叫“泛音”唱法,这种较为特殊的唱法在演唱的过程中要用到更多头腔共鸣泛音,演唱“花儿”时在野外,在这种特殊的环境要使声音可以传得远、传得清晰,运用这种技巧是必要的,用当地人的话讲就是歌手唱的干散(非常好、很棒)。这种“挑音”唱法也使真声演唱的过程中不失“花儿”特色,听起来既有亲切、淳朴的感觉,又不失热情豪放的山野气息。
(三)“花儿”的真假声结合唱法
“花儿”的真假声结合唱法又称“苍尖音”唱法或“两担水”唱法。这种唱法是指用真声(苍音)、假声(尖音)相互结合的方法来演唱作品。这种方法融合了“苍音”唱法和“尖音”唱法的优势,在高声区使用“尖声”唱法,在中低声区使用“苍音”唱法,两种发声方法的相互结合可以使“尖音”听起来明亮、尖利、嘹亮,使“苍音”听起来饱满、雄厚、苍劲。真假声集合的唱法也可以拓宽歌者的音域,使歌者在演唱的过程中不再因为达不到曲令中要求的音高从而放弃整首“花儿”或者因为个别的音不够好破坏了整首歌曲的韵味。老一辈西北地区“花儿”演唱者也把这种演唱方法叫做“心音和头音腔”,“心音”也就是我们平日里说的真声,在“花儿”中叫作“苍音”;“头音腔”就是假声,在“花儿”中叫作假声。真假声结合法(“苍尖音并用”唱法)在“花儿”演唱中占有主要地位,是目前来说最规范、最理想的一种唱法,也被许多“花儿”歌唱家在演唱时所采用。从“花儿”的曲令中就可以看出对歌者的音域要求很高,演唱中也存在著声区重叠现象,这就要求歌者在演唱的过程根据自身条件的差异性对演唱方法进行取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将头腔、鼻腔、胸腔、口腔结合起来做到上下贯通,音色统一。
同时,演唱的过程中要想良好地运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就必须懂得呼吸的技法:(1)慢吸慢呼法。主要用在一些速度比较慢、节奏自由、旋律连续性强、表达悲痛情绪和思念情趣的“花儿”曲令中。(2)快吸快呼法。主要用于速度较快、情绪饱满、热情洋溢、有朝气的曲令中,要求演唱时有气势。(3)深吸强呼法。是用口、鼻全面呼吸的一种状态,要求吸气要深要稳,适用于节奏自由、舒展的高扬类型的曲令。(4)快吸弹呼法。适合节奏较快、音符跳跃性较强、比较欢乐的曲令,演唱时要求音符具有颗粒性。优秀的“花儿”演唱歌手也会在演唱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偷气”“抢气”,这样的方法来支撑补充和解决演唱过程中气息不足的问题。真假声结合法在不同的歌者身上所闪现的发光点和出彩点都不同,这也使“花儿”在这么多年的流传中没有形成千篇一律的样子。不同的歌者在演绎相同的作品时给人们的带来艺术感也是完全不同的。
“花儿”的润腔技巧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由于“花儿”流传在多个民族,并且受到地域、宗教的影响形成了“花儿”演唱中的一些特殊技巧(润腔技巧)。常见的润腔技巧有颤音、抖音、哭音、滑音、嗖音、倚音等。倚音又包括前倚音、后倚音、上倚音、下倚音、双倚音和单倚音。颤音是青海回族“花儿”中最为特殊的一种方法,这种特殊的技巧可以分辨出回族“花儿”和其他民族“花儿”,全曲中贯穿着清脆的颤音。抖音与颤音相同,都是运用在长音上,更好地修饰长音,同时也增加了“花儿”的地方性特色。哭音是指歌者在演唱过程中因情感悲伤或曲令求要歌者用哭诉的手法表现歌曲,是一种特殊唱法。滑音是“花儿”润腔技术中最典型、最具有特色的一种技法,滑音较多地出现在结束句上。滑音可以分为快上、下滑音和慢上、下滑音四种形态,如《保安令》中的快下滑音跨越十度。嗖音是从鼻咽腔内发出的,是对歌词中的字进行韵母在唱,也要求气息灵活。倚音是“花儿”演唱中种类和形式最多的一种润腔技巧,倚音的加入使“花儿”的旋律更加生动和婉转,倚音在演唱的过程中要将每一个音符唱到位,并且,对声音的流畅度有很高的要求,因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很多的倚音都是接近生活的,人们在耕作放牧的时候的吆喝声就很接近倚音,倚音可以很好地渲染情绪,是一种比较夸张的演唱技巧,非常具有民族特色。